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联盟平台所在地渑池的历史是怎样的?

渑池是一个古老的池名。北魏李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洛水北有熊耳山,山间有潭,世称渑池。《北宋乐史·太平玉环记》载:“渑池,故城之名,在秦赵之地”。”南宋蔡慎《龚宇笔记》说:“哞,为‘鱼’,亦为水虫(即金蛙,亦称土鸭)。城西有一池,注水而生,因名渑池。“渑池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渑池古称乃池,是洛都的边城。西汉称蓬池,三国称魏称渑池,辛莽称山亭,唐代称天池,晋代称韶州,金明称渑池、渑池。名字不一样,封面互为基础。

至于渑池在哪里,众说纷纭。《水经注》说:“洛水北有熊耳山...山中有池,水往东南流,水侧有池,世称渑池。"但卷十六中说:"今谷水出阳谷,东出马头谷,东北流经渑池河。“以上记载虽出自同一本书,但从两种学说来看,渑池不属于同一个地方。熊耳山位于渑池县(今陕西县西李村乡)西南。在山脚下的西丽村旁边有一处水源,在水镜被称为西毒水。这水向东南流经益阳,进入洛河。而山谷水则发源于渑池县洗马头山谷的阳谷(陕西县端岩、张村附近)。这个水在东北流入建水,贯穿整个渑池东西,然后在漯河通过新安注射向东流。从渑池县的地貌来看,北有韶山,南有小山,南北两山贯穿整个东西,形成了南北高中间低的狭长川地。这条河在水镜被称为渑池河。顾名思义,四川有渑池,故名。在渑池县,仍有天池、大池、大池洼、小池洼、希迪等地名。从这些带“池”字的地名来看,这里在古代曾是一片低洼的沼泽。

至于古渑池在渑池河何处,《太平宇宙》说:“渑池,古池之名,在秦与赵相遇之地。”《愚公注》说:“城西有一潭。”第二个说,第一个说古蟑螂的方位在城西;另一方面,具体地点是联盟会召开的地点。至于之地,世称:“巨力城”(因对秦、赵均有利而得名)。据唐代李继孚《元和郡图》,“南至郡二百步,东至秦、赵二城,谓皆利城。东城在县城的西边,西城在县城的西边。昔秦与赵在渑池相遇。”据渑池县志记载:“县城西十余里有一村名诸城,即古城。”诸城村有两个站点,东城和西城。东城:赵诚;西城说:秦城。在遗址中经常发现战国时期的瓦片和其他建筑材料。其城址附近有鲁班(今南班)、池底、联盟台等古地名。因此,古渑池之地应在今渑池县以西的希迪乡。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11° 33 '至112° 01 ',北纬34° 36 '至35° 05 '。义马市东邻新安县,西接陕县,南接洛宁、宜阳县,北依黄河与垣曲、夏县、平陆县隔江相望。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总面积1421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郑州170km,距Xi安300km。

渑池县辖城关、郝颖、张村、红阳、天池5个镇,仰韶、仁村、果园、陈村、坡头、段村、南村7个乡。人口约33万。

资源丰富。有煤、铝、铁、重晶石、石英砂、硅石、耐火粘土等30多种矿产资源,13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其中探明储量30多亿吨,品位高,易开采。交通便利。我国铁路里程86公里,其中陇海铁路42.6公里,公路1,579.8公里,其中国道310 32.6公里。每个村庄都有汽车,有8条铁路专用线。陇海铁路、国道310和即将通车的洛三高速公路纵贯东西,南延国防公路纵贯南北。北部有白浪黄河索道桥、南村等12渡船与津南沟通。

渑池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该县仰韶文化实物遗存,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最早是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渑池仰韶村发现的。从秦朝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1925年,中共渑池县党组织活动开始。渑池曾经建过八路军驻地,办过豫西公学,还有上官子平起义(“豫西事变”的主体),马跑泉事件。县城三次解放,许多革命先烈长眠于此,境内留下许多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到2000年底,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110多处。其中,国家级遗址1处:仰韶村文化遗址;6处省级遗址:寺沟遗址、吕四遗址、布召寨遗址、程风义遗址、陈村桥序碑、八路军驻地;市级遗址5处:盟台、刘氏宗祠、黄河水位碑、遗址、丈八石佛寺;其余为县级。渑池县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有韶山、云门寺、大寨沟、瓦庙沟、管仲柏寒、白浪索道桥、淮漂流水上工程、墓、黛玉柏舟、丽锦风情园等。除八路军渑池军事驻地外,还有刘少奇故居、中共豫西特委干部扩大会议旧址、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抗日烈士纪念碑、河南公学旧址、“小孤山战役”纪念地、“马跑泉事件”纪念地等革命遗址,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渑池县南村出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奇观,为南村开辟黄河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为河南省大黄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渑池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2000年底,南村码头建设和仰韶文化遗址花园式改造工程竣工。

古老的渑池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文人墨客,古代的王通、杜甫、罗、王安石、司马光、魏、欧阳修、苏轼、苏辙,近代的张、、姚等名人,都在渑池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渑池民族历史上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宋朝抗金的民族英雄张贵;明代大理学者曹端、张新民:当代人包括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少将·张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