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怎么过春节?
●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一般会选择晴天“扫货”。在兴化方言中,“船”与“巡”谐音。莆田人早年以船为家,所以年终大扫除被称为“扫船”。这一天,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的,贴上红纸表示好运;还要准备一根十尺长的竹竿,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打扫高处;蒸笼等炊具都拿出来清洗,为新的一年提神醒脑。
●红球红薯由糯米粉和食用红制成。填好后用刻有双生子或庆祝丰收图案的木头塑造成上拱下平的形状,再用芭蕉叶蒸熟。红球是各种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祭品。“红薯首发”的做法类似馒头:将煮熟的红薯去皮捣碎,与红糖、面粉搅拌发酵,大火蒸熟。年纪大的人喜欢自己动手以求好运。
●白头对联在红纸春联的上面贴一小张白纸。这一习俗起源于300年前春节期间的日军入侵,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为了悼念死者,人们在红十字会上留下一张白纸,表达哀思,从此莆田人形成了独特的贴“白头对联”的习俗。
●三十莆田人俗称年夜饭。这一天中午,各家传统上都吃杂粉。年夜饭要丰盛吉祥。上菜前要摆八、十二道菜,包括十脚蟹(象征圆满)、炸牡蛎(方言谐音)、炸鲫鱼(方言中与“吉宝”谐音)、甜菜丸、橘子等吉祥菜肴。主餐一般是虾(方言中与“和”谐音)和红烧肉。
腊月二十九,兴化各处鞭炮齐鸣。传说这一天土地爷要上天报到,意味着旧年即将过去。人们会在家门前或阳台上设坛,烧贡银感谢天地,辞旧岁,希望神灵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吃面“命”字在莆仙话里是谐音。当地生产的面条细长柔韧。烹饪方法是先将炒好的芥蓝放在碗底,将煮好的面条放入开水中,然后倒入卤汁,再加入调味菜:炒鸡蛋、炒花生、豌豆、紫菜和各种卤味,色香味俱全。开学第一天凌晨吃面条,意味着你又老了一岁。
●五岁莆田人的春节是初一到初五,俗称“五岁”。初一早上吃完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出去“春游”娱乐,走亲访友拜年。第一天不进对方门,第二天就不能上门了。据报道,明朝嘉靖年间春节前,日军攻占兴化城,三万余人被杀。戚继光率军收复时,正是大年初一。当在山里避难的人们陆续回家时,他们看到鲜血溅在他们的家园上,尸体扔在街上。他们怎么能忍心庆祝新年呢?初二是神仙忌日,因此形成了初二不登门的习俗。第四年的第四天,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庆祝“三十年”和“大年”。直到第五天,“老了”才算结束。许闻
——————————————————————————————————————————————
莆田市所辖的莆田、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代时隶属兴化,故习惯上只称兴化。兴化人的习俗,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亲戚朋友互相拜访,称为“拜年”,说吉祥话。这种习俗在中国是一样的。但在兴化,依然沿袭着“年纪大了”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年纪大一点
明朝嘉靖41年,11月,倭寇入侵兴化,杀戮掠夺,直到次年年底才撤退。城里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外出避难的人们怀着悲喜交加的心情陆续回来,既有对生者的,也有对死者的。这时候亲戚朋友都急着先去看望对方,然后擦干眼泪,过春节,补老,庆祝康复。
由于没有一家过大年初一,他们决定在初四晚上补上。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人们在除夕夜聚会,正月初四叫“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仙游是初五“大年三十”)。第一个月的第二天被认为是“拜访死者”,人们在这一天不互相拜访,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为觉得春节互相拜访不方便,就改成了初一,如果拜访了亲戚朋友,初二就不用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的春联都是红彤彤的,但兴化的春联有两寸长的白对联,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许多人为葬礼贴出了白色对联。那是春节,清廷强制家家户户贴红对联,装饰“国泰民安”。有人贴红对联时,故意在门上露出一小块白对联,以示哀痛。“白额春联”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一直流传至今。
元宵节
