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历史?
白马寺马寺位于洛阳东12km处,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庙。建于东汉皇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武帝刘庄曰:“夜梦金人,飞临殿前,欣然迎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一位大臣回答说,这个神就是“佛”明帝派大臣蔡澄和秦镜去天竺(今属印度)取经。蔡庆和秦镜取回了佛经和佛像,并带着莫腾和朱发兰的照片与天竺和尚一起到了洛阳。他们在裂缝寺收集经文并翻译它们。次年,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白马寺。寺址位于汉魏洛阳古城雍门以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释源”和“宗祠”,地位独特。白马寺的原建筑非常宏伟,历代多次重修。但由于屡战屡败,风风雨雨,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进行了多次修缮以保护这一著名的文物。有五个大殿,四个庭院和东、西厢房。前面是山门,是并排的三个拱门。山门外隔着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山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佘墨腾和朱发兰两位僧人的墓。五大大殿从南到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戒音殿、毗卢殿。每个大厅都有雕像,大多是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凉台上,是莫腾和朱发兰翻译佛经的地方。东西两翼是对称的。整个建筑宏伟庄严,布局整齐。此外,还有40多处碑刻,对研究该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长方形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庙门外,厂区南面有近年新建的石牌坊、放流池、石拱桥,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各有两匹石马,大小与真马差不多,形象温驯温顺。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马,是极好的石雕。白马寺山门重建于明代。它是并排的三个拱门,代表三个解放门。佛教称之为涅槃之门。部分券上刻有工匠姓名,均为东汉遗物。殿内有五个大殿,位于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侧殿宇相互对称。天王殿内,正中有一木雕龛,龛顶及四周各有五十余条姿态各异的镀金雕龙。弥勒佛放在龛里,就是“欢喜佛”。他笑着赤脚打坐,形象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在寺庙的两侧,有四个威严的国王,他们是佛教的守护神。弥勒佛像后,佛教的保护者韦驮天傲然挺立,尽显佛教的威严。在白马寺山门以东约30米处,有一座13层的云起塔,直插云霄。云起塔建于五代。原是一座木塔,北宋末金兵入侵时被烧毁。这座塔自金代大定年间重建以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白马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现在,白马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点。白马寺,被称为中国佛教寺院的“祖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它是汉明帝派天竺僧人回洛阳“摸梦求法”后创立的。历代都有多次修缮和增补,在唐初达到顶峰。武则天曾派心腹薛怀义为方丈,安史之乱后受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重修,成现在的规模布局。该寺遗址位于雍门西部,汉魏时期的洛阳古城。寺庙100多座,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戒印殿、毗卢阁等。山门外,东汉来华的天竺高僧报摩腾、朱发兰墓,青石砌成。寺内还有唐代的建筑。元代大师华严题写的罗京白马寺祠堂碑和弥勒佛原石像被盗到美国。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药师、阿弥陀佛的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的干漆工艺制作。殿后有凉台,上建毗卢阁,西配殿安放莫顿、朱法兰塑像。白马寺有云起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这座宝塔是方形的,有密集的屋檐,高25米。它的身体相当漂亮。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