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古道

景山古道

历经岁月蹉跎,景山古道始建于天宝时期,距今1200多年。

位于余杭长乐镇西部,是一座人文古刹,海拔769米。古道长3公里,宽1.5米至2.5米。古道沿线有品茗区、东坡西雁湖、望江阁、半山亭、佛圣水等景点10余处。

景山古道曾经是无数高僧、大德、俗家香客、日本佛教高僧拜佛的必经之路。爬山路有“古道”和“今道”两种说法。

“古道”可以从景山寺的接待寺——花城寺算起。从双溪出发,过元宝岭,就是花城寺遗址。宋、元、明、清时期,皇帝、将军、文人登临景山进香,都要先在花城寺住一晚,第二天早上再出发,过舟桥、过堰桥、过直岭、过通桥村,然后到达景山山路。

“今天的路”就是从潼侨算起。从潼侨到景山寺约8公里,车程40-50分钟。途中有许多历史遗迹,如铜桥亭、金山亭、半山亭、冷亭和望江亭,以及南宋的石刻,如“圣手无量”和“佛”等。

小道上有一首诗:

景山应古道,西雁湖遇望江阁。

鼓山古寺盖古钟,三味在其中。

重拾人文关怀

景山古道历经沧桑,是“杭州十大最美森林古道”。

人文源远流长,禅茶文化远在天边。深受历代帝王青睐,对历史变迁弥足珍贵。为了使这些名刹名迹永存,杭州市佛教协会不惜重金重修寺庙,使其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佛像庄严,钟鼓悠长。络绎不绝的朝拜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结晶,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是杭州的人文文化底蕴。

宣禅文化

这次推广的不仅仅是古景山路,更是一次禅文化的收藏。中国文化丰富,百家争鸣。禅寺园林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地,景山禅文化独树一帜。杭州景山禅文化在中国人当中家喻户晓,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的好地方。

散步安神养心

景山古道远离了小镇的喧嚣,城市里的生活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的人。让心情也变得浮躁,有多久没有为内心的自己找到休息了。

就连郊游也成了一种奢侈。优雅的休闲时光,或许是为了寻找一种简单的感觉,竹弦长调,闭上眼睛,置身于步道的自然腹地,呼吸着绿野,重要的是,有一碗优雅沉浸在内心。古道两旁的森林植被丰富,满眼的绿色也是适合人类呼吸的天然氧吧,让人身心舒畅,自然愉悦。

定线

?(1)潼侨阁

清风徐来,水波静,石板路轻踏,纹路清晰,古道细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亭外空鸟鸣,水流撩人。这里是通窍亭。

(2)入善馆

沿着古道,第一站是金山亭,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沿着古道,第一站是金山亭,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3)半山亭

半山亭,名字有两层意思。第一,这个亭子是从潼侨到寺庙的中途,也就是一半;第二,冬天这个亭子是雪景,上面有雪,下面没有雪。这个亭子是高山雪和平霜的分界线。面对全景绿,总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凉意。走累了,可以喝点水,在古道上的半山亭休息一下。

(4)望江阁

古道上离潼侨两公里就是望江阁。只剩下亭集遗址,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亭子是双亭。亭前有一匾,镌刻“望江阁”二字,两侧立柱上挂有对联。第一部分是“老灵峰里天上飞仙可招”,第二部分是“我要把凤梨附在山顶,不用担心云”,好像是给建筑者拆古诗。内廷通道西北二门有匾额,皆称“望江阁”。有一块扇形的石头上刻着“望江阁”的碑文:“据传望江阁就建在此地。你可以在这里看太阳,还可以远眺余杭宝塔山、临安陈宫塔和钱塘江潮。“望江阁的名字由此而来。

孤岛主题

春茶

“三月到九龙瀑”,映在茶园里,踏着幽径,踏着绿荫,弥漫进茶香,沁人心脾。与亭子相互呼应。春茶的春天:意味着心灵的采摘,冬天已经褪去,接踵而至的春天可以让一切重新开始,意味着新的希望和无数新的生命诞生。烘干茶叶后,清洗茶叶...把茶叶泡在水里,古有茶煮的说法。春茶在亭,茶香瞬间溢出。亭中一壶茶,一会儿闻,处处香,散在亭外。

夏蝉

每一轮四季更替,从春天到夏天,就像古道的轨迹。一步一步,石板脚下是绿色的石板,路前面是新的夏天,盛夏终于来了。“禅与蝉相呼应。自古以来,禅宗兴盛。古道中出过无数的和尚,鼎盛时期也有无数的和尚。它们遍布世界各地,被评为南宋“五岳十寺”之首。在《我的路有弯弯曲曲》中,穿过一个避风的洼地,夏日炎炎,林中蝉鸣不断,立刻打破了宁静,凸显了蝉鸣,就像西风瘦马古道,禅的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要保持内心片刻的宁静。"

秋季学校:“秋季开学的农村老学校。”秋季,“乡校”七月开学,冬季消失,称为秋校。自注:“乡校每次七月开学,冬天就散了,叫秋校。”凉爽多雨的时候,学习在古代就开始了,而且是“好学好学”。古道也以同样的哲学思想流传于世。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古代,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我都去高新亭背诗...秋收时节,希望学习,希望得到成果,每个阶段的学习和思考都是有收获的。

冬参

冬参?又名野山参,原意是一味吃中药,滋补佳品——沿着一条石径,两旁林木葱茏,又是一年坐在亭子里,看云卷云舒。冬参是新希望的象征。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任何事物都需要培养和修复,才能焕然一新,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