春节期间,最令人期待的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紧随春节之后的另一个大节日,它的日期是正月十五。但莆田人从正月初六开始过元宵节,持续了20多天。元宵节主要有两个节目:一个是吃元宵,一个是看灯笼。莆田人把这两项内容变成了一场大型的狂欢。
莆田人的灯笼至今还保持着这种古代宫灯的造型。在莆田,元宵灯会和内地完全不一样。人们不是在固定的地方看灯,而是每个人都要提着灯游行。据推测,可能是因为这里古代土地辽阔,人烟稀少。中原移民来到这里后,发现把灯放在固定的地方,很少有人会来看,于是想出了把灯抬起来巡游的办法。游船的路线通常很长,有时包括几座小山或几个村庄。也许这是古代中原移民对当地原住民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
在莆田吃元宵是几个村之间盛大的交流仪式。
路线准备好后,元宵节游行就要开始了。一般几个村的人都会聚集在小区的公庙,从这里开始向各个村游行。一些农民,一些公司员工和一些工人在队伍中。今天,他们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欢聚一堂,参加这个盛大的节日庆典。巡游的范围一般在几个村庄的边界附近。行走的路线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故意绕过主干道,这意味着克服困难。菩萨指定的路线再难,也要走下去。元宵节游行中间,路过的村子要准备很多大锅的元宵,供大家休息时吃。队伍愉快地一起吃元宵,看起来像一个和谐的家庭。
条宗桥
跳棕轿子是莆田特有的一种神秘的元宵节习俗和仪式,通常与游灯、莆仙戏等喜庆节目同时举行。在莆田农村,跳上棕轿的仪式非常隆重,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必须参加的全国性活动。经过精挑细选,男生们光着脚,扛着7到9个棕色的轿子,围着火堆跳舞。这个光脚的要去踩一会火了。为了安全踏上火场,他们不得不提前围绕火场做好身心准备。跳棕轿仪式的高潮是用脚在火上跳,表现了莆田人的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
当20多天热闹的灯会活动接近尾声时,社区里会有一个大的公庙牵头,举办最后一个高潮活动,文艺踩街。是一场汇集了莆田各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的文艺游行,是一场大型文艺晚会。站在花车上的小学生,扮演一些戏剧人物和历史英雄的角色,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他们还扮演一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中国女排,他们获得了世界冠军,为国争光,表现了人们对国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和热爱。
据传说,在抗日英雄戚继光重创敌人的林顿战役结束时,一个叫曹大进的部将奉命在莆田一个叫应县村的地方拦截逃跑的敌人。在他身负重伤的危急时刻,他在庙里敲起了祭祀用的社鼓,鼓励战士们勇敢杀敌。附近的村民听到鼓声后,纷纷赶来帮忙,终于把敌人消灭了。后来,莆田人为了纪念这场战役,逐渐把庙里的锣鼓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在大约300年的发展历史中,莆田的车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模式。大概是因为莆田的节庆活动往往伴随着大型游行,他们一般会把指挥表演的鼓放在一辆平板车上,边走边推,在行进中指挥队列的表演和音乐的节奏,故名“车鼓”。还有就是因为这种车是从战争开始的,过去一般都是男人表演,各村的车鼓队也经常举行叫“斗鼓”的挑战。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妇女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也组成了车鼓队,与男性竞争。在女子车鼓的发展中,他们将庙堂中的花伞加入到车鼓表演中,使之更加生动美观。近年来,妇女车鼓队已遍布莆田农村,她们开发了许多新的舞蹈动作,使车鼓表演不仅对男性来说是阳刚的,对女性来说也是豪迈的。
莆田人的春节,既热闹又热闹。这里既有古代中原人传承下来的纯真快乐,也有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一些变异,还有莆田人独特的历史经历镌刻下的情感记忆。在莆田过春节,既能体会到新奇和惊喜,又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厚重。
莆田是侨乡。能够回家过年,已经成为海外旅客在异乡的牵挂和期盼。
农村民风-左岁红团地瓜齐
过年的时候,莆田民间有做“红球”“红薯”的习俗,一是祭祖,二是吃当季美食,三是取家庭兴旺、吉祥如意、太平祥和、阖家团圆之意。
“红球”皮肤的制作是有一定技巧的。糯米用水浸泡后,捞起沥干,用手捣成米粉(俗称“米祭”),再过筛,取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使用时,加入适量开水和“食红”揉成粉红色的面皮,揉成圆条状,再用手挑成等份的面皮。
