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石对《申报》发展的贡献及石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适应形势的办报思想石的办报思想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九一八以前,主张“公正无党”、“经济独立”、“以报叙史”;“九一八”后转向“传达公正的民意,诉说人民疾苦”,办报目的是造福社会。这种变化对《申报》的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石接手《申报》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对于一家民营报纸来说,只有超脱和中立才能让它在媒体中站稳脚跟。《申报》自诩“公正报道,不偏不倚”,表现为:“国家人员很少触及小问题,文笔曲折迂回,戏谑戏谑,不伤脾胃,不顾痛处。有人觉得太诱导了。”坚持报纸所有权独立,抵制政治集团收购。为保证其政治独立性,抵制报刊不正之风,石重视报纸发行和广告收入,1921年广告收入近百万元。为了保证庞大的发行量,石着力于更新设备等基础设施,促进了《申报》报纸出版能力的不断提高。史认为,“日报属于历史系,更不属于历史系的刊物。”所以他主张报纸记录要真实、客观、公正。虽然《申报》前期比较谨慎,但其新闻报道一直是国内各大报纸中最好的。史亮不惜花巨资建立了遍布中国的新闻网,在伦敦、巴黎、柏林、华盛顿等大城市组织了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队伍,并于1931在南京、汉口等29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社,被誉为“旧中国的时代”。在“以报叙史”思想的指导下,史接手《申报》之初,做了一件对后世大有裨益的事情――花巨资从一位老读者手中买下了前40年保存完好的《申报》,为今后的新闻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略显保守的“不偏不倚、不偏不倚”、“经济独立”、“报史”等政策,让《申报》积蓄力量,一鸣惊人。“九一八事变”后,史意识到报纸不争取言论自由是没有出路的,在进步人士的思想影响下,他开始支持革命和反抗。在继续推动报纸经济独立的同时,他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效益上。重视言论,开辟专栏,改革《自由谈》,邀请进步人士写文章,让《自由谈》成为站在时代前面的副刊。李公复受聘负责社会文化服务,并在《申报》60周年之际,陆续推出《申报月刊》、《申报年鉴》、《月刊系列》等刊物和社会服务,既服务了社会,又提高了报纸的声誉,扩大了销量。后期以“传达公正民意,诉说民间疾苦”的理念,扩大了《申报》的影响力,增加了读者,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商业报纸。
二、灵活的经营策略除了其高明的办报理念外,石还是一位出色的报馆经营者,他所采取的措施使日渐衰落的《申报》起死回生。
1.更新技术设备石接手《申报》后,注重更新技术设备,致力于报业的现代化建设。石分别于1918、1928、1934年连续三次更新设备,重建建筑。更新后,申报印刷出版能力每小时可印刷4份报纸3.6万份,可印刷封面彩色广告;1934年《申报》发行量突破15万份。每天凌晨4点前获得的消息,可以在早上6点出版的《申报》上从容披露。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印刷新闻图片和广告图片。石还组织自制铜模铸造铜字,全部换成5号字,既使版面焕然一新,又增加了报纸版面的信息容量。
2.改革编辑部业务从与国内外记者的接触中,石了解到现代报业的趋势是新闻传播,新闻是报纸的生命。所以他接手申保后,非常重视业务改革。首先,设置专职记者和专职编辑,聘请特派员,开始派遣外国记者。1912年,黄远生被聘为《申报》驻京特约记者;1913聘请著名记者陈担任主编;1916年,著名记者邵飘萍回国,先后被聘为首席撰稿人、驻京特派记者、驻京特派记者。其次,在编辑业务和编排方式上做了重大改进。他向《新青年》学习,在《申报》开设通讯专栏,回答读者提问,进行热烈讨论,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五四运动后增加了“专栏新闻”,把类似的新闻编辑在一起,便于专业读者阅读,很受欢迎。标题改为多行标题、眉标题、主题、副标题等。,有时还会使用多层字幕。标题制作也有很多招数:字体大小、颜色、层次、虚拟现实、蕾丝。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扩大自己的影响,还增加了副刊。周刊周刊发布于1919,常识副刊推出于1920,汽车副刊推出于1921。每到“双十节”和元旦,都会发增刊,尤其是创刊50周年。1933年,《申报年鉴》出版,进一步扩大了《申报》在新闻界的影响。报纸形式改为对开印刷,长栏短线的编排方式逐步改为多栏短线。
3.广告和发行并重。在当时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石成立了以吸引广告服务为主的广告推广部,向中外工商企业宣传广告在促进商品销售中的作用,帮助客户设计醒目的文字说明和图案。另外还开设了分类广告栏,把各种娱乐小广告放在一起,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一个创举。1914年,该产品的白话广告文案也出现在《申报》上。到1915年4月,申报广告位超过新闻和副刊,广告收入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申报》注重发行,他们成立了报纸发行公司,为当地订户送报纸。对于国外订户,通过邮局的方式尽可能缩短投递时间,派人到全国各地订阅,长期国外订户最多10000。在《申报》创刊60周年之际,还向订阅该报20多年的老读者赠送了一本中国各省地图集,这是中国第一张采用“等高线彩色”的地图。通过这些努力,发行量一直在上升。《申报》在1928年发行2万的时候,销量已经超过14万。报纸的利润也达到每年65438+万元以上。
4.买新闻,建报业集团。史一直希望效仿英国报业托拉斯的创始人,同时,掌管《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的将成立自己的报业集团。在收购新闻中,虽然史的信托梦想最终破灭,但他并没有停止改进《申报》的管理模式。1931年,他成立了总政办公室,是处理《申报》事务的最高机构。由各部室组成,以业务部、编辑部为主,月刊社、年鉴社、服务部为并行机构,由综合管理办公室直接领导,已经初具集团化管理的雏形。在当时的环境下,竞争无疑是非常激烈的。
第三,辉煌的用人文化和经济领域是一样的。所有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媒体的成败,其实取决于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和实力。《申报》之所以能走出最初的颓势,与史的用人之道密切相关。接手之初,他聘请了老乡陈,高薪聘请了张竹萍。他们一个精通编辑技巧,一个擅长管理,逐渐改善了《申报》的经济状况,扭亏为盈。石蔡亮放开用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他雇用进步民主人士,包括被通缉的陶行知,来改革《申报》。在陶、黄炎培的影响下,《申报》迎来了最进步、最辉煌的时期。张竹平辞职后,选择了,石培养他在同济大学医学部学习六年,并送他去德国留学。石见他朴实、诚恳、执着,果然,他的职后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此外,石还采用“少用人,高工资”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春节前发一个月双薪,根据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再加几个月工资作为奖金(一年最多加四个月)。一方面,他采取“兵者可忠”的方法,把自己的家人、亲友、同乡招募进报馆,保住一些要职;另一方面采取“打破管理例外,入学”的方式,直接将工人提升为职员。因为石亮善于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所以《申报》从未发生过罢工,人才也在报纸之上。石是一位爱国人士,“九·一八”后由他发起的抗日救国舆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他是实干家,从投资工厂到开银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是“报业大王”,创造了旧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申报》的辉煌。但是,他更大程度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他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上海发展起来,在上海乃至全国人民心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他日益成为独立于国民党政权的金融界和舆论界的代表,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领袖。但在当时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情况下,他所代表的弱小民族资产阶级注定要失败,他的所作所为侵犯了国民党右派的利益,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灾难。但是,石在报业上的成就和对《申报》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