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起源
有一种茶,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
其年代可追溯到唐代茶马互市初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历代皇家贡品,也是中国六大名茶之一红茶的鼻祖。
这是四川雅安藏茶,也叫边茶、砖茶等等。
四川藏茶是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也被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茶。因畅销藏区而得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麓过渡带雅安的蒙顶山,古称“青夷羌国”,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
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雨、多云、多雾;年日照时数只有800 ~ 105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达到80 ~ 83%,又有“西蜀漏天”、“雨城”之称。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四川蒙顶山成为有人类记录以来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西汉时期(公元前53年)在蒙顶山种茶的吴立真,也被称为“茶祖”。
四川藏茶的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厂历代茶名和传统艺人、工匠在加工过程中的口述,近代才有文字记载。
相传茶马互市初期,从茶叶集散地四川雅安到达西藏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那时候因为没有遮挡日晒雨淋的工具,所以茶叶在雨天经常是湿的,晴天是干的。这种干湿互变的过程导致了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生了与出货时完全不同品质的茶产品。所以“藏茶(红茶)是在马背上形成的。
经过茶艺师的进一步研究,在初制或精制工序中加入陈化茶和渥堆发酵等工序,不断调试茶叶的发酵节点,优化茶叶的色泽和口感,于是产生了藏茶(红茶)。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耗时最复杂的发酵茶。一般要经过五大工序,三十二道工序,如混茶、拼茶、团茶、陈化茶等。大概需要六个月,按照古法加工。标准的藏茶茶色褐亮,具有红、浓、醇、陈的特点。而且由于持续发酵,藏茶极具收藏价值,藏茶也是古茶中收藏价值最高的。
藏茶自出现以来,就与藏族人民和西北地区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羌族同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明代《燕茶仪》载:“茶为物,西域吐蕃历来所信。有了鱼腥味的肉,茶就没有必要了;青稞之热,不为茶所惑,不能比此差。”
世界屋脊寒冷缺氧,辐射强。居民必须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了调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从汉族地区向高原卖茶,形成了西北少数民族生存的补给线,所以藏茶也被称为“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
1000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藏茶能为生活在高原的人补充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分,促进牛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的分解和消化。具有抗高血压、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的作用。
现代医学也证实,在青藏高原,在强辐射、寒冷、缺氧的环境下,藏族饮食以牛羊肉、奶酪、酥油、青稞为主。但在海拔2500多米的地方,水温沸点一般在65-80度左右,所以藏族同胞做的菜其实都是半熟的,但他们很少出现三高或消化不良的情况。究其原因,与他们不离不弃的藏茶有很大关系。西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今天,人类生活质量迅速提高,但“城市文明病”也迅速蔓延;亚健康、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随着生活节奏的高速和紧张,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迫在眉睫。
根据全球五大咨询机构德勤咨询发布的《2020年医疗保健预测报告》,我国“三高”患者人数为3.5亿,其中高血压654.38+0.6 ~ 654.38+0.7亿,高血脂654.38+0亿以上,糖尿病9240万,超重或肥胖7000万。
在制作四川藏茶的过程中,通过高温堆积发酵、加湿加热反复揉捻(蒸馏)等多种独特工艺,使茶叶中的各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增殖、稳定,增加了儿茶素、咖啡因、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各种真菌等有益成分,使藏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理作用更明显。暖胃、扶正、解毒、解乏、消食、助眠,对抑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疾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红茶鼻祖四川雅安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