“红球”的馅料多为甜咸。甜的加红糖;咸的一定要用葱花、香菇丝、炸花生泥调味,有地方风味。“红球”的馅料分为三类:一类是绿豆(绿豆去沙去杂质,洗净去壳)。俗称“绿豆馅”;一是用糯米做馅,俗称“糯米馅”;一是干红薯粉做馅,因为以前的山区和沿海地区很少产大米,一年四季的主食是“红薯”和“干红薯”。“老”的时候做了一组“地瓜馅”,但不忘苦日子的淳朴民风。
做“红球”的时候,家庭主妇要分工巧妙。面皮要粗细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面皮馅的大小要均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两者要搭配得当。否则面皮包塞好后会被压碎,有时候印上“红章”会太小不好看。做“红饺子”时,主妇示范并指导妇孺擀饺子,揉饺子,印上并衬上“奎爷”(学名“何坤”),剪去多余的边角,整齐地放入炊具中,盖好锅盖,蒸2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红组”使用的雕版印刷俗称“红组印刷”。这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邮票上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周围还刻有花鸟。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首先,将新鲜红薯去皮、洗净、切块、蒸熟、捞起、剁碎成纯净绵软的红薯糊。“一点红”表示一家兴旺,“齐”(方言)表示发达、繁荣。“地瓜”的特点是地瓜味浓,清香柔和,味道鲜美,是一种时令经济的农家菜。
“红球”和“地瓜升”是莆田人过年时特有的饮食文化。
————————————————————————————————————————————————
莆田市过春节变“老”了
正月“老去”的习俗,分布在莆田全境,以及邻近莆田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岭等流行莆仙话的村落。只有仙游县酉阳镇五寨村的人,正月不变“老”。这是因为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五,五寨人吴(时任兴化府监)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村民们把正月初五定为哀悼日,每年都要举行祭奠神灵的仪式。
莆田人过年之所以不一样,历史悠久。据《莆田县志》和《仙溪志》记载,明嘉庆41年(公元1562年),莆仙人民正沉浸在准备春节的喜悦中,突然日军入侵,莆田、仙游两市被日军攻陷,平民造反。当美好的春节和大庆变成血腥的灾难,人们纷纷逃往深山。直到两个月后,戚继光的军队打败了敌人,人民才回来收殓受难亲人的遗骨,重建被烧毁的家园。此后,莆田人民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以独特的民间形式,一直铭记民族仇恨和家族恩怨,选择了齐家军收复城市的日子过春节,俗称“大年”,以区别于“大年”。
因为莆仙人“老去”的习俗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内涵,所以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45年。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表现了莆仙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痛恨外来侵略者的民族感情。这项民俗活动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只有得到莆田人的一致认可,才能流传至今。
“年夜饭”被莆田民间称为“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围灶”。即使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也叫“年三十”,除夕的前一天叫“大年三十”。
莆仙人在腊月二十到农历除夕之间的某个晚上“过年”,通常有二十八、二十九之多。在中国新年之前,我们应该做许多准备工作。为了让新的一年过得热闹、红火,莆仙人,尤其是农村的人,要准备“红饺子”、“红薯饼”(由煮熟的红薯与米粉、红糖和面团捣碎制成)、薄饼、油炸豆腐、红橙子、茶酒等。,又杀鸡、鸭、猪、羊,切鱼,谓之”。那天中午,大家都吃“杂粉”(红薯粉、长寿面、炸豆腐、肉丝等)。
除夕夜,家家户户开始“拜年”,农村鞭炮齐鸣。院前有一桌供品,用金线绣了一条桌裙,上面是“五果”、“六礼”、“三祭”,还有标着“福、运、寿”的红纸花的主干线。全家人在老人的带领下,依次烧香拜天地、拜祖,祈祷。然后在神坛前焚烧“贡银”和“银纸”,再次燃放鞭炮,宣告“辞旧岁”的结束。
除夕“围炉”是中国最常见的民俗。但是,莆仙人的“围炉”中有很多独特的习俗。
除夕夜,莆仙家家户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吃喝。大家欢聚一堂,谈笑风生,享受天伦之乐。在莆仙的一些村落,比较讲究古例的人会把木炭放在烤箱里,放在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如一家,人丁兴旺。这可能就是“围炉”的由来。
