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水手最多、航程最长的一次,比欧洲各国早了几十年,是明朝繁荣昌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海远超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近一个世纪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他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创者,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甚至比马汉早500年提出海权论。甚至有人说是郑和首先发现了美洲、澳洲和南极洲。[3]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个说要宣传明朝和韦德,《明朝郑和传》记载:“而且要在外国耀武扬威,显示中国的富强”;说到寻找朱允炆,《明朝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死海外,欲寻踪迹”;说到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有一些史料没有抹去,说郑和下西洋让穷人富起来,国家用够了[4-6];不然就说帖木儿帝国被包抄,张士诚旧本部被扫,军队复员问题解决了。
政治方面
加强边防
永乐二十四年,中国西北的蒙古旧本部在明朝持续出现危机。
郑和
乐迪也进行了几次个人探险,并在最后一次旅行中死去。所以有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定居海外,让永乐没有后顾之忧,让明朝可以集中精力防御北方之乱。
但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因为当时海外各国并不强大,不存在入侵明朝海域的可能。
另一种说法是,航行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残存在中南亚和印度北部的蒙古汗国。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永乐之初,这个国家可汗的死对明朝没有威胁。
郑和七下西洋,遭遇三次战役。一个是帮助小国改朝换代,一个是某国要偷袭郑和船队,一个是海盗集团。三次都是小规模战斗(更多细节将在下一章给出)。有人把郑和下西洋视为“国际警察”。但这些只是一路上发生的事件,不能成为主要的动机或目的。郑和的题词说:“不尊重外国和王凡的人被活捉。这种说法可以从蛮族入侵者歼灭他们的事实中得到印证,因为克里斯蒂娜·宁就是依靠他们的人。
王位继承
朱迪
燕国明帝朱迪以“靖难”之名,最终攻陷应天(今南靖),其帝朱允炆烧毁皇宫,从此销声匿迹。明成祖继承了帝位,并将其国号改为永乐,但他可能仍然担心文健的消失及其遗产的流失。在明朝的历史文献中,有一些传言说文健皇帝可能不是被烧死的,而是逃到了海外,甚至还讲述了20年后举家回京的故事。所以有人认为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是因为要找建文帝。不过这种说法可能并不成立,因为郑和每次的海外任务都是如此浩大。如果文健皇帝逃到海外,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可以藏起来。大规模西进寻找文健绝非有效途径。大多数学者不再相信这种说法,但历史小说往往为了戏剧化而强调这种可能性。
当明成祖获得皇位时,明朝已经建立了30多年,农业和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这次政变的影响。这个时候,中国、广州等沿海大都市发展得非常繁荣。在良好的经济发展之后,发展海外运输和海外贸易是非常迫切的。另一方面,明成祖也想利用对外活动来显示自己的权力,树立自己的声誉。因此,航行势在必行。
外交方面
西方国家当然会在郑和的巨舰和数万将士面前感到苍白,会感到恐惧。所以,作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可以被大多数研究者理解和接受的。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海外展示我们的国力,这对明成祖有什么大的好处呢?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和军力?所以,不可能把“武功超群”作为永乐皇帝的“终极”目标。
事实上,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有许多财宝,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位到访的国王。许多国家还派出使者或皇帝亲自返回杜明,用他们国家的特产和珍宝在郑和宝船上表达敬意。这些外国使节来到中国后,要求郑和将他们运回中国,带回更多的“礼物”。因此,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从洪武年间的几个国家增加到30多个国家。其中马拉加(今马六甲)和塔尼(今北加里曼丹和文莱)与明朝的关系最为密切。[7]永乐死后,六七年宣帝初年停止下西洋,希望外国前来朝贡,后进行第七次航行。
而且在这28年间,7次下西洋平均等于每4年一次,来回一次需要两年时间。因此,大约有一半的岁月,郑和船队在中国和西洋之间络绎不绝。为什么这么频繁?
