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佩服历史人物是谁。

用火的时候历史人物是谁?火神是中国神话中火神民间信仰中的神之一,中国各民族都有祭祀火神的习俗。但汉民族古史和各民族传说中记载的火神形象和起源差异很大,相关信仰和民俗也有很多不同。即使在火神崇拜为什么起源这个关键问题上,专家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仍在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火神是中国北方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中的一种古老女性,被称为火神母亲、火神女人、火神少女、火神精灵。比如鄂伦春族的传说,一个女人早上起来取暖,因为捣鼓火堆而触犯了火神。无论她家搬到哪里,都没有火灾。后来她向火神婆婆告白,得到了原谅。当她回家点火时,火就着了。据吴炳安先生介绍,这个传说中所体现的火神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不仅贯穿于北方一些民族狩猎、放牧的生产习俗中,而且贯彻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般情况下绝对禁止踩火、骑火、穿越火,不允许说火的坏话,不允许直接侮辱火。人们在尊重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把森林草原的火灾,病人发烧、孩子做噩梦等疾病都看作是火神发怒的结果。他们越尊重它,就越害怕它的惩罚和报复。所以火神比其他自然神更常受到崇敬和祭祀(《神秘的萨满世界》,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89)。根据满族神话传说,年轻的英雄托阿从天火金库偷了一个火葫芦。他在石头上凿了一个洞,然后把火一个一个地放进石头里,带回人间,告诉人们敲石头就可以从中取火。这样,地球上就有了火。此后,人们把托阿当作火神来崇拜,除了在春秋时期祭祀之外,每年除夕还举行隆重的迎接火神的仪式(同上)。西南少数民族对火神的崇拜不同于北方少数民族对火神的人格化。他们大多将燃烧的火焰视为火神的化身(或火神的象征,如锅庄石、唐火灶),将其视为赐予火与财富、使家庭兴旺发达的守护神。汉族的火神崇拜也有“流派”的区别。从形象和出身来说,朱融一般被认为是火神。相传他原是颛顼的后代,本名李,又名。帝喾(古代部落传说中的首领)当政时,官邸如日中天,非常活跃,可以融人世间。帝喾被称为“祝融”,死后成为火神的官员。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了天帝的地,天帝命朱融在羽郊(山海经海内经)杀了鲧;当唐城攻打夏杰时,天帝命令朱融派火下城(墨子,不攻)帮助唐城灭夏。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祝融经常以女性的身份出现,称为“祝融夫人”。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或隋被视为火神。比如古代的隋石人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后人尊他为火神,也称真火王,定期祭祀。还有一些地区的火神崇拜没有具体的起源,或者叫南方火帝,或者叫火之母,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向火神献祭的日期和行为是不同的。和以往一样,火神祭祀在夏季进行,汉晋沿袭。这一传统通过在夏天向火炉献祭而得以延续。再如,四川等地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文人、农民、工人、商人在此焚香祭神或以表演娱乐。在鲁南,正月初七是祭祀火神的日子,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习俗。除了祭拜火神庙,所有成员还要吃两次晚饭。此外,火神长相凶猛,三头六臂,并配有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