莆仙民间“围炉”时,桌上的菜大多有吉祥之意,十分丰盛。菜品中,鲫鱼(俗名“母鲫”,谐音“聚宝”)、蟹(圆满之意)、虾(谐音“和谐”,一家和睦。其他的菜,视各家经济情况而定,一般有猪肉、鸡(鸭)肉、羊肉、炖豆腐、炖炒豆腐、炒米粉等。在厨房的水缸里,我们需要用水养几条活鲫鱼,意思是“一年以上”。莆仙人非常重视家庭关系。平日里,大家都在外面忙,但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都会想尽办法赶回家团聚。除夕夜,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所以,为了思念亲人,如果真的有人回不了家,那就在饭桌上给他准备一副碗筷。
“围炉”后,老一辈给16岁以下未婚男女发压岁钱;还有孩子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压岁钱;丈夫给失业的妻子压岁钱。分压岁钱的初衷是:一是给孩子增加了一岁;二是对老一辈的孝顺;第三,妻子是夫妻之爱;四、按年龄,其谐音意为“按特殊”,即驱邪之意;第五,在经济上也是一种补贴。除夕,莆仙也有“守岁”的习俗。在旧社会,一些穷人为了逃避债务,在除夕夜去城隍庙看一场戏。这样,债主们不敢在黄成的祖父面前讨债。这种习俗叫“看鲁剧”,莆仙有“看鲁剧三十夜”的说法。但现在,大多数家庭会花30个晚上坐在一起,吃着瓜子,专注地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深夜。
蒲县地区“有东周齐鲁之好俗,遗之”。历史上,莆仙地区是“穿越南冠,像福建人八大家族”的聚集地和传播地之一。因此,千百年来,它已成为莆仙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至今,莆仙人中间仍有非常独特的习俗,如除夕不用刀,怕招来杀气;正月初一早上不能扫地,怕扫走财神;正月初二,亲戚朋友互不拜访,怕倒霉,约定成了“禁忌”。莆仙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正月初四或初五老去”。每年正月初四或初五,莆田民间都说家家户户“重做年”,俗称“变老”。这种习俗在莆田一直保持着悲壮的历史。据《莆田县志》记载,明朝嘉靖41年(公元1562年),侵华日军入侵福建,先后占领宁德于恒、福清恬妞、莆田林顿,设置聚居地,着手烧杀抢掠。莆田城于农历(165438+10月)二十九子夜被日军攻陷,占领两个月。莆田市被完全烧毁,一万多人丧生。当时莆田男女老幼因反抗暴行被日军砍断头发、烧死、钉死在十字架上,其惨无人道的暴行震惊海内外。65438+年2月中旬,由于城内死尸未清理干净,恶臭冲天,日军不得不暂时退守平海,直到抗日英雄戚继光到来,莆田城才被收复。这时,逃到山区的人们在二月的第二天回家了。一方面,我们埋葬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我们清理破碎的家园。此时大年初一已过,二月初二人们要互相拜访,二月初四再“做一次”。第二年,为了纪念莆田这个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照例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除夕。由于农历二月农忙,二月初四“老”的时间太长,所以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改为正月初四,三十夜称为“正年轻”,正月初四晚上称为“正老”。因为二月初二(后来改为正月初二)是走亲访友的不祥之日,莆田人每年都不互相拜年,也不走亲访友。并约定正月初二为“忌日”正是因为这段历史,贴白额春联的习俗也在普仙境流行。本来普贤去世的第二天,家家贴白对联,但是到了第四天(仙游是初五),习惯上就贴红春联。在悼念亲人和吉祥节日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妥协。就在新贴的白色春联上面,盖着红色春联,却露出了红色春联(约3寸)从此,每逢春节,莆仙地区就流行贴白额春联的习俗。同在莆田市的仙游县的风俗与莆田市(原莆田县)略有不同。莆田是正月初四“老”,仙游县是正月初五“老”。这是因为当年敌人攻占莆田城后,分兵大举入侵仙游县,到处杀戮掠夺。仙游城里的百姓四处逃亡,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到二月初五,敌人才逃之夭夭,人民才重新团聚。后来他们约定正月初五“老”,与莆田县相差一天。在仙游县,我只逛杨寨村,不想正月就“老”了。这是因为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五,吴家一员(兴化府军)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村民为纪念他,将正月初五定为哀悼日,所以吴家有正月初五不老的习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初五“老去”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除了“变老”,在莆田仙游、华亭一带的大部分地方,每年农历正月初三都是生日。这一习俗也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倭寇叛乱。为了避免混乱,莆仙人在正月初二回家埋葬受害者,第三天庆祝幸存的长辈,后来演变成习惯的生日。有的村每年以农历正月初十为生日;有的选择双月和双月生日,有的只要选个吉利的日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过生日。
