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九街十二巷是什么意思?
老一辈人常说,阳江市有“九街十二巷”。但是查阅清朝和民国所写的各种版本的阳江县志,都没有这个参考。
其实这个提法只是从主要街道来说的,远远没有包括整个城市的所有街巷。最明显的,比如青云路,朗星坊,敦厚社,盐场崖,不在此列。至于著名的“李二三村”,都在“九街十二巷”之外。
所谓“尔力”指的是华和。
所谓“三村”是指朱荡村、吴佳村和杏花村。
“杏花村”的确切位置,今天的阳江市很多老居民可能都不清楚,《阳江县志》也是模糊的。我拜访了许多老人,才知道它在周贝街的尽头,紧挨着北门街背面的莽山。
况且“九街十二巷”中的九条街被很多人列为南门街和北门街,其实是不对的。城墙没拆的时候,从南门(宁海门)进南门街,出县前街(现在的南恩路中段),再出北门街,出北门(振安门),这是阳江城南北的主干道。从东门(承玄门)进入东门街,经县前街、薛倩街、西门街(今南恩路),再出西门(纬苏门)。
说到“十二巷子”,很多人把?鸭子巷也在列,同样不对。?鸭子巷属于城外的街道。据《阳江县志》(民国第14版)记载,这条巷子在清代原名兴隆新街。大概是因为大部分居民都从事it?鸭子这个职业叫做“?鸭子巷”。民国以后,以此命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街名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十二巷”中所列的东关巷(南门街中段连接横市街尽头的一条街),就是以巷中的关帝庙命名的。但在清同治十年(1871),又在关帝庙东侧修建了一座万寿宫(解放后为县卫生局所在地),专门为清朝皇帝长寿而建。为了宣传清朝统治者的“韦德”,这条街也被称为“万寿街”,民国以后才恢复原名。
再比如“塘边张”,不在“九街十二巷”之列,却是阳江市的一条老街。但这个名字在历代县志中都找不到,只叫“古寺通衢”。这条街上的祖创宫是阳江最古老的寺庙,建于宋代,因此得名。
“九街十二巷”在2000年新出版的《阳江县志》中才有正式记载,其中“九街”是指马务街、书院街、永福街、锦绣街、横石街、卜巷街、苏武街、周贝街、水烈街。“十二胡同”是指:荣树胡同、东方胡同、牛叫胡同、板贵胡同、翁东胡同、五五胡同、甜酒胡同、盲女胡同、杨木胡同、高五胡同、定五胡同、东关胡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