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的历史积累问题是什么?

我国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内容和治理措施都比较单一,工程建设的系统性也不足,没有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工程建设仍以政府投资为主,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新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也相对欠缺,生态保护与修复调查、监测、评价和预警能力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2021-2035)》,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规划。

扩展数据:

相关背景

该计划在市场化机制方面也有一些创新措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与生态修复司司长周告诉记者,《规划》提出,一是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自然资源资产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者从事生态保护与修复。

二是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各类自然生态资源。第三,努力将生态保护和修复纳入金融体系支持的重点领域。

四是结合相关重大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养老、生物能源等各种特色产业的发展。五是要完善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制度,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