450多年来,莆仙的“老去”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俗,“老去”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对家家户户来说,比过年更重要。等你年纪大了,村里有威望的长辈经常组织莆仙戏表演、十音八乐等文化活动。过去,在仙游县的杜威峰也流行模仿抗日战争时期的藤舞。很多地方“年纪大了”就要组织村民在启功庙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缅怀戚继光军队收复失地的功绩。
莆仙的“更老”是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所有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神仙,也会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安度晚年”。近年来,由于交通便利,许多台港同胞和莆仙籍华侨也在正月初赶回家乡参加“大年”。
莆仙“老”的习俗有着具体而鲜明的地方寻根、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这一民间文化现象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和谐精神和教育精神。从其内容分析,“初二勿上门”、“初三生日”、“初四或初五老”,年复一年地回顾历史,教育后人珍惜幸福,热爱和平,不忘保家卫国。该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独特,“年纪大”的习俗在全国独一无二。
二是有教育意义,启迪后人。
三是和谐,主张团结,内部和谐亲和,共同抵御外敌。
四是有传承性,流行于莆仙地区,代代相传。
第五,“年纪大”这一历史性习俗包含着痛苦的地方历史和民族历史。
第六,是认可。这个节日得到了莆仙人的认可,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历史民俗专家的高度认可。
——————————————————————————————————————————————
莆田人过年:要老,要红,要甜。
过年的时候,莆田民间有做“红球”“红薯”的习俗,一是祭祖,二是吃当季美食,三是取家庭兴旺、吉祥如意、太平祥和、阖家团圆之意。
“红球”皮肤的制作是有一定技巧的。糯米用水浸泡后,捞起沥干,用手捣成米粉(俗称“米祭”),再过筛,取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使用时,加入适量开水和“食红”揉成粉红色的面皮,揉成圆条状,再用手挑成等份的面皮。
“红球”的馅料多为甜咸。甜的加红糖;咸的一定要用葱花、香菇丝、炸花生泥调味,有地方风味。“红球”的馅料分为三类:一类是绿豆(绿豆去沙去杂质,洗净去壳)。俗称“绿豆馅”;一是用糯米做馅,俗称“糯米馅”;一是干红薯粉做馅,因为以前的山区和沿海地区很少产大米,一年四季的主食是“红薯”和“干红薯”。“老”的时候做了一组“地瓜馅”,但不忘苦日子的淳朴民风。
做“红球”的时候,家庭主妇要分工巧妙。面皮要粗细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面皮馅的大小要均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两者要搭配得当。否则面皮包塞好后会被压碎,有时候印上“红章”会太小不好看。做“红饺子”时,主妇示范并指导妇孺擀饺子,揉饺子,印上并衬上“奎爷”(学名“何坤”),剪去多余的边角,整齐地放入炊具中,盖好锅盖,蒸2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红组”使用的雕版印刷俗称“红组印刷”。这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邮票上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周围还刻有花鸟。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首先,将新鲜红薯去皮、洗净、切块、蒸熟、捞起、剁碎成纯净绵软的红薯糊。“一点红”表示一家兴旺,“齐”(方言)表示发达、繁荣。“地瓜”的特点是地瓜味浓,清香柔和,味道鲜美,是一种时令经济的农家菜。
“红球”和“地瓜升”是莆田人过年时特有的饮食文化。
——————————————————————————————————————————————
传统民俗韵味十足。
濮阳大地,处处洋溢着准备过年的景象。按照传统习俗,很多老人都在忙着准备祭品,做新年的祭祀仪式,祭奠天地,感谢丈夫和母亲。有的忙着做“红球”“红薯”。每个人都希望在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中给家人带来好运,这种浓浓的过年味道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特有的习俗。许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