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三座坟墓,分别是“孔林”、“关林”、“袁林”。这三座坟为什么叫“林”?

孔林,原名支,位于山东济宁曲阜以北1.5公里处。它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家族墓,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现在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人工林和宗族墓地。

“孔琳”最初只占地一公顷。2400年来,孔子的后代和孔氏家族的人大多葬在这里。历代皇帝不断赐田祭祀和墓葬,所以面积逐渐扩大。至清雍正八年(1730),历时三年,大兴土木,树三万余株,人三千余亩。

相传孔子死后,按照“养厚葬薄”的观念,据说葬后无坟。孔子的弟子担心长期找不到老师的墓地,于是带着树种来到孔子的墓地,在墓地周围种了很多树,作为老师墓地的象征。

与此同时,孔子的许多弟子也守护着老师的坟墓。例如,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子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外交家和富有的商人。他在老师的坟前搭了一间小屋,守了老师的坟六年。这些弟子守墓的时候,也是每年种树,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孔林”。

关林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的第一个墓地。现在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的关林,北邻隋唐古城,南临风景名胜龙门石窟,东临潺潺的沂河。在万千关庙中被称为“林”,是中国唯一一座集墓葬、寺庙、森林为一体的古代经典建筑。

关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乾隆年间扩建。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明代。关林的建筑规格以宫殿的形式建造,空间布局严谨壮观。殿前有戏台,沿中轴线的建筑有大门、仪门、甬道、朝拜殿、正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墓室。

袁林,又名“袁世凯墓”、袁龚琳,始建于1916年6月,竣工于1918年6月,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清末民初著名军政人物、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的合葬墓。袁林的建造以明清皇家陵寝的格局为蓝本,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式为主体,以西方建筑风格为蓝本——“中西式”。它在中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其建筑格局因年代较近,基本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