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所有武术冠军中最厉害的,最后一个武术冠军以两杆之差打败了霍元甲。

说起文学状元,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个半个来,比如文天祥、翁同龢、王维、杨慎、刘公权。但是问到谁是武林状元,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张口结舌,很容易蹦出一个来,而且大部分都是苏的。

苏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不是历史上的武术冠军。

武状元也来源于科举制度,与文举相对称武举或武科举。武术是专门为选拔军人而设计的科目。

它的创造者是我们的泽天皇帝。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颁布《召天下各州教武》,确立武学取士制度。此后,兵部每年都要主持天下武士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武职。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对于武林中的状元来说,是不是像评书和小说中的豪杰一样,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其实古代武术从来没有拳脚之争,也没有两者的直接对抗。

到了唐代,武学以武功为主。标枪、射马、步射、筒射、长叠、举(举重)和负重都考了,另外还有形体和言语。

到了宋代,武举保留了唐朝的骑射技艺和武术,并增加了刀、枪等武器。规定武术不仅要用兵,还要考察军事谋略,比如《孙子兵法》、《伍兹兵法》、《三塔六策》。本文提出了“与正确的策略呆在一起,与马竞争”的考核标准。战略优秀,武艺一般的可以评为中等以上,武艺优秀,战略一般的只能评为中等。

元朝统治者怕老百姓造反,不准汉人习武,摆弄刀枪棍棒。自然也就没有武术了。

明朝和宋朝一样,重文轻武,也是以“留而待之以右策,与弓马相竞”作为武学的标准。明弘治年间甚至规定,答题笔试不及格,就不能参加武举考试。

满清统治者自诩“弓箭定天下”,武功也是清朝最盛。清代武术,马先试射,再比力,包括拉弓,舞刀,举石。只有通过前两场的人才能参加笔试。

谁是第一个武术冠军?很多百科全书都把这个桂冠戴在唐朝袁半千的头上。袁半千是个人物,但他不是中国第一个武术冠军。

到了唐代,武举只是兵部主持的一个考试,并没有宫廷考试,被称为武公师,最后到了唐朝,也就没有“武状元”这一说了。如果再宽泛一点,我们可以称这些武功师为“武林状元”,但袁半千连“武功师”的身份都没有。

袁半千出生于621,武功始于702。他从来没有参加过武术考试。之所以说张观·戴笠,我估计他参加的是“军事规划与将军之志”的考试,这与军事密切相关。系统的考试属于论述题。(下面状元的图表也是把他排第一。图表来自网络,有一些错误,我没有改。)

如果不是武举出身的郭子仪在唐朝力挽狂澜,估计会是百年基业。就功绩和官职而言,郭子仪是武学中的第一秀才。

只是到了宋代,才有了“武状元”。第一个武状元是宋神宗熙宁九年的“武魁”伊雪(图中郭云)(1076)。

北宋时,武学排名靠前的人分为三类,第一名为武学第一名,第二、三名称为第二名,意为榜上有眼。直到南宋才把阿甲的第二名命名为第二名,而阿甲的第三名也叫探花。宋代武术也从最初的阁考(省考)、宫考发展到南宋,形成了竞赛考(资格考)、解考、省考、宫考四级考试程序。

明代武志多为印石所继承,从行伍起步者只是一种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学并不多。

清代武术的形式分为通、象、会、科举四个层次。参加考试的人分别叫吴彤、吴升、吴举人和吴进士。殿试由皇帝任命为甲乙,甲中以武进士为第一,武进士次之,武进士第三。其他五位进士按照他们的成就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廷举行最后一次武举,吴三甲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武举冠军。据说大侠霍元甲曾与他交战,但张三甲只守不攻。只走了两步,霍元甲就坦白地倒下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不堪一击。晚清政府意识到,矛和大刀对付不了强大的船和枪。1901年,清政府宣布,如今使用武功已经没有用了。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