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漕运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发汉水沟,连接长江和淮河:将长江水从扬州经梁凡湖、智伯湖、射阳湖引入淮安,调兵到淮安,通过水路运粮。三年后,吴王夫差扩汉水,开莲花渠,通泗水。中国古代政府把征收的财物(主要是粮食)运到首都或其他指定的地方进行组织管理。水路不通的地方,以陆路运输为辅,多以汽车(山路或人畜驮运),故又称“转槽”或“过槽”。
秦汉时期秦始皇攻打匈奴时,从山东运粮到北河(今内蒙古吴家河)。攻打南越时,监军命令鲁开凿运河,沟通湘江和西江水系,运送粮食。楚汉相争,萧何将关中的粮食调至前线供军队给养,对保证汉军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要从关东运输大量粮食,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员和军队的需要,粮食的转运也逐渐制度化。汉初,年交通量几十万石。梁武帝初年增加到一百多万石,后来又增加到四百万万石。元丰元年(前110),根据桑弘羊的建议,给百姓小米以赎罪,农官增产。政府持有的粮食大量增加,运粮一度增加到每年600万石,但一般保持在每年400万石左右。运粮卒六万。由一个保护各地水缸的队长管理,县令也一路带领水缸。粮食进口到大司农所属的太仓。再加上汉武帝连年用兵,开发西南,军队所需的粮食也是用巨款运输,甚至一石运粮,沿途要十几分钟,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曹转关期间,成本巨大,耗时较长,调动了大量人力。尤其是曹船还要经过黄河中流砥柱三门峡的险境,粮食损失很大。为此,西汉政府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运河的开通。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根据农民郑党时的建议,用三年时间,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一条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大大缩短了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运河沿线百姓田地的灌溉。这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此外,宣帝在耿寿昌在位时,建议将三福、弘农、河东、上党、太元的小米献于京师,对缩短漕运路线,减轻漕运压力,避免中流砥柱的危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东汉建都洛阳,从山东、河北、江淮等地转运粮食到京城,路程较短,不需要经过一柱香的危险,改善了漕运困难的局面。所以光武帝初年,只需要保护曹杜威就可以了。但此时,漕运事业仍有一定发展。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在洛阳南部修筑杨运河,从洛水引水。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从荥阳(今荥阳县东北)至海口(今山东高青高远镇北),修筑堤防和运河,分流了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迁徙后的混河、汴河,方便了南方运粮。这是东汉漕运的最大成就。此外,比如光武帝讨伐匈奴时,王霸曾从温水(即今天流经京北的罗瑜水)调运军粮,安帝任武都太守时,在巨州(今陕西略阳以东)和边霞(今甘肃成县以西)之间,烧石砍柴开辟了数十里的水路,也改善了各地漕运紧张的局面。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从东方运粮到长安的问题,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转运中心,于是秦政府修建了中国最大的粮仓——敖仓禹城皋(今河南荥阳)。谷多,西汉时期的东方粮食,从此被运往西方。东汉时敖仓划归河南殷管辖。淮河和长江流域是南北对峙政权的前沿,各方都以疏通河道、积谷为重。