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历史上各种奇怪的虐粮吗?人类该反思了。

在餐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一道名为“醉虾”的名菜。烹饪方法是将活虾放入酒中,很快虾就醉了。将冰块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后加入活虾,最后将黄酒倒入虾中并盖上盖子。消费者不仅能尝到生虾的鲜香,还能尝到葡萄酒的清香。

另一道名菜叫做“红烧活鱼”。烹饪方法是将鱼头、鱼尾用湿布包好,放油锅里炸熟,放在盘子里,淋上卤汁。上菜的时候,鱼嘴还是开合的。上面提到的滥用食物的方法在很多餐馆里仍然流行。

文明源远流长,包罗万象,饮食也被提升到了文化层面,既满足了人们的食欲,又能让人品尝后精神愉悦。可惜,平平淡淡的肉、蛋、菜满足了“美食家”们汹涌澎湃的胃口,于是,流口水的美食家们一再将筷子伸向稀奇古怪的东西。《鲁春秋》记载的美食有猩猩之唇、獾之烤、洞庭之杯、东海之杯、玉之辉煌、象之约、帝之卵等...不要放过任何在地上走,在泥里飞的东西。

这种“饮食”还是“文化”吗?我真的不敢苟同。这个就不多说了,免得得罪什么读者。大家说说吧。最近翻了翻前人的笔记,发现很多古人“食虐”的案例,让人毛骨悚然。有多恐怖?以下是一些摘录。

《捧在衙门》:张易之做了一个大铁笼,里面放了鹅鸭,中间烧着炭火,火旁有一个铜盆,里面盛着五味汁。鹅和鸭被加热,绕着火盆走。当他们口渴时,他们喝五种口味的果汁。这样外面火烤,里面汁热。不一会儿,鹅鸭就熟了,羽毛也掉光了。它的味道特别鲜嫩。

钱泳的《漫步花园》第17卷:一个男人喜欢吃鹅掌。他把一只活鹅的两只脚洗干净,准备调料材料,准备一块上面钻了两个孔的木板,准备炉子。当火很旺的时候,他把鹅的脚穿过木板上的洞,拿到炉子上烤。他一边烤,一边抹调料,直到把鹅掌烤得有葵花扇那么大,然后切下来吃。因为只是烤鹅脚,所以在烤的过程中鹅不会死。

张昌宗吃驴肉的方式就像张易之吃鹅和鸭一样。把一头活的肥驴拴在砖棚里,在屋里生起炭火,旁边放上“五味汁”,直到活驴里里外外都熟了。有一次,张昌宗去拜访他的弟弟张昌义,无意中谈到了马肠的美味。张长义立即拉了一匹马,用锋利的剑在马肚子上划了一个口子,伸手取出马肠,洗净后油炸,马痛苦了很久才死去。

清代,山西省太原市南晋祠附近有一座“驴香阁”。为了招揽生意,在地上钉了四根木桩,把活驴的四条腿牢牢地绑在木桩上,用横杆把驴头和驴尾固定住,使驴不能动弹。厨子用新鲜的开水浇在活驴上,烫得驴嘶叫,然后把驴毛刮干净,再用一把锋利的刀割下驴肉,现煮现吃。客人当场切下想吃的那一块。驴在滴血,痛得早就沉默了,但眼泪还在不停地流,浑身发抖,活不了,死不了。乾隆四十六年,相馆激起民愤,被地方官封禁。

清代纪昀已出版四年的《岳薇草堂笔记》描述了类似“驴香堂”的虐驴方法。屠夫徐方在地上挖了一个长方形的洞,盖上一块四角有圆孔的厚木板,用来固定毛驴的四条腿。然后用新鲜的开水给毛驴浇水,刮掉毛驴的毛,让顾客选择。现在被砍了现在卖。有时候一头驴要卖一两天,直到驴身上的肉割得差不多了,屠夫才会把奄奄一息的驴开膛破肚。

洪迈的《简毅志》记载,宋代周琴知府韩震爱吃驴肠。做驴肠很重要。煮过头了就烂了,没煮熟就不嚼了。韩震先把一头驴绑在柱子上,等到酒席上酒过三巡,再用刀剖开活驴的肚子取出肠子,趁热洗净煮熟,很快端上酒桌,不顾驴的痛苦。

张大富《梅花草堂笔记》:宫中御膳,鸡取鸡大腿。张大佛爷有一次路过光禄寺,看到很多被活剥了腿的鸡在那里扑腾,知道是被御厨抛弃了。另一个衙内爱吃龟肉。方法是将甲鱼放入铁锅加水,用文火煮。盖子上有几个小孔,所以当乌龟无法忍受被加热时,它会从孔中伸出头来。这时候用调味汁喂它们,直到熟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开了猴舍,把活猴子关在铁笼子里,供食客选择。猴子懂人性,被选中的会哭着抽泣着给食客磕头求饶。最残忍的吃法是吃活猴脑。

将活猴的四肢绑在特制的桌子下,将破布放在猴子的嘴里,合上两个活动桌面,只露出猴子眼睛上方的半个小头。猴馆的杀手手持特制的锤子,以一种脆生生的力量把头骨敲掉,刚好到额头,像开了一个碗。此时,猴子的大脑,晶莹如雪,还在跳动。服务员马上拿来了事先准备好的熟海椒、蒜泥、酱油、葱姜等调料,倒进猴子的大脑里。食客们用勺子舀着慢慢吃。这时候猴子在桌子底下,嘴里叼着一块抹布,发不出声音。他只能哭泣和颤抖,他很痛苦。

大鲵,两栖穴居动物。其肉如山椒之香,故俗称“山椒鱼”;因为它晚上哭起来像个孩子,所以又叫“娃娃鱼”。最大的五六斤,最小的两三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历史上的周天子特别爱吃野味,大鲵就是岳长期供奉的野味之一。周有一支专业的厨师队伍,由天官大在、小在、在辅、傅山等20名官职组成。总共2000人左右。这些官员做所有与饮食有关的工作,包括制作野味。

据记载:舀一盆清水,将娃娃鱼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再压一个石制的菜磨。水变暖了,娃娃鱼在动,不停地吞水。火越大会越快,好像要把内脏都吐出来一样。水快要烧开的时候,娃娃鱼感觉到了灾难,一头撞在了锅里。娃娃鱼力气很大,双鳍拼命挤开锅盖,抓住锅沿。锅边锋利,“手”血淋淋不放松。娃娃鱼的鳍也有五个“手指”,像婴儿稚嫩的手。然后娃娃鱼使劲用头顶锅盖,开了一条大缝露出亮亮的眼睛。“哇...哇……”尖叫着,就像小孩子的哭声,女人听到都哭了。

鹅肠烫火锅,酥嫩可口,深受火锅食客的青睐。据说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火锅店为了招揽顾客,竟然把手指伸进了活鹅的粪门,拉出了九尺长的鹅肠。肠子被切掉的鹅并没有死,而是被扔在了地上。粪门口的血是DC,它的脖子弯向天空,却叫不出来,只好在屋内四处扑腾,然后倒地而死。

幸运的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传统并非如此。古人说“君子远食”,这不是虚伪,而是古代饮食文明的一种表现。是古人对五谷杂粮蔬畜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是一种愧疚、敬畏、感恩之心,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饮食心理。

而滥食是不符合中华饮食文明的不健康行为。希望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世界里,做人要少一些物质欲望,多一些精神满足,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