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以史为鉴,以现在为鉴,展望未来。

《旧唐书·魏徵传》写道:“夫能以铜为镜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其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开创贞观盛世的一面镜子;而在《帝范》中,他又解释说:“所以戴上一面镜子,学习史记,集其重要之言,以为近戒。”就是告诫李治,要从历史的兴衰混乱中吸取教训,使国家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的这些话也告诫我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了。可以说,历史不仅可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我们自身素质和精神品质的培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作家怎么写,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无法改变。

比如明清史,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可以不一致;但还是有才华的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考证,让这段历史回归了真相。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明末沈万三的故事。据说他是个有聚宝盆的有钱人,连他的家乡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都出名了。但经史学家考证,原来沈万三已经死于元末,没有活到明朝建立。还有,史书记载的他在洪武时期的一些活动,纯属子虚乌有。

能够验证这一历史真相的能人,就是当代公认的明清史大师顾城教授。顾老的著述,基于史料和严谨的考证,一度引起学界关注。并于1984年开创了《明末农民战争史》,为农民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实证途径。后来在1997又创作了姊妹片《南明史》。

有幸看了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南明史》,对顾老的历史造诣印象深刻。这部南明历史从1644开始讲述,充满了突变和波澜,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明崇祯”、“清顺治”、“李自成大顺”三个敌对政权共同争夺中原的历史画卷。

这套书以大顺军、大西军、“海口”郑成功等民众的反清斗争为主线,贯穿南明朱家尖朝廷的兴衰。还有一条主线,强调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满族贵族的野蛮政权长达二十年。只可惜斗争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在于南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行政倒错,文武官员私心极深;而有才华的人也是自尊自重的;这些现象严重分散和抵消了反清势力,导致南明最终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读这段历史还是会让人感叹。

这本书是顾老恶心的代表作。他在书中引用了多达237部“地方志”,以及320多部其他古籍和档案。考证精细,同类作品首屈一指。顾老用可靠的史实,重新描述了这段可悲的明清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秦桧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十年磨一剑”,“十年板凳会冷,文章不会空”,不足以形容这本书的研究历程。"

那么,为什么南明的历史让人唏嘘?是如何从“重见光明的希望”中慢慢坠落的?要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从书上找了。

1644,19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成为“大顺帝”。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这也标志着明朝的灭亡。

此时的大顺政权和大西军是农民起义中的新兴力量,和明帝国一样是汉族的主体。但从本质上说,他们并没有完成农民思想的蜕化,仍然执行打击官绅地主,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致使官绅地主和大顺政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这种局面对大顺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极为不利。

按理说,李自成继承了明朝的“遗产”,应该避免重蹈覆辙。首先要争取汉族各阶层的支持(因为从明朝中叶开始,士绅势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接着,清廷加强辽东的防御部署。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两件事,才能逐步稳定大顺政权。

但可惜的是,李自成并没有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性,一味打击官员、士绅、地主,导致部分官员、士绅叛变,转投满清。

在军事部署上,李自成等大顺军领袖缺乏战略眼光。从万历末年开始,满族贵族的军事力量日益上升,成为明朝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李自成等农民军与明清抗战交织在一起。李自成应该是推翻了明朝,转而面对清军。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李自成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把他当成了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清廷投降吴三桂后,攻破山海关,直接拿下北京,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李自成。

山海关战役是明清时期直接影响国家局势发展的关键战役,对明朝被推翻后是大顺朝廷还是清廷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次战役的意义标志着:第一,大顺军的历史使命由推翻明朝变为反清;第二,清廷迈出进军中原的关键一步。第三,以吴三桂为鼓吹,在汉族的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亲清派。

大顺政权在控制明朝投降方面犯了一系列错误。从1644到1645,加入大顺的明朝旧将领几乎无一例外的投敌,对整个局势的逆转影响很大。可以说,李自成出手比较大方,警惕性比较低,任命刚刚投降的明将军带领军马自行负责,最终导致了大顺政权的覆灭,教训非常深刻。

但历史证明,没有大顺和大西农民军的联合抗清,南明政权绝不会持续近20年。

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因逃难而住在淮安的朱友松、朱常芳、和恒王、。朱友松和朱昌芳因此想到了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所谓国一日不能无君。1644年4月29日,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率领下,朱友松、斧王乘船到达南京延吉久安,各路官绅前往朝见。文武官员到庭后,商议设立斧王为监军,并向天下发布命令。

