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古镇叫朱家角。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朱家角?

你能忘记江南水乡朱家角的游记吗?这个地方叫朱家角。位于上海青浦县。

不止一次从朋友那里听到它的名字。我渴望了很久,但一直没能做到。今天正好去青浦出差,让当地的朋友开车送我去走走,结果把愿望给忘了。

朱家角的历史和亳州差不多。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经济重镇,近代也衰落了。它由两条小河和它们之间的一条大河组成。由于水路交通便利,朱家角成为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明朝时期,朱家角曾以江南布业闻名,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清初,朱家角米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有时,“长街三里,店铺千间”。民国初年,上海米市流传着“上海米百担,七成朱家角”的说法。可见当时的繁荣。

古镇门口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本地人进出,一个是游客入口。车费10元。朋友送我,跟我说了几句话就去上班了。我独自在街上徘徊。现在是下午三点,阳光明媚,街上行人不多。街道两旁新建了一些仿古建筑,白墙黛瓦,并不难看。漫步中,你来到了古镇中心的“生命桥”。我看了看桥上的碑文,上面说这座桥建于明朝中叶,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桥名的由来也挺有意思的。据说从前有个和尚立了一个规矩,在这座桥下,只能放生鱼,故名“自由桥”。我三次两次跳到桥的最高点,因为桥很高,从上面可以看到古镇的全景。两岸都是餐馆和商店,随风飘扬的横幅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正想着,桥另一端飘来的肉混糯米的香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在街上到处买粽子,肥蹄子,扎肉,熏青豆。肉变成酱红色,让我胃口大开。花了两元钱买了一块扎肉(红烧肉裹着棕色的叶子),一口咬下去就是香。真的是天下第一美味。。。吃完后,我穿过街道向北走。这个小镇非常安静,大多数人都住在河边和水边。河水左转右转,石头筑成的堤岸每隔一小段就走到河边,在这里可以洗衣服,洗菜。河边有很多小巷子,极其狭窄。走进去就是几户人家合住的天井。朱家角的人很宽容。他们看到我走进巷子里,我家门前,或者后院,不会把人赶走,让你走来走去。朱家角有很多地方可以看,不像有些水乡只有一条街。它的小巷弯弯曲曲,一不小心就会看到小景点。走在古街上会有一种错觉,感觉回到了几千年前。时间在这里毫无意义。数着影子的倾斜度,日子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转了一圈,来到北街,这是朱家角的主要街道。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说是街道就丢人了。其实这条街也被称为一线街。顾名思义,当你抬头看天空的时候,你只看到一条窄窄的。街道的狭窄程度超乎想象,只有2米左右。且不说鸡犬之声,你声音再大,恐怕也会吓到街对面的邻居。我不禁在这条街上感叹:这条古街的原居民是不是和谐的一塌糊涂?不然谁能受得了他们生活如此接近的事实?

走到街道的尽头,转弯,看见一座石桥。桥对面有一座佛寺。仔细看才知道是元金寺。这座寺庙建于元朝和正念之间,是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寺内有一尊郴州圣母像,故又称“娘娘庙”。院子很小,但房子很精致。屋顶上的石雕让我想起了花剧场。此时太阳已经西移,夕阳让照壁看起来很安静。我去散步,看到院子墙上贴着一张广告,上面写着“立体通用航空穿越大法”。上面的话让我笑了。看来佛教真的响应了江总书记的号召,开始“与时俱进”了。庙门口有几个漂亮的MM。他们趁人不注意偷偷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迅速从侧门闪了出去。再往前走,你会到达城隍庙。大门用木栅栏围着,两边各立着一只石狮。大门前有一片空地和一座拱门。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聚集在这里,烧香拜神。牌坊靠在河边,看着河里潺潺的流水。无忧无虑的水草在下面翩翩起舞,水映着古宅,真的感觉时光飞逝。继续前行,几步就到了王昌故居。王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曾与柳永为官。他曾任兵部刑部右侍郎,是刘的密友。我在他家的后花园待了一段时间,体验了他读书那些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在血腥大清的政治气候下,我不知道王昌曾经有过我想象中的享受,也很难说他没有!

江南的房子真的很干净,有的房子门口有红漆厕所,洗的很干净。在白墙黑瓦的衬托下,显得那么合适,也不会因为是溺水器而让人觉得不舒服。穿过一条狭窄的街道,我来到了大清邮局。这个邮局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邮局之一,建于1850。光绪年间收归国有。里面展示的一些邮票和古代邮政程序很有意思。我建议你将来看一看它们。

不知不觉走遍了全镇,回到解放桥休息了一会儿。太阳从西边落下,所以我起身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