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股权激励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1988成立至今,华为已经走过了股权激励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
第一阶段,华为选择用实股,让员工用现金认购作为股权激励。当时它想解决的问题是留住人,留住创业团队,减少现金支出。1990那种环境下企业融资特别困难,认购实股融资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华为当时的一些问题。
第二阶段
十年后,华为进行了第二次股权激励。当时华为做股权激励,想解决的是管理层控制权过于分散的问题。之前都是实股给股,分散了公司股权。因此,在第二阶段,鼓励虚拟股份。
第一种方案是真实份额,第二种方案是虚拟份额。
实股是你给高管的股权激励和激励,对应的股权是真实的。法律意义上的股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包含在实有股份中。比如现实股份中的投票权、控制权、分红权、优先权、处分权等等都不在虚拟股份中,虚拟股份只有一个——分红权,就是你的收益权。
1992年,华为有270名员工,很多。一个公司100%的股权,要给几百人,几千人作为股权激励。不可能再用实股做激励,也不可能把实股分成这么细的股。
公司法有规定,有限公司的注册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现在,华为的两个股东一个是任,另一个是华为的投资公司。任总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只有1%多一点。第二阶段,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没有办法以真实股份的形式来做,就像虚拟股份可以解决它的问题一样。
第三阶段
2003年是一个特殊时期,非典发生,华为在美国和全球遭遇了与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为了解决向高管层和核心管理层配股的问题,华为采用了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的模式(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达到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并从中受益的情况下,才能出售限制性股票),解决了稳定高管层和核心管理层的问题。
第四阶段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作为一家在全球发展的公司,华为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稳定整个华为团队,采用了虚拟股份+饱和股份(饱和股份,指不同的职务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比如13级别的员工最多持股2万股,14级别的员工持股5万股。但如果老员工达到其级别持股上限,则不参与配股。华为在2008年底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内部融资。也就是这里每个人都有股权。第一排可能有654.38+0万股,第二排50万股,第三排30万股。级别越高,分配的份额越多,每个级别都有固定的数量。
第五阶段
市面上第五阶段的公开资料找不到,这是我对华为的研究。2013,华为做了一个股权激励,叫TUP模式,递延增量的概念。做股权激励的时候,我做了五年的激励期:
第一年给你配股,没分红;第二年开始分红,但年分红只有1/3;持续到第五年,可以获得饱和股的分红。第五年结束后,归零,重新开始。
解决了对外籍员工的激励问题,也解决了公司发展一段时间后,创始团队部分创始人躺在华为股票利益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权激励屡禁不止。
如果能给出详细的信息,可以给出更详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