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的发展如何?

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较前代十分稀缺,这与葬俗的变化有关。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瓷器的快速发展抑制了漆器的发展;而且漆器的制作工艺复杂,在当时属于珍贵商品,成本过高,也抑制了漆器的发展。

在三国时期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漆器的记载,描述了漆器和漆饰的种类。曹操的《杂品论》中有“纯银带漆”、“银雕漆画”、“漆画何其重”、“漆画器之严”等一些漆器。三国时期,漆器开始向多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此时漆器的镶嵌和彩绘技术更加成熟,成为这一时期的装饰特色。

东吴是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漆器。除了木胎骨,吴栋漆器还有皮胎和竹胎。装饰技法有绘画、锥雕、犀牛皮画等。,个别物件也采用雕画结合的方法。画面的颜色有朱红、红色、黑红色、金色、棕色和浅灰色、深灰、黑色等。,而且油画的技法娴熟。漆画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更注重现实生活。

从孙吴时期的漆器来看,三国时期的漆器基本沿袭了汉代以来漆器工艺的传统形式,并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演变,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当时在器物的镶嵌上还流行柿子形的图案或水晶珠,彩绘漆器上的图案也很流行。凤鸟纹、变体云纹、折枝纹和双菱纹也有出现,但在绘画内容和风格上出现了有趣的作品。

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发现的漆器最能代表三国时期漆器的发展水平。这批漆器在制作和装饰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漆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朱然和孙权小时候是好朋友。当他长大后,他成为了吴栋著名的将军。朱然墓中的漆器,有的是朱然生前用过的,有的是别人送给他的礼物。都是三国时期的经典作品,也是研究三国时期漆器制造业和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

朱然墓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件漆器是《画宫宴图案》。长82厘米,宽56.6厘米,案中间饰有大量人物画像,包括皇帝、皇后、宫女、侍郎、官员、贵妇,共55人,生动描绘了汉魏时期贵族生活的巨大场面。当贵族们正在宴饮时,一群艺术家正在表演“百戏”。这件漆器上画的是艺伎手中投掷的轮子。

朱然墓彩绘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它是木制的,边扁口直,腹浅底平。沿边缘和底部有镀金铜扣,托盘内壁和底部涂红色,外壁和底部涂黑色和红色。图片分三栏,上面是宴会图;以下是旅游地图;中间一栏,右边是老鹰训练图,中间是比赛图,左边是穿衣图。有个女人坐在镜架前梳长发,旁边放着一个颜料盘,盖子已经掀开了。这张梳妆图的构图、梳妆的框架、漆器的造型,都和《女史箴言》一节非常相似。

墓中有一对犀牛皮上带青铜扣的黄嘴羽,每只长9.6厘米,高2.4厘米。从正面看,是黑色,从背面看,有不同的颜色。这种云涡纹就像流动的云,非常漂亮。它是用漆画技术制作的,说明这种漆画技术在吴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比中国文献记载的要早600年。还有三件长舌形漆璧,黑红漆地板上绘有红色和金色的装饰图案,证明是古人共餐的器皿。

另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例子是《季札悬剑图》的彩绘盘,直径24.8厘米,背面用黑红两色油漆绘制,并镌刻“蜀军犯狱”四个字,其腹部边缘绘有荷花、鳜鱼、童子戏鱼等图案,尤其是白鹭吸鱼、童子戏鱼激起的水波,十分有趣。

墓中还有一件漆器叫“木”,长25.4厘米,宽16.3厘米,高4.8厘米。这是一种方形木胎上用竹条隔开的对称板。盘子里有7个格子,可以装不同的食物或物品。漆花瓶里的七个方格上画着七种神灵。分别是天禄、凤鸟、神鱼、麒麟、飞廉、双鱼、白虎,因此被命名为“绘有飞禽走兽鱼纹的漆瓶”。

这种装饰手法在漆器中并不多见,堪称非常典型的“瑞鹰图”。其中,天禄的身体是鹿形的,但有翅膀。天禄又称“天禄”,是一对有邪气的猛兽。

在朱然的墓中,还发现了几块黑漆。弦长69.5厘米,宽12.9厘米,高26厘米。木制轮胎是扁平的圆形,下面有三只蹄形的脚。通体刷黑漆,色泽鲜艳。漆基也是三国时期的一种新的漆器,大概始于三国之后,流行于两晋至南北朝时期。但在六朝墓葬中,常见的材料是陶器,漆工只能在这里看到。

江西南昌吴栋墓中也发现了15件漆器。其形状有木胎、耳杯、盘、碗、碗、盒等。,还有一些木质轮胎是用麻布包裹的。大多数器皿外表为黑色,内部为深红色或朱红色,少数有彩绘和镶嵌装饰。

东晋时期,民间生产漆器不仅得到政府的批准,而且有严格的生产工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