京口(今江苏镇江)都城孙武都曾开凿土洋运河,从都叶(今镇江东15里)一直通到肖鑫(今江苏丹阳北10多里)。迁都建邺(今江苏南靖)后,在小七(今江苏句容东南17里)和云阳西城(今句容县南唐庄)之间挖了30余里地设置粮库,以规避长江沿岸的风暴风险。曹魏利用汝、颍、淙、渠四水,在淮河上游以西多次开辟了运河、陆涛运河、淮阳运河、百丈运河,连接了水系东南的江淮,方便了军粮的运输和农田的积累。西晋末年,鉴于土洋运河位于镇江丘陵地带,地势较高,河水南北流向,在京口以南修建了江南运河上的第一道堰(丁卯代),控制了河水的流失。东晋时期,为了改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交通条件,对汉江沟壑进行了多次整治。自韩沟、峡、汴水等运河开通以来,淮北地区的泗水成为中原与黄河下游之间南方沟通的骨干。谢玄北伐前秦至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时,泗水洪流阻断了军粮的运输,他修筑了七道堰来控制泗水的支流,如彭城东南六十里的吕梁河。东晋时,彭城以北还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连接文、冀、泗水,泗水过彭城西,入汴通黄河。北魏时,短暂的江淮之行后,在水路沿线设置了十二个仓库,存放军需粮食。
这一时期,针对各段水位不同,修建了许多堰,提高了漕河的人工化、渠化水平,增强了其承载能力。隋朝先后修建了四段运输道路:杨珊都督,将淮河从杨珊(今江苏淮安)引至长江(今江苏仪征县辖东南),入长江;通济运河,从西苑(今河南洛阳西)到黄河,从班竹(今河南鄞县东北二十里)到淮河,实际上是利用汴水走一条直路(唐代改名广济运河);永济运河北起卓君(今京西南),南至黄河;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今浙江杭州)。隋唐大运河纵向连接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文帝三年(583),先后在河南、陕西曲云沿海的溧阳、印盒、昌平、广通等地设仓。招聘运输工人到河北、山西、山东运输、储存粮食。陈灭后,长安粮食大部分由江淮运输。炀帝又设洛口,归洛仓;储存2600万石粮食。
唐初,通过水陆运输到关中的粮食也不过十几二十万石左右。高宗至玄宗前期,由于河南至关中交通的艰险和东南交通要道的长期失修,唐廷常驻扎在杜东(洛阳),并“吃掉”太原和洛口仓(分别在河南陕州和珙县)的巨额积粮。开元中期,政府机构的膨胀,尤其是官兵制的瓦解,造成了粮食和商品需求的急剧增加。在世界上,长江和淮河越来越重要。唐婷每年组织数千辆水车运送一百多万石去北方租粮。裴耀庆主持曹政后,将“长途运输法”改为一般方法。他按照江南船不入黄河,黄河船不入泺口的原则,沿河设立仓库,分段运输。水之通则是行船,浅水待仓。三年七百万石,省下30万。天宝元年(742年),里奇在三门峡附近挖元新河;不久之后,魏健又开凿了一条与渭河平行的运河,终于避免了运输通道下段的车载陆路运输。在此期间,最高出货量达到400万石。安史之乱时,东南的曹璐路一度中断,转长江入汉水,由陆路到达扶风(今陕西凤翔)。广德元年(763年),柳岩主政曹政,针对时弊进行了全面改革:开汴河,疏浚河道;以盐为仆,雇人运盐;沿河每两个哨所设300人防守,确保安全;创制纲运法,以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人,武官护卫;按照“河船不入汴河,汴河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河”的原则,对总法进行改进;根据各个航段的水情来造船,培养船员。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政局动荡,每年江淮大米的运输多在百万万石以上,最少也有五十万石。在德宗统治时期,中原被分裂,交通路线被切断。韩■从镇水师(驻江苏镇江)携带江南粮食,武装押运,到达中原、关中,总法中止。在宪宗元年间(806 ~ 820),由于李逊、王波等人的努力,刘晏士的漕运水平一度得到恢复。唐朝末年,曹征发生了一场混乱。江淮大米一年的运粮只有400万石,关中只有100多万石。
