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史学家。他不仅致力于具体的历史研究,而且很早就重视历史理论的探讨,撰写了大量的历史理论著作。他于1921在南开大学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1926至1927在清华研究院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他的史学理论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梁启超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连续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人类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而人类社会的生命是极其漫长的,社会往往是螺旋式发展的。”梁启超是进化论的革命者。他从历史发展中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他看来,只有这种连续的人类活动才能构成历史,才能成为研究的对象,而那些在空间上“孤立的”、在时间上“间歇的”活动“不在历史的范围之内”。梁启超的结论虽然是绝对化的,但他把历史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点比老史学家们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高明得多。
梁启超也强调因果关系的讨论。他认为,一个历史活动的“总成就”就是“果”,这个“果”必然是另一个活动的“因”。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过去有成就者,必有过去之成就;今天的成就是自己造成的,有未来怀孕的果实;因果是连续的。如果没有原因,就必须找到因果关系,然后才能获得活动的连续性,中止活动。”同时,梁启超也看到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一因多果,一果数因。除了纵向的因果关系,还有横向的因果关系。同一时代的一个活动与其他活动有因果关系,这个地区的活动也与其他地区的活动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梁启超强调历史的总体性、连续性和因果性,所以他在史学著作中特别推崇通史,在史学家中特别推崇“全能的人”。在这两本书里,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各种可以贯穿古今的专史的写作方法。他认为在旧的历史体例中,只有能反映事物全貌的编年史才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必须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学识、知识和才能的“多面手”。
梁启超非常重视历史研究的目的性。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写道:“每一部历史都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就没有历史。”他认为,西方史学所提倡的为历史而学历史的观念,在中国是从未有过的。中国的历史学家倾向于用历史作为工具来承载道。社会在发展,道在变化,历史研究的目的不能一成不变。旧的历史研究只主张为少数统治者“借鉴”,而现代的历史著作则是“为国家治理或人类治理借鉴”,以达到“为现代普通人的活动借鉴”的目的。这就大大扩展了历史的服务对象。
梁启超也强调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谈到史家的四种品质时,主张以德为头,“史家的第一德无非是真理”。所谓真相,旧史”对于史迹的描述,纯粹是客观的态度,没有任何参与自己的见解。所以夸张,依附,武断都是不可以的。历史学家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轻信旧史,“十有八九要持怀疑态度。”
梁启超在谈到历史研究的目的和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时,不同于老史家,他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并试图从史家的主观方面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这比传统的老历史学家要好。
梁启超在回答谁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时说:“如果去掉几千年来在中外历史上活动强烈的人,历史是否还是这样,大概是个问题。”“试想想整个中国的历史,比如失去一个孔子,失去一个阿沁秦始皇,失去一个汉武帝。什么情况?”但是,仅仅看到这一层是不够的。他提出了“历史人格”的概念。所谓“历史人物”,按照梁启超的解释,是指在历史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影响社会的人。从古代到现代,这些“历史人物”的数量是不同的。在“低学历”时代,这样的人越少,“进化越多,数量越大”,“未来的历史几乎会被大多数劳动者或者全民所主宰”。所以“历史是英雄传的观念,在古代越适用,在现代就越不适用。”换句话说,在古代,英雄创造历史,在未来,人创造历史。此外,梁启超在谈到英雄与群众的关系、时局与英雄的关系时,也得出不同于传统的旧英雄史观的结论。在他看来,虽然看起来所有的历史遗迹都是少数人创造的结果,但在少数杰出人士的背后不可能有“多数人的意识”。“第一人格”与“大众人格”相辅相成。研究历史的奥秘在于少数人的个性如何扩展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性,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性如何体现在少数人的个性中。为此,梁启超特别提出要重视民族心理或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他认为这是“历史因果的秘密所在”。
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史料的存在和真实性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梁启超特别重视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他把史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史料,如史书、相关文献、逃书、碑刻等。另一类是文字记载之外的,如现存的真实痕迹、口头传统、古董等。但是,这么多的史料往往分散在各处,必须用精确而敏感的方法收集。他特别推崇归纳法,用了很多篇幅介绍。梁启超也非常重视史料的鉴别。他指出“史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史料不准确就没有历史。”与传统史学不同,他对史料的理解非常宽泛,分为两类,12。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梁启超还提出了具体的史料收集与鉴别方法,列举了12例辨伪,6种证明真书的方法,7种辨伪理由,6种辨伪应采取的态度。尽管梁启超的史料学理论和方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他跳出了传统旧考证的框框,在近代史料学上有了重大发现。
史料的收集和鉴别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历史学家不仅要致力于每一个事实,而且要着眼于事实和事实,这是第二好的。”所谓“论二功”,就是写历史的方法。在梁启超看来,历史与事件息息相关,不仅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整体的,世界的历史也是整体的,这就需要历史学家以非常巧妙的方式来勾勒和反映历史事实。为了做到这一点,历史学家要理清社会和时代的背景,理清事件的眉目,说明事实的因果关系。当然,由于历史和自然科学的不同,它们所适用的因果规律也不同,这是历史难以把握的原因,也是历史学家发挥作用的方向。为了让读者学会研究历史的因果关系,他列出了步骤:先画出一个“历史群体”作为研究范围,即确立研究范围,然后收集和鉴别史料,注意群体外部历史事件的影响,认清每个历史群体中的“人格”,深入研究历史群体中的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估计两者的最大可能性,寻找事件的导火索、起因和结果。在讨论这些程序时,他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从而加强了说服力。《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日本历史学家桑原藏《读梁启超<中国史学研究方法>:梁的错误虽已得到纠正,但对梁的全书评价很高,可见梁启超这本书的影响之大。
补编写之前1922 65438+2月,梁启超在南京金陵大学第一中学的一次讲座中,对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做了一次“修补”。修的主要内容有三:一、归纳法只适合整理史料,不适合研究史学,靠直觉;其次,因果律是自然科学的命脉,历史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创造”;第三,他认为人类平等和“文化合作”的观念是在历史现象中演化出来的,其余的都是以“一治一乱”的方式在循环。因为这三点是中国历史研究法的精髓,对它们的“修改”就意味着对该书基本观点的“修改”,反映了他史学思想的倒退。前言
第一章是历史学的意义和范围,第二章是中国过去的历史圈。
第三章历史的转变
第四章史料第五章史料的收集和鉴定
第六章古迹评论
附录1文化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历史中归纳研究的最大效率是多少?第二历史有因果规律吗?
第三种历史现象是进化的吗?
附录二中国历史叙事第一节历史的定义
第二节中国历史的范围
第三节中国历史的命名
第四节地形学
第五节比赛
第六节年表
第七节历史之前的时代
第八节时代的划分附录三中国旧史新史
史学的定义
历史和种族之间的关系
论正统
论书法
在日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