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的历史沿革如何?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立保亭县,保护蠡县、陵水、万宁、乐惠、定安部分城镇。因清朝曾设“保亭大营及洪水”而得名;另一个故事是清朝末年,征李时,冯子材带兵在此建亭。后人称之为“关锋宝亭”,长期简称“宝亭”,县城以亭名。1958保亭与陵水、雅县合并,组成玉林县。65438年至0959年玉林县改称雅县,同年恢复保亭县。1987 165438+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保亭县,设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95年末,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12个乡、60个行政村,境内有6个国有农(茶)场,总面积1160.7平方公里,总人口1515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农业人口1.26万人;城市人口1.94万人,农村人口13.21万人。政府驻地保护着这个城镇。截至1996年末,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160.7平方公里,总人口152400人,其中农垦系统51400人。辖12个乡镇,60个行政村,461个自然村。中国有6个国有农业(茶叶)农场,政府驻镇。截至1997年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为1160.7平方公里。人口是153700。辖7镇5乡:宝城镇、狮岭镇、加茂镇、三岛镇、新郑镇、响水镇、茅庵镇、巴村乡、刘公乡、林楠乡、甘茂乡、宝石乡。* *全国有60个行政村,461个自然村,有6个国营农场,政府驻地。截至1998年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为1160.7平方公里。人口是154400。辖12个乡镇,62个行政村,463个自然村。中国有6个国营农场,政府驻镇。截至1999年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为1160.7平方公里。人口是155600。辖12个乡镇,62个行政村,463个自然村。中国有6个国营农场,政府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