贞观六年(632年)设“舟署”管理水政,但因不够而废弃。中期以来,由于水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唐婷经常让部长主管水运以及转运大使。大纲交通体系形成后,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责成地方长官负起责任。后来又进一步明确,沿河县令主持辖区的水运。北宋分四路收粮至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淮边的粟从江南入淮水,经汴水入京;陕西的小米从三门峡转黄河,入汴水到北京。陕西蔡的小米从惠民河转到蔡河进汴水到北京。JD.COM的小米从齐鲁流向张武,到达北京。其中,来自东南六路的淮边小米占据主要位置。中央第三司主管水运行政,转运司(水运司)负责征收,航运司负责运输。北宋对运河进行了一系列的整修,恢复和完善了坝闸系统,并创造了复式船闸。此外,北宋曹线比隋唐缩短了近一半,因此运输能力大大增加。
边渠的水源黄河,只有半年左右的丰水期。为有效利用六个月通航期,北宋仍承袭唐朝,以“平罗”为据,河湖、两浙、波密(淮南道)分别设在周振(今江苏仪征)、扬州、泗州。运使一员驻守周振,监管江浙等路的粮食运输,一员驻守泗州,负责从周振到史静的粮食运输。粮仓所在的地方,叫仓库。如果丰富,就会增加。如果它饿了,它会停下来。会换算成钱(金额),从本地仓库(代发)发货。各路运营部门收取的粮食,要交付航运部门。如果开航日期延后,船务部会利用粮价便宜,以百万元“基数”就近购粮。自熙宁变法以来,这一方法日趋完善。航运公司的资本从100万英镑逐渐增加到350万英镑。镇、司仓库除了保证每年600万石的运输量外,还有几年的储备。在按时到达周振和其他仓库后,江南的所有油轮还可以带着官盐返回,这增加了效益。船务署掌管约6000艘油轮,大纲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熙宁二年(1069),招募客船和公务船分开运输,并招募多艘商船直达北京。宋初,东南六路米数不定。太平、兴国六年(981),决定在江淮运粮300万石,道初(道始于995年)运粮560万石,大中祥符初(大中祥符始于1008年)运粮700万石,之后逐渐兴起,真宗、仁宗朝(1023 ~ 650年)。定期的运水量在景德镇三年(1006)定为六百万石,在天盛五年(1027)临时减为五百五十万石。金、丝、盐、茶、布等“东南杂运”都是通过运河运输的。再比如徐州冶铁,年运输能力30万斤。在和钦宗时期,政治黑暗,曹政府腐败。蔡京抛弃了一般的方法,改为直接运输法;“花石岗”等危及粮食运输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运输量逐渐减少。钦宗年间,汴京被围,汴渠爆裂,所得不到常110。
南宋水运体系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中心进行了大调整。建言年间,江浙、湖广、四川的大部分粮食被运到沿江重镇和抗金前线,再运到临安,共装运约六百万石。所有道路中,江西独住三分之一,长江、江南为主要交通路线,以官运为主,商运为辅。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支渠也因北宋末年战乱和黄河“夺淮入海”而失败,故大运河中段由北向南改,东移山东;航运繁荣,水运进入新阶段(见元代航运)。
元初,水运一般沿用唐宋大运河的旧路,但由于旧运河年久失修,只能采取水陆联运的形式。至元十八年(1218)修建济州河,从西北通往温温、泗水济州(今山东济宁),到程序安山(今山东东平),从徐州济州河向南至大清河,入海至利津(今山东),经海路至支固,再经水陆到达大都。26、28年挖通了汇通河(程序安三至临清)和通惠河(通州至大都),沟通了元代大运河。此外,元朝十八年,贯穿胶州湾和莱州湾的胶莱河形成了海河联合航线:船从江苏淮安运至黄河以东(黄河“取淮河入海”前的淮河旧路),至沿海以北的胶莱河,再经海路至直沽。
元代十九年,内河行政管理开始改善。江淮都曹司负责江南至瓜州(今江苏六合)一段,京畿都曹运粮司接收前司的粮食,负责中栾(今河南封丘南,黄河北岸)至大都的粮食运输。二师在重点地区有自己的支部和支部,以便上下衔接,每年运送三十万石粮食。元代的纲运分为两类:短运(军状和短状),分为两段:南段由潞城(今江苏丹阳)运至瓜州,北段由汉军和新附军从瓜州运至淮安;长途运输,由私人船只运载,从瓜州出发到淮安,淮安分公司开闸放船入淮安,再由中銮、济州分公司派员引船。政府在运河北段还有多艘官船,一般负责各地粮食的运输。
