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为什么要吃灶糖?为什么叫火炉糖和小罐糖?
每年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这一天的习俗是“送灶神”。据说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献上蜜瓜(芝麻糖也有用),为了让灶神甜,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给家里一个更加富足的未来。
吃灶糖是汉族人在每年小年(65438+农历二月二十三)拉开喜庆春节序幕的习俗之一。预言“灶神”在天堂说好话,在阴间保平安,是汉族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拉成长条形的糖块叫“关东糖”,拉成扁圆形的叫“糖瓜”。
冬天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冷,蜜瓜凝固牢固,里面还有一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脆脆,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给灶台献糖的原因是为了粘灶台主的嘴。传说枣爷是玉帝派来监督善恶的神。他有责任与人沟通,联络天地之间的感情,传递仙境与人间之间的信息。它上了天堂,人们就给它灶糖,希望它吃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祭灶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灶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灶主贪善爱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
扩展数据:
吃炉子糖
年底方思美是灶王,瓜元宝都是麦糖。为什么这么需要粘嘴?买一先令给孩子尝尝。
祭灶时,为了“说天上来的好话”,用焦糖涂灶神的嘴;古焦糖,或胶牙釉质,或厨糖,又名关东糖。进入蜡市后,有蜜瓜、冰糖葫芦、糖元宝、麻糖、麦糖蓼花。清代学者李鹗写过一首诗叫《粘牙》:省物事人愿,老有所养加一碟菜。蓼花点点,粉茧粘粘。
小年不是指某一天。由于当地的习俗,称为小年的日子是不同的。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农历年节”,意思是立春前后农历年节的交替。南宋时称之为“小夜”。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在江苏、浙江和上海,腊月二十四和除夕的前一天晚上都被称为小年。在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被称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过一个干干净净的好年,预示着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参考资料:
吃灶糖-百度百科
过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