贸易。
西方国家非常喜欢明朝生产的陶瓷和丝绸。永乐年间,郑和的官船被用来将这些货物运往海外。在回程中,郑和观还购买或交换了一些中国缺乏的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动物等等。所以,去西方当然有一定程度的中外贸易。但是,如果以贸易为主要目的,为什么要造两三百艘宝船,一次派出两三万人(官兵)?古今所有的商船都试图用最少的船员,最大限度地利用船上空间装货,以增加利润。郑和船队与商船队背道而驰。所以以前学术界说“朝贡贸易”和“厚此薄彼”是郑和下西洋的动因,夸大了“贸易”的重要性。
文化方面
妈祖本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神,护船信仰对郑和下西洋至关重要。由于他七次访问西方国家,妈祖信仰也航行并传播到东南亚国家。这是西方文化最值得注意的一面,也影响至今。但是,共同的海上事务和宗教信仰的发展是下西洋的结果,而不是其动机。
条件编辑
大明世界地图
明初,由于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努力,农业经济有所恢复。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的丝绸、瓷器甚至一些欧洲国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特别是造船业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包括指南针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和航海知识的提高)、大量水手的培养、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外国移民的增加,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提供了相对雄厚的物质条件。明初这种强大的国情和发达的贸易本身就要求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海外贸易和交往。明太祖在1389年编纂的《大明杂画》就是一个例子。明朝皇帝朱迪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决定组织一支强大的舰队去“西方”国家。
唐宋元以来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指南针和火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远洋航行提供了保障。
明成祖成祖出于政治目的宣扬大国和国威。
中国的远洋贸易传统在中国远洋贸易非常发达的元代[8],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商船,为明代的航海奠定了基础。
地方支持:江苏、福建等支持。
明朝封建中央集权,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能够提供经济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
郑和船队海员、明军士兵、翻译家等人的共同努力。
舰队编制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庞大的船队,完全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来编制。在当时,它是世界上强大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的舰队为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总司令。国际著名学者、英国李约瑟博士在综合分析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后得出结论,“明朝的海军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甚至比同时期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强,以至于所有欧洲国家加起来都比不上明朝的海军。”
郑和下西洋舰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所承担的任务而建立的军事组织形式。
首先,人多。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在史料中明确记载为四次。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是27000多次。明军近卫5人左右,各5000-5500人;从武志书来看,主要来源于沿海卫生院。当时西方通过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行的人数:分别为90-150;170以上;265人。我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数量,而是解释一个科学道理。水手的数量体现了一种实力,尤其是在古代社会,需要各方面的物质支持,不容易。
其次,舰队编制。
据中国海军专业人士多年研究,郑和船队由艇长、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组成。舰师是现在的海军力量,军舰的基本单位,他们编成编队,叫做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作战;仪仗队在担任警卫和对外交往时庄严而有力。
根据下西洋的任务,郑和的船员主要由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对外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和军事护航部分五部分组成。指挥部分:整个舰队的中枢,对航海、外交、贸易、作战进行指挥和决策。郑和的职务是钦差太监。航海部分:航海业务、船舶修理、天气预报等。外贸部分:外交礼仪、贸易、联络翻译;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财务、后勤供应、起草文件、医务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从郑和船队的构成研究来看,编制完善严谨,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航海经验,保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实现。
其他影响: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花费白银约600万两,是当时国库全年支出的两倍,而且这还不包括造船等地方的开支。另一方面,建造和修理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白银,平均每次航行需要260多艘,仅建造和修理就需要几十万两白银。
