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作为一门科学,公共关系的形成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

一,公共关系的萌芽阶段

时间:萌芽于古代社会。

萌发的基础:对人的形象的理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组织对公共权力的认识,组织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组织对传播功能的认识。

1.对公共权力的认识:公共关系的思想源于统治者对公共权力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初是从政治领域开始的。对公共权力的认识是公共关系最早的萌芽。没有对公共权力的理解,就没有公共关系。

2.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认识到公众的力量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改善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这个过程是基于对公共权力理解的提升,是对形象本身价值的理解。

3.对沟通作用的理解:我们如何改善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形象是通过传播起作用的。在古代,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文字传播来进行的。

真正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

第二,公共关系的出现

真正的“公共关系”产生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公共关系的产生也经历了美化宣传、审丑宣传和深刻反思三个阶段。有人称这三个阶段为宣传、反思和创新。

1.美化宣传阶段:美化宣传始于世界上第一份廉价而受欢迎的报纸《美国人民日报》的出现。但当时的商品宣传有很强的虚假成分。因此被历史学家戏称为“美化宣传”或“大众被愚弄的时期”。

2.审丑宣传阶段:无原则的美化宣传愚弄了公众,导致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所以。在19年底,一些作家和记者发起了一场揭露广告虚假和黑暗面的运动。据统计,当时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丑陋的文章刊登,持续了近10年。揭丑文章沉重打击了当时新兴的广告业和利用广告进行宣传的企业,迫使他们进行反思,从而使公共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深刻反思阶段。

3.深刻反思阶段:思想认识。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意识到必须纠正过去的观念,向公众说实话,这样组织才能真正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场运动始于20世纪初,由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美国人艾维·莱德拜特·李发起。

第三,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实践化、学科化、理论化和大众化四个阶段。

1、实践阶段——核心理念的形成:公共关系来源于社会需求,所以从产生的那一天起,社会实践就是其最重要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企业界开始逐步推广公共关系制度。公关咨询行业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思想就是常春藤?李提出了“讲真话”的基本理念和“公众必须知情”的公关原则。

2.学科阶段——基础理论的形成: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学科,成为大学教育中正式课程的人是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伯纳斯。爱德华?伯纳斯被认为是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大师。1923年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民意之镜》。那一年,他在纽约大学开了一门“公共关系”的课。1925,编《公共关系学》教材。于是,“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了人类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在爱德华?在伯纳斯的《公共关系》中,他解决了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形成。

3.理论阶段——系统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位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博士和文森特博士对公共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以有效公共关系为代表的著作,解决了公共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使其走向成熟。从此,公共关系有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所以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公共关系系统论的形成时期。

4.普及阶段-应用理论的发展。

公共关系导论

公共关系是在传播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的基础上,揭示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和公共关系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和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公共关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适合个人和任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