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的历史记录

唐《杜阳杂编》载:贞元元年(785年),南海怪女娘在一尺绢上绣了七卷《火漆》,“分分分明,细如发丝。”秦汉时期潮州划归南海郡,但南海郡是隋朝设立的,所以上面说的“微绣怪女”应该属于南海郡。但既然唐代岭南的刺绣艺术如此精雕细琢,那么同一个地方(省)的潮绣能得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最早提到潮绣的文献是陈炜宋宝年间(1254)所作的《题壶平事笔》一诗,现存于潮州葫芦山中麓。其颈联曰:“朱赞影中绣屏好,青盖香,画舟细。”意思是:太守夏日环湖游,原画在绿荷香中爬行,微风习习,在明媚的阳光下露出精致的绣花屏风。直到明朝,可以知道刺绣是嘉靖万历年间潮州妇女熟悉的手工艺。比如明代潮剧:嘉靖四十五年(1566),诗集全集中增加了《五色潮泉》的再版,还有《五娘绣》,写的是五娘在闺房思念爱人陈三,丫环宜春让她绣来解闷。

据记载,潮绣在明朝已经非常流行。人们使用的枕巾、手帕、被子、鞋子、衣服、官服和长袍上都可以看到潮绣。不仅有大量的民间迎神比赛和祭祀长袍,而且工艺精湛。此时县衙已设专职绣工,可见明代潮绣十分发达。

在万历刻本《采金花随潮女子全集》中,还有一篇《采金花绣》。这两部戏非常具体地描述了明代潮州民间刺绣的各种情况。妇女们在绣房和绣厅里刺绣。有刺绣床,张绣芦苇,针线活的缝纫盒,剪刀,金针,彩色天鹅绒线,和画花的粉笔。刺绣的内容,如独玩牡丹、睡鹦鹉枝、犀牛望月、四季等,是民间工艺最常见的题材。到了清代,潮绣也有了地方志的记载。乾隆《潮州府志》篇“技”说:“女子勤于纺。女人十一二岁的时候,妈妈就是于之的嫁衣,所以织布绣花的活也不算浪费,虽然她有钱。”

潮绣就是在这样一种浓厚的民间工艺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清代干嘉时期,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潮绣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宗族和宗教祭祀的热情,地方戏剧的繁荣,造成了对刺绣的需求,刺绣店应运而生。据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潮州市志》记载,乾隆年间潮州有20多个绣庄,分布在城外西门的天地潭、步树街、开元寺附近。刺绣品被出口到南洋群岛和其他地方。咸丰年间,潮绣年出口额为654.38+00多万元。”潮州刺绣开始商业化。商品的竞争促使刺绣艺人认真钻研技艺,学会吸收外来刺绣的优点,因此潮州的刺绣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具有自己鲜明而又相对稳定的风格特点。潮绣的这个流派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