航运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中书省,其“左司”下的“粮库六部”中的“航运部”是具体办事机构,主要由南北两大建制承办。南方的“交通”系统最终被命名为“万胡夫”(平江,今江苏苏州)。在北方,“支线”系统有“都督水运司署”(设在河西事务、知古)和“京畿水运司署”(设在大都)。前者主要负责接受南方的海粮等物资,后者将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大都的仓库。南北系统各有粮仓,布局合理。明代水运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此时有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六省。根据供应地区的不同,储仓的粮食可分为南粮和北粮。宣德时,其数量高达640万石。成化八年(1472),规定定期400万石。一般到了郑德、嘉靖以后,连粮改粮(约一两百万万石)也勉强达到这个数字。主要采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粮食的60%。除曹亮外,还有白粮,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地提供,年用量21.4万石。都是当地出产的白熟粳米糯米。用的话,粮缸里的粮食是北京和边境(北方)的俸禄,白粮是供皇宫、宗仁府和北京官员使用的。
水运的组织与管理:在中央政府中,最初设立京畿漕运署,使之成为主要任务。取消漕运使后,安置了漕运府连长。景泰二年(1451),设漕运总督,同为总连长。曹福率领十二卫共12.76万人,船只1.17万艘,还有外国船只(海军)7000艘,海船350艘,专职运粮,故称运粮军。在地方一级,来自政府、医院、科学和技术部门的官员以及县总经理负责地方水务。中央住建部和曹福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全国军民粮船的检查和护送工作。县以下由粮长负责收运。粮长手下有户,有搬运工,专门负责运输。
明初以海运为主,河运、陆运为辅。一条从河入海,经直沽口至通州,或至辽东;先是从长江进入淮河、黄河,从吴恙县运到卫辉府,再从渭河运到冀州(今河北蓟县)。江南水运,由江、淮运往首都南京。就航母而言,海运是军运,其余是民运。就业运输权是一种辅助形式。永乐年间,由于迁都北京,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航运困难,于是对从杭州湾通往北京的漕河——大运河进行了整治。其方法:一是疏浚汇通河,建造3000多艘油轮进行转运。二是在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天津等地修建粮库,又称水子仓。
改革后,明代水运手段趋于完善,包括:
(1)运输方式(即转运方式)。永乐十三年,漕运主官陈执行。规定全国的粮食都要运到最近的淮、徐、林、德四个仓库,再由运输部队运到通州、北京。一年转运四次。参加粮食运输的农民免征当年税粮,当年税粮免征粮食运输,其运费计算在运输粮中。亲民主运动的比例约占支持运动的40%至50%。
(2)交换法。宣德五年陈等实现。全国各地的粮食运到淮安、瓜州,在那里交换,运到军队。河南从大明府谭笑到杨哲的总海运;山东在济宁向军队投降。军事运输的费用由农民承担。
次年决定粮食“增耗”,即按地域远近计算运费,随粮食消耗的增加而征收,在换粮时上交政府。一开始交换和运输是并行的,后来交换和运输逐渐占了优势。
③交换法(即长途运输法或直达运输法)。成化七年,漕运都城被腾昭提升。由交易所的军官渡河,到江南各郡进行水交换。农民免于运输粮食,但需要支付额外的过河费用。十一年淮安等四仓改为现金。此后,除白粮仍由民运执行外,普遍实行政府军长途运输制度。
为了维持粮食运输,国家规定粮食要全额征收,不准减征或免征,并严格限制改粮。只有在灾情严重、船只不足或漕运受阻等严重情况下,才能实施部分折叠,包括折叠时的正、耗物品总量。运粮费用由粮农负担,包括运费、运粮给军队、修船等。,都是根据粮食消费的增长来征收的。由于曹政府的腐败,各级官员贪污聚敛,增加消费的杂团层出不穷。农民的负担极其沉重,通常是普通粮食的两三倍甚至四五倍。载体是重徭役,不管是民运还是军运。农民被迫逃亡,对抗金点带来的苦难,官员勒索,势必还债,甚至家破人亡。总的来说,军队的下层也遭受了同样的苦难,涉及到长官的克扣,不断有逃亡的现象。