朱友松任监国后,根据朝臣的推荐,任命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官员入阁工作。马士英嘉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职均兼御史,仍担任凤阳总督。其他大臣和官员也根据史可法、高鸿图、张等人的意图,逐一作出安排,试图让“正直的人”占据主要地区,从而使朝廷在建立之初就焕然一新。

同年5月15日,朱友松正式称帝,次年改为弘光元年。然而,曾经大权在握的史可法却没能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来决定国家的安全大计,决策的成功落入了军阀手中。弘光虽然建立了,但无论是在辅政还是在外督,都改变不了武将威胁朝廷,无心上进的局面。

所以顾老在书中说:“明末党争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贯穿万历以后的一生,一直延续到南明。”

这种党争和内部矛盾正在激化。最可恨的是史可法的“偷梁换柱”的想法,希望以和谈的方式联手清廷对付大顺军,然后让弘光朝廷继续偷江左。所以我不敢批评已经被洗清的吴三桂。而是在给多尔衮的回信中用赞赏的语气说:“我吴三桂将军是你们国家的假兵。”

这封回信自始至终透露着偷安的心理,使得收到回信的多尔衮打消了之前的试探心理,从而激起了清廷统一全国的气焰。这一批复也反映了南明弘光朝廷的基本政策,这种愚蠢的消极避战政策也是加速弘光朝廷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证明,史可法和马士英都是政治庸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尔衮等清廷决策者之所以敢在几个月内将几乎全部主力投入西北一隅,正是因为他们摸清了弘光朝廷的全部底细,最后利用汉人内部纷争的分而治之的方法,使弘光朝廷沦陷。

清廷的统治以凶狠残忍著称,采用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极端做法。甚至汉人反抗时,不分土地,对军民一律屠杀或掠夺。

努尔哈赤在辽东屠杀汉人,皇太极三次深入吉福、山东等地,在很多地方志中都有明确记载。就连乾隆年间的御用文人纪昀也在《岳薇草堂笔记》中披露了他的家庭在清军屠刀下的遭遇。

因此,自弘光朝廷失陷以来,随着清廷的屠杀惨案不断上演,再加上强迫汉人剃头换满人衣服的行为;而多尔衮把汉族官员士绅的克制和服从视为“不听话的土匪”,对不愿剃头的官员和百姓一律斩首示众。如此残暴的暴行在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

清朝统治者虽然一再标榜“满汉融合”,但实际上却以征服者自居,奉行崇满歧视汉人的政策。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面对清廷的暴政,地方官民自发组织起来反清。

1645年六月,唐王朱在一帮文官武将的支持下,离开杭州去福州当监国,后来当了皇帝。纪元从今年7月1日起改名为隆武元年,以福州为临时首都,府名天兴府,原福建政治部为行宫。这也是南明历史上的第二个政权,被称为“龙武政权”。

龙武阁是在中国民族矛盾上升的形势下建立的,其主要特点是反清复明。因此,与弘光朝廷的“镇压农民起义”(平口)不同,龙吴朝廷改为“抗清”(帝国征服)。弘光朝廷让亲明势力终于认识到国家存亡的主要威胁是满人,但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后来由于内部官员的背叛和清军的战争,龙皇帝被迫逃离福州,在汀州被杀。时间是1646年8月,也就是顺治三年八月。

之后,大学士何吴坤上书肇庆当局,另立国君,由懦弱的圭藩朱友郎任监国,然后称帝,次年改李咏元年。

南明新皇帝,自登基以来,一遇到困难就惊恐迷茫,最后逃到缅甸躲避混乱。因为吴三桂向清廷要兵去缅甸,逼缅甸交出皇帝李咏,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从此,南明末代皇帝销声匿迹。

顾城教授用可靠的《南明史》考证,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真实而尴尬的南明史,以及明清易代的残酷事实。书中还介绍了许多著名的反清斗士,如施琅、、张、、李定国等。

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从《南明之殇》看透人性的荒谬;以及“内乱则亡,国亦内乱”的惨痛代价——鹬蚌相争,最终让满人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科学永存,就是教导后人“以史为鉴”,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所谓明智的读史,这部《南明史》,也让当时时髦的“历史危机论”从此休矣。

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的《南明史》不仅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更提醒我们从丰厚的历史遗产中汲取营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