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的历史演变

相传烙画起源于秦朝,但没有证据和史料。据民间传说,始于西汉末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南阳有一位烙画工匠,名叫李·。他是著名的烙画大师。无论是尺子、筷子、手杖还是扇子挂件,各种人物、花鸟、山水、动物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被称为烙画大王。他老实善良,在市里开了个门面,在方圆很有名气。传说当年“王莽把刘秀赶出去”(南洋民间传说),文立曾经救过刘秀,送给他一个烧葫芦做盘缠。刘秀并不感激,历经千辛万苦,他始终没有卖掉烧焦的葫芦。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仍不忘烙画王的救恩。拜访他后,宣称要去北京,赐银一千两,封“烙画王”,并将南阳烙画列为朝廷贡品。从此,南阳烙画文化兴盛起来,名扬天下。“鹿蹄草王”的故事也流传至今。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和民间传说,这里只是其中之一。

据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赵兴三,一次抽鸦片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过了很久,他用烧红的烟棒在一根烟杆上作代笔画,喜出望外。然后他在其他木制玩具上表演艺术,都很成功。他潜心研究,久而久之,一个个磨出了一套烙画。他的烙画作品逐渐成为达官贵人之间的最佳礼品,甚至作为贡品进入清宫供奉南阳。一些烙画上品受到皇室青睐。后来赵兴三收了四个徒弟。大徒弟李凡之,会写会画,精通各种色彩和技巧,专攻人物;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杨殿魁,第三弟子,专攻花鸟;张希凡,四大弟子,独领风骚。

20世纪20年代,烙画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业,烙画也成为南阳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当时南阳专做烙画的店铺有六七家,其中以方玉堂的“福聚恒”筷子店最为有名,赵兴三的四个徒弟成为“福聚恒”的顶梁柱。福聚恒的生意蒸蒸日上,产品驰名中外,远销北京、Xi、天津、开封等地。到40年代初,单“福聚亨”一家就有30多名店员和艺术家,初具规模。

除了南阳,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烙画艺术也很活跃,可以说大师辈出。清代云南武定县著名烙画艺术家吴添,在一根不够长的筷子上,就能烙画出唐代著名画家颜的《瀛州八子》。他笔下的人物“须、眉、衣褶、剑、鞋,如丝般精致,却又生动巧妙。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广东新会画家陈万创作了一把火画扇,用铁针在扇面上烧画,其中精品受到富商巨贾和达官贵人的追捧。陈万送钟恒一个徒弟,从此在赵家传下来。比如民国初年在世的赵昭明,就能在一把葵花扇上烙画出人物、背景复杂的图画,如竹林七贤、东山好消息等。赵皇,赵的弟弟,卒于1960,从事烙画50年。赵昭明之子赵玉安在广东新会县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第五代传人至今仍在从事火画扇的制作。

江苏苏杭地区也出现了张友琴、、钱、潘三思等著名烙画艺术家。刘锦棠技艺精湛,以扇骨、梳子为主,擅长烫花鸟、仕女;钱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作品主要是扇骨和笔筒。他不需要打手稿。他的线烙工细如发丝,擅长烙高适人物。李是钱的学生,也擅长塑造高适形象。改革开放之初以烙画闻名的苏州著名烙画艺术家龚是的学生。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组织分散在南阳各地的烙画艺人,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和合作社。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烙画艺术家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秀传统,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技法和工具,从而把烙画艺术推向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