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都是“云帆遮天”,浩浩荡荡,实质上却是“孤帆远航”。后面没有舰队,也不允许跟着私人海商。严禁私人海商“成片出海”[9]。在梁启超看来,“其望之性质,在于英雄之志,欲与远方之民、各国齐名。”
明朝宣德六年(1431),福建福州长乐县,这个位于福建的小城,突然变得喧闹起来。一支由200多艘船、27000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佳港南下,停泊在县城西部的太平港。[10]福建省昌乐县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开阳之地。当年,一支庞大的舰队反复驻扎在这里,等风出海。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郑和亲自竖立的天妃·凌影纪念碑,还有在他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石羊街”。明朝后期,严重的“日寇入侵”促使人们纪念和崇拜与海洋有关的神灵,在寺庙供奉郑和像,符合民间神化的一般过程。
永乐皇帝登基时,从浙江、福建、湖广等五省县抽调了四百多名优秀的造船工人,在南京龙江造船。他动员全国的造船力量,建造了一艘比航行在印度洋上的元舰还要大的远洋巨轮。其中船长鲍长44尺,宽18尺,是15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南京龙江造船厂旧址有一艘郑和宝船模型。
建造这样一艘巨轮,并不完全取决于实际载重,而是要给人一种“像小山一样,浮在波浪上”的感觉,要“炫耀异乡,以示中国之富强”。为了保证造船的优良质量,明成祖不遗余力地“供养天下十三省的钱粮”。
永乐年间,郑和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首先要给当地国王或首领读信,举行盛大的册封仪式,并赠送珍宝。除了建立宗藩关系,郑和还奉命调解海外各国的纷争。正是在郑和的帮助下,饱受列强欺凌的满洲获得了独立。
其实,比起贡品,“天下群臣”的满足感才是皇帝更看重的。明朝成祖年间,每次郑和下西洋,随船队来华的各国使节和国王数量都大大增加。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船上有16多个国家,1200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后期,已有60多个国家前来朝贡。
这么多国家愿意进贡是有原因的。朝廷在接受香料、奇珍等贡品后,按照“厚赏”的原则进行奖励。礼物和贡品的差价一般在1到20倍左右。例如,胡椒在苏门答腊市场上每100斤值1两,但作为“贡品”,明朝政府给它每100斤20两。
吴宝缇娜到底得到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明朝政府一向慷慨是真的。赠送国王、皇室、丝绸、瓷器等物品。动辄卖丝数千,“永乐赐铜钱多”。1405年给日本国王1.5万枚铜币,次年给公主15万枚,给了500万枚。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日本甚至没有铸造铜币,而是用永乐铜币作为日本的货币。
除了赏赐,招待使节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往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复杂的朝贡手续,沿途的出行和住宿都由政府承担,还会给银锭作为差旅费。于是,许多使节和大批随从,一边平静地处理自己的贸易,一边愉快地等待着。吴宝缇娜在国内呆了半年多,然后就和郑和一起出海了。一些使节甚至等了三年,以便乘坐免费的宝船回国。
宣德七年(1432)七月初八,郑和船队抵达曼慈加拿大,先派吴宝缇娜回国复命,后赴暹罗读明宣宗诏,告诫其“与邻和平相处,善待同僚。”具体如何谈判不得而知,但郑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曼希加和暹罗之间斡旋。
8月18日,船队抵达苏门答腊,随后访问了阿鲁、纳古尔、黎巴嫩和南博里。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他曾在这些国家举行过封王仪式,向国王或酋长赠送御书、彩币、官窑瓷器和其他物品。
朝贡贸易
实际上,郑和的船队,又称宝船,是由他的部下率领的,他们原本是护送帝国物资的部队,从西方国家猎杀珍珠、玛瑙、香料、珍禽异兽,然后带回中国,主要供皇帝和贵族享用。这些财富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国家收入。
巨型宝船
据《明史》和《郑和传》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共有63艘,其中最大的一艘长44英尺,宽18英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相当于151.18米长,61.6米宽。这艘船有四层。船上九根桅杆可挂12帆,锚重几千公斤。起航需要200人,一艘船可以装上千人。《史明兵志》也记载:“宝船高如楼,底尖阔,可容千人。”
郑和船队有五型船。第一种叫“宝船”。最大的宝藏长44英尺,宽18英尺,载重800吨。这种船可以容纳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其姿态雄伟,无与伦比。它的铁舵需要两三百人才能搬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英尺长,十五英尺宽。第三种叫“粮船”。它有二十八英尺长,十二英尺宽。第四种叫做“坐船”,长24英尺,宽9英尺。第五种叫“战舰”,长十八尺,宽六尺。可见,郑和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生活。分工细化,类型更多。我们可以说,郑和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以舰船为辅助的大型船队。
肯定性学校
郑和下西洋
认为明朝历史基本正确,因为南京静海寺郑和碑刻记载的“二千材海船”并非“宝船”,而是更小的“战船”。
南京郑和造船厂考古发掘出一只长约15米的舵,与《明史》中描述的宝船大小一致。
南京郑和造船厂的码头宽20英尺。
伊本·白图泰(1304-1377)曾在游记中记载,中国有一面巨大的12风帆,可载数千人。白土台的记载,可以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遗骨的记载,郑和的第一艘宝船是“两千料”。根据他们的推断,它大约有十五到二十英尺长,六到八英尺宽。运载能力约为5000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复制出真正能航行的44英尺长的“宝船”。复制中的宝船大多采取怀疑主义的观点。
即使在质疑声中,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巨轮。右图为按照郑和船队中中型宝船的规模设计建造的仿古宝船,陈列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长63.25m,宽13.8m,6桅8帆,排水量约1300吨。