明代各省规定的粮草份额
浙江:63万石
江西:57万石
河南:380000石
山东:37.5万石
湖广:25万石
南直隶:1794400石头
苏州府:697000石
松江府:232950石
常州府:175000石
应天福:128000石头
淮安房屋:104000石
镇江房屋:102000石
扬州府:97000石
安庆府:60000石
凤阳府:60000石
徐州:48000石
宁国府:三万石
池州房子:25000石
太平府:17000石
泸州房子:10000石
广德洲:清代开凿8000石运河,彻底结束了靠黄河运输的时代,修建了黄淮交通枢纽,缓和了江面坡度,减少了浊灌交通,改善了水运条件。运粮方法基本以明制为准,但有以下几种名称(称储粮书、三折纲):大米交换,粮食运至北京仓,定额330万石;通州改米运粮,定额七十万石;改征、改粮为其他品种;折征,粮折银,银价归地丁,报户部。此外,还实行截粮(全国各地运来粮食后,地方发生灾害,截留一部分作为救济,或从一地截粮运到另一地)和调运(主要指从山东、河南运来的冀州粮食,调拨给墓葬和守兵)等措施。曹船的数量和编制与明朝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是以政府和国家为基础,十人一船,十船一帮,十船互保。总人数从10,455人增加到14,500人,但实际上只有约7,000人通过水路运输。每艘船的装载量不得超过500石,本地产品可以装载到各个港口进行营销(后来由于航道的封锁而被禁止)。到了清代,终于实行官运,承运人是建康院军库的小康兵(云顶)。装船时,每艘船都配有一艘航母和一名副手,并雇佣九到十名水手。各省运送部队的水兵人数不一,总共约10万人。漕运的最高官员是漕运总督,住在淮安。下辖各省七个粮库,* * *,掌管本省的粮库,管辖所辖的禁军,挑选会领导运输和帮助运输的官员,并指示各府齐整,挑选运输部队。坐地观水,监督核实换粮,交给押运官,随船监到淮安,呈送巡抚查验。护送,原本是粮道的职责,选了一个判官负责粮道,判官专门负责监督约束军队的运输。后来由于官职卑微,仍由粮道护送。运输官由一至二名指挥官领导,一名武术家随队服务。为了保证漕运无误,沿淮安、济宁、天津、通州运河设置巡检员,对该段漕运进行检查。此外,淮安淮北沿河有镇将军督促进港油轮前进;在镇江与瓜州曹楠交界处,由镇江路督促,同时由连长(后改为中尉)在河岸巡逻,共同督促油罐车过河。
河道实施以来,资金需求紧张,弊端众多,恢复航运的呼声与日俱增。道光五年(1825),在上海设海运总局,在天津设收兑局,专调齐山等将军府,进行首次海运。次年正月,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仓等地的163.3万余石分两批北运。油轮从黄浦江出发,经吴淞口东出海,行程四千多里,到天津汇兑局验米发货。清廷授权商船携带20%的免税货物,调动了商船的积极性。海运粮占总粮的一半,各省十万银米。道光以来,河道在12万至30万石之间,海粮达到120万石左右。
晚清发生了一系列与漕运有关的事件,最终导致漕运的衰落:
1842年,鸦片战争末期,英军攻占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阻断了漕运,使道光速战速决,媾和在即,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成为整场战争的决战。
1853后,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安徽沿江地区十余年,运河运输被迫中断。战争异常激烈。这一时期,包括扬州、清江浦、临清、苏杭等在内的运河沿岸主要城市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被完全烧毁。
1855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塞。此后,谷物运输主要改为海运。
1872年,招商局集团在上海成立,粮食正式用船运输。
1901,运河运输停止。
1904年,免去漕运总督。
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