出道!海淀,一个有故事的公园,开放了!

一朵小花,一片绿叶。

也许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整天好心情的来源

生活中的小财富。

从打一个新公园开始。

塔园城市森林公园

开放外观!

海淀是一个有故事的公园。

位于健翔桥北,清华东路南。

西临小月河,东临京藏高速公路。

公园总面积为14.3公顷。

是“森林城市马赛克,森林城市* * *”

城市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城市生态走廊。

不仅是京藏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绿楔

重要组成部分

和它的位置

它还与“塔院”密切相关——

万历元年

明慈禧太后曾经是万世宗师。

在这里修建多宝塔佛寺。

名为千佛寺,又名班容塔。

寺内主塔为八角七层灰砖墙。

塔顶铺长琉璃瓦,塔角挂铜铃。

从远处看,很壮观。

公园的原址是腾空的土地。

2065438+2005年8月

为了解决非首都的功能

海淀区启动。

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工程

包括小月河群租聚集地。

和灯具之城,

盛宏达小商品城等14佳

大型综合市场开始撤退。

腾空后。

塔园公园建在原址的一部分上。

今天,虽然宝塔已经不在了。

但是“塔院”这个地名一直在用。

独特的地理位置

赠送塔院城市森林公园。

丰富的自然生态基础

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使公园具有独特的魅力

据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公园建设

通过建立丰富的植物群落

努力打造城市森林的绿肺

同时,通过景观小品等细节设计,

展现“塔”与“村”的历史变迁

恢复村庄记忆

塔园城市森林公园以执信路为界分为南园和北园,包含多个功能分区。风格划分上,南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北园注重森林认知和科普。

南园占地约5.8公顷,主要功能为健身和文化传承。通过梳理塔院地区的历史,提炼文化元素,设计文化符号,将“塔”和“村”的历史演变以景观墙和铺装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为周边居民寻找历史记忆,增强归属感。

南园建设过程中,遗留在场地内的砖块、钢筋、玻璃等废料也被收集起来,重新倒在特色的桌凳上,“城市记忆”被封存。这些“密封体”不仅可以作为“街道家具”提供休闲功能,还可以保留原址的记忆,讲述城市的“前世”,作为纪念。

北园占地约8.5公顷,主要用于休闲健身和森林科普。公园设计有山顶观景平台、栖息地展示木平台、林中儿童活动场所、林下健身休闲场所等活动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健身游憩空间。

在设计上,北园注重自然科普功能。园内以科普展台为核心设置了多种科普互动装置,并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了“森林绘本”供小朋友阅读,增加了小朋友与公园的互动,增加了探索自然的乐趣,实现了“知品种、观颜色、闻气味”的多维度科普体验。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北园安装了平衡木、秋千、爬架、木桌椅等设施,并通过彩色铺装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活动空间,还可以为老年朋友提供休闲、散步、健身的宽阔场地。

位于北园浅山风景区的“森林梯田”是整个公园的制高点。“森林梯田”半悬于森林中。站在露台上,春天可以赏花,秋天可以赏叶,北园风光一览无余。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市民拥抱自然。在种植设计上,塔园城市森林公园按照多树、多层次、多色彩的要求,合理安排林隙,丰富林缘变化,营造以乔灌木为主,地被、花卉点缀的林地景观,既保证了植物种类和生境的多样性,又为区域“延绿增色”。

森林里的中关村,公园里的科学城。

“十五”期间

海淀区落实“两创两高”战略要求

提出建设

“生态园林、景观园林、服务园林、

科技园区、文化园区和安全园区”

“六大园林”的具体目标

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海淀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

全力推进“六大园林”建设

进一步利用其自然禀赋优势。

城市环境和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开展公园绿地建设

继续创造高质量的绿色空间

塔园城市森林公园

打卡进去:乘坐625、695路公交车在“南滩”站下车,步行约50米。导航可以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塔园城市森林公园”。

鸟语花香,碧水蓝天

住在海淀

你怎么会不开心呢?

、文

王清照、孟晨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