航海技术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水文针(24/48方位罗盘导航)结合越洋拔星(天文导航)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晚上通过观察星星和水罗盘来保持航向。由于合理地解决了淡水储存、船舶稳性、抗沉性等问题,郑和船队得以在“洪涛遇天,浪如高山”的险恶条件下“保持云帆之高,星辰日夜驰骋”,少有事故发生。白天悬挂各种颜色的旗帜,按照约定的方式挥舞,形成相应的旗语。晚上,灯笼被用来反映航行情况。如遇能见度不良的雾、雨,也用锣、喇叭、喇叭进行通讯。
郑和下西洋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天文导航技术
中国早就可以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来确定船只的位置和航行位置。郑和船队将航海的天文定位与航海罗盘的应用相结合,提高了确定船位和航向的精度。人们称之为“摘星”。利用“拉星板”的方法进行观察定位,通过测量天空的高度来判断船的位置和方向,确定航向。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2.地理导航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地理导航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基础,利用航海罗经、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根据航海图和针路簿的记录,确定船只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了航行的路线,称为针道。罗盘的误差不得超过2.5度。
3.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之所以流传于世,要归功于明末作家毛在《武北志》中的临摹。原图为直线长卷,收录吴北之时改为书体。从右到左共20页图片,共40张,最后附上两张“漂洋过海引星”的图片。海图中记录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国地名300个,最远东非海岸16个。城市、岛屿、航标、海滩、暗礁、山脉和航线都标了出来。其中,南沙群岛(万盛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始兴石塘)标注明确。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以郑和等人的名字命名南海岛礁,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地图集。与同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的航海图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其数学精度较低,但实用性优于波特兰图。英国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米尔斯和布拉格登对中国航海图的准确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两人都熟悉马来半岛的整个海岸线,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准确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的光辉,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从而造就了郑和下西洋。
目标编辑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明成祖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明朝初年是国家形势向上发展的时期。此时在北方,蒙古的势力已经被驱逐出长城,明朝的封建统治已经非常巩固,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越来越强大,有可能向海外发展。明成祖视自己为“天帝天治天下”的“恩人”,要求海外各国朝贡。像历代功利主义的封建皇帝一样,明成祖也想向外界宣传国威和展示他的财富。
永乐时期,由于国力强大,明成祖向外国展示了中国的繁荣,他对明初消极的海外政策深感不满。因此,朝廷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他即位后,派遣宦官出国,召集各国赴朝,这无疑提高了明成祖的威望。郑和下西洋使他能够在海外炫耀他的军队,吹嘘中国的繁荣,并向海外国家宣传明朝的韦德。同时,他也想在海外利用杨威,缓解国内外一些武力夺取皇位的人的不满。在一些书中,据说明朝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去寻找他的皇帝朱允炆的下落。据说,靖南之战后,朱允炆逃走了,不知去了哪里。明成祖的皇位是在靖南之乱后从他的侄子文健手中夺得的。在十分多疑的明看来,这自然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明成祖怀疑他逃往海外避难,怕他日后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派郑和下西洋,暗中刺探文健的踪迹,以防后患。
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就其活动性质而言,既不是普通的商船队,也不是普通的外交使团,而是封建统治者组织起来的具有外交和贸易双重任务的船队。
他的使命之一就是吸引各国朝贡,并与这些国家建立关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郑和下西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传明成祖的圣旨。向各国宣告:明朝皇帝是一个大国的国王,他按照“天庭”的旨意统治世界。各路诸侯,各路洋人,都要按照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不要欺寡霸弱,共享世界和平之福。如果叫你去捧场,你会得到优厚的回报。
第二件事是送礼。给予各国国王诏令和银印,给予国王和各级官员王冠等礼物,表示愿意与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第三件事是与南海(现在的马六甲海峡)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1.宣传明朝的国威(政治目的);
4.扩大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3.寻找失踪的文健皇帝。
4.出海的目的是为了遇到佛牙[11]
5.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