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理现象
恩施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湿润气候,特点是冬少寒,夏无热,雾少,全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但由于地形复杂,地势悬殊,气候存在极其明显的垂直地域差异。
热量和温度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低山年平均气温65438±06.3℃,二高山年平均气温65438±03.4℃,高山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东南部1100-1300mm,西北部1000-1900mm,中部1400-1600mm。
年平均日照时间低山区1300小时,二高山1200-1350小时,高山1000-1350小时;无霜期:低山238-348天,二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对湿度低山区82%,高山区85%,高山区82%。
湖北恩施上空突然出现柱状云。到了晚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天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柱状云团,从地面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黑龙。恩施很多人亲眼所见,将视频上传到网上。没想到,此事在恩施引起轰动,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
详情如下:
南部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是今天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主要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西有青藏高原,东、南分别为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行政区划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省、甘肃东南部、河南信阳、南阳。
恩施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山区。由于北方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入侵南方的冷空气势力大大减少。气候随地形垂直变化,影响光、热、水的再分配。一般是同季多雨热,夏季多,冬季少。雨量充沛,山高谷深,境内干流清江发源于利川齐岳山。
恩施地貌的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活动,大面积隆升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层次的伊面和山间谷地断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