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意图。?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两者密切相关。抓住散文中的线索,可以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作者策划布局技巧的一种欣赏,从而通过散文“散”的表象,把握散文生动的本质,顺着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意图。

散文一般篇幅较短,形式自由,能广泛及时地反映社会,不要求情节和人物完整,可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艺术手法。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散文、随笔和游记。

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散文的结构作为由生活事件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式,具有* * *性和历时性的双重性质,以及表层结构和潜在结构的多重语义。散文结构不应仅指文章的外在组织,而应是创作主体的意识、情感、思想,尤其是独特的生活体验转化为物质形态的“有意味的形式”。优秀的散文作品所呈现的结构形式,永远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外在与内在的和谐,规范性与独创性的和谐。因此,无论是建构散文的诗性理论,还是研究现代散文的主要成分,都不能回避散文的结构。

纵观90年代以来的散文结构,形式结构和情节结构的散文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说,很多杂文仍然沿用传统的写作方法来架构文章,或者围绕一个事件来组织素材,或者用线索把一些生活片段串珠式地连接在一起,或者用一个象征性的物体把一系列的人串起来,形成一篇文章。这类散文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有照应和铺垫,整部作品连贯、曲折、严谨。诚然,注重形式结构和情节结构的散文一般篇幅较短,主题突出,意义明确,易于把握,因此这类散文颇受老年读者特别是中学教师的欢迎。但在肯定这类散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类散文的结构毕竟是一种侧重于外在层面的“线性结构”或“常规结构”,所以不是我研究的重点。我的研究重点是超越“线性结构”和“常规结构”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共同体结构。在我看来,这是更高层次的结构。

这些结构的表现形式:1)情感结构?2)意识结构?3)形象结构?4)寓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