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延续5000年?
第一,独特的地理优势
中国三面环山,一面对水,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这种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大地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其次,山海形成天然屏障,可以有效抵御外族入侵,而且即使有外族入侵,汉族凭借自身的人口和文明优势,也可以逐渐同化。
第二,独特的文明
中国有着与其他文明非常不同的哲学——中国先贤思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神或人与物的关系。在这种哲学体系下,先贤们特别重视史记和祭祀活动,念念不忘自己的“根”。因此,中国的文化总能一脉相承,永不断绝。
第三,统一思想和文化
秦始皇奠定疆域,汉武帝统一思想。以这两位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逐渐把“大一统”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疆域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主要特点
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间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以下主要特征。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个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发生变化,变化了血管就通畅了,然后就发展壮大了。这种螺旋使得中华文明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但并未中断或转移。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读到几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经中的格言警句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在历史演进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曾多次移动,但整个历史都是在欧亚大陆东部的广袤土地上上演的。在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通过整理西方的古代资料,对中国的史书进行了重新整理。
“他们认为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学者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解释,但后人会误以为这是真实的历史。古代的记载本身就很模糊,只是后来者不断补充,造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
中华文明从未停止,主要靠的是文明的不断积累。这种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记录形成的大量文字文件;第二,实物很多,包括文物、遗迹、遗址。前者就像历史文献。几千年的文明在史书中不断记载,仅正史就多达25部。
还有大量的《通典》、《文献考略》、《通志》等“政书”,以及野史、笔记等。中华文明保存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本身就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现象。
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得中华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越来越清晰确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此外还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