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虽然不是主科,但在高考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还是要重视的。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历史课堂的基本教学方法

1.叙事法:是教师用口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三种具体类型:记叙文,描述和概述。通过老师的讲述,学生可以更系统地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的知识,从而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2.解释:是对历史术语、概念、观点、规律进行分析论证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解释、类比、分析综合、比较等具体形式。

3.叙事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按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全面系统地讲授史实的教学方法,称为叙事法。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完整清晰地记述了整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4.小结法:教师用简洁概括的语言介绍历史知识的非重点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适合史实的教学,虽然是次要的,但是一定要讲清楚。

5.会话:历史教学中师生通过口头交流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师生、生生、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

几种历史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方法

自古以来,文学与历史是相通的,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少数是实物形式)来记录的。因此,我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了汉语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引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名,画段落,分层次,概括大意,写提纲、要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根据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事、或议论、或描写、或抒情,再现历史往事,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历史原因和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和历史文物,运用议论和说明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逻辑有力。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借鉴语文教学法是非常有益的。

二、历史课的辩论教学法

长期以来,如何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受电视上播出的大学生辩论赛节目的启发,我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很受学生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赞成和反对两组,让每个人根据题目的意思写一篇小论文或辩论稿,然后按照辩论小组分别讨论,互相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辩论阶段,正反双方各选出4名代表在班里辩论。程序是:分别陈述意见?自由辩论?总结一下。最后,老师判断并详细分析双方辩论的得失。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班级讨论题目是“南北朝战争”,正面观点是“战争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负面观点是“战争阻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的作用”。正面观点是“战争促进社会发展”,负面观点是“战争阻碍社会发展”。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的特点,适合学生。为了反驳对方,他们读了很多书,既巩固了知识,又把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类似问题。

三、历史课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要讲究艺术性。我抽签提问法,分为五步:第一步:设置疑点,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同学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畅所欲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总结。关键是第一步和第三步。“设疑”的第一步要轻松、恰当,要有引发学生思考的诱惑力。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让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被抽中,所以认真看书,积极思考,不敢懈怠。

选择的标签可以用纸片做成,每张纸上只写一个题目,面朝下,由学生自由选择。要保证每个学生能回答2个?三次。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每道题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答题水平进行评分(不公布),并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书面回答或板书,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历史课的知识系列法

所谓知识系列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条线索就像是网络的轮廓。大纲一抬,基础知识就一扫而光了。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这些元素可以演变成历史的基本线索,并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与这些基本线索串联起来。

比如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列出重大事件的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某个地方、地区或国家进行历史教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正面或负面)往往贯穿整个时代;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把原因、过程、结果解释清楚,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另外,可以以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区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改革和革命),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这种方法非常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巩固知识。

五、历史课中的点面相交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也就是坐标。上课的时候,我经常会抓住某个知识点,谈今谈古,或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在谈到世界历史的某一段时,我问“此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说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先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和近代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并介绍一些书目供学生借阅。这种交叉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