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迁徙

总体而言,前期钱氏除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外,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秦朝的御史大夫赚了钱,后代住在下邳。钱琳,西汉徐州人,因王莽专政而弃官居长兴北门。钱逊为了躲避王莽的战争,搬到了乌市;唐初,光州固始人之子、入闽开漳州,中原一姓钱的将随其入驻福建。宋元时期,钱发展到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时期,今天的上海、云南、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广东、辽宁等省市都有富人后代的聚居地。各时期迁徙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下:钱氏虽然早在西周就有了,但在发展的初期并不为人所知,整个先秦时期史书中记载的只有隐士钱丹。此时,羌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他们的发源地彭城及其周边地区。秦朝的钱氏家族中,有一个当时属于关东的名人,名叫下邳(今江苏睢宁)。因才华出众,风骨高雅,被朝延寿任命为古学士。因为古代秀才是掌管朝廷监察和纠正官员权利的三公要职,受到尊重和器重,一般不允许做皇帝的心腹。于是,圣旨一出,钱禅名声大振,一时名声大噪,而一直默默无闻的钱氏也变得家喻户晓,进入了世界名姓之列。

然而,就在钱禅及其宗族发展渐入佳境的时候,秦朝长期的暴政和严刑峻法,终于引发了陈胜、光武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很快土崩瓦解。从此,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天下大乱。钱禅死后,后人为了躲避兵士之苦,离开了都城咸阳,回到家乡去了下邳。魏晋以后,江南吴城(今湖州吴兴)、长兴(今湖州)一带的钱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虽然中国北方在西晋统一后仅经过短暂的时间就再次陷入持续的割据纷争,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但中原人民为躲避北方日益频繁的战乱而大规模南迁引发的“永嘉南渡”却给原本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江南带来了发展机遇。

南渡不仅大大增加了江南的人口,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这些人在南迁后大多仍保持着分家居住的生活习惯,使得江南的南钱姓与北方的南钱姓迅速发展。不仅人口繁荣小康,名人圣贤也层出不穷,很多都在结婚,逐渐成为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三国时曹魏,长兴人钱胜住庐江太守(今安徽合淝),钱瑞在青、冀两省任龙翔刺史、将军。

入晋后,钱显九世之孙钱密,汉高密侯,迁居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任高级兴农、辅国将军,封为郡侯(今江西南昌)。与此同时,长城成员钱冲被授予董倩郡(今浙江湖州东)建都称号。钱为太傅,钱湘拜为大将军,为步兵校尉,钱丰为铁甲将军曹参军。此外,钱端、钱广、钱翔等人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时至今日,江南的钱姓仍居住在吴城、长兴、附近的长城以及东移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从三国孙吴时代起就归吴兴县管辖,吴兴自然成为当时钱姓最为瞩目的地区,进而跻身钱姓名县之列。

南北朝时期,钱氏仍围绕几个传统聚落发展。但随着钱姓宗族的日益活跃,江南钱姓已不再局限于吴兴,而是开始向南方其他地区发展,足迹逐渐遍布湘鄂粤等地。公元589年,隋文帝转战江南,攻陷陈、,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270多年的中国分裂局面,天下重新统一。这一时期南北顺畅,社会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此后不久,李唐盛世,继隋制,传至天下。经过隋唐皇帝的不懈努力,中国封建社会终于迎来了以隋唐盛世为标志的鼎盛时期。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钱氏家族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隋唐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仍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等北方城市,钱姓人往往以官商形式开始向北方流动,并有北移之势,逐渐遍布中原。

隋代由于国短,钱姓宗族尚未明显。只有来自长城的钱和钱伯仁两人入朝分别担任将军和三水常侍,影响力相当有限。到了唐代,钱的姓氏增多,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唐初,光州固始(今河南)人、奉命入闽开漳州,伴随着众多来自中原的钱氏,后来定居福建扎根,成为福建钱氏的祖先。后来的钱九龙、钱起,一技一文两大家族,成为唐代钱姓的代表。

唐末钱柳,杭州临安人,六年(公元852年)生于唐玄宗大中,后唐三年(公元932年)卒于长兴。年轻时,他被迫以做私盐贩子为生,后参军。在唐乾福年间,他是常东的学校,石镜将军,并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的士兵。在剿灭地方汉奸的过程中,他占领了浙江的土地,维护了大唐的统一。唐光启三年(887),常东为越州(今浙江绍兴)观察员,由杭迁至浙东。唐朝以钱柳为杭州刺史,自此独立。唐景福二年(893年),钱柳升任我驻杭州水师。宁三年(896),常东称帝,钱镠劝他放弃称帝,无济于事,于是灭了常东,越州而去。两年后(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904年,改称吴王。又朱温筑梁,钱镠封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王朝的建立,开启了吴越国长达近百年的治理、发展和繁荣时期,并与后来的赵、宋形成了意想不到的纽带,由此产生了“千孙赵丽”。经过隋唐五代的蓬勃发展,到北宋建立时,整个钱氏已经呈现出全面的繁荣,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继位,南征北战,统一北方,而吴越国国力强大,有资源与之抗衡。吴越王钱镠的孙子王千·洪初遵循了王祖·钱钟书的家训:“善待中原,维护统一”。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重大损失,避免生灵涂炭,他作出了极大的放弃。他做了一个痛苦而又明智的选择——取消吴越的皇位,尊赵为帝,把土地还给宋,把他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

所以钱氏皇族并没有遭遇改朝换代时国破家亡的不幸。进入宋朝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能够成为官员,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中国北方地区一度战火纷飞,生命和人口损失巨大,南宋和金朝长期对峙。由于江南地区远离战乱,南宋定都临安,钱氏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宋代钱姓的发展特点基本上是以隋唐五代为基础,即以钱姓为核心,与其他支系相呼应。

1276年2月,元军将士进入临安,俘虏了南宋皇帝召公。(xi m: n)及其宗室,南宋军民虽顽强抵抗,却无法扭转败亡之势。1279年,南宋终于灭亡,天下重归统一。应该说,元朝统一的政治局面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秦汉以来中国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果。钱氏虽失皇威,国破家亡,其志犹存。《钱氏家世》中记载,元朝时期,无人有心做官,其清廉为后人所称道。元朝时,许多钱氏宗族不忘旧主,弃政隐居,致力于文化教育和工商业。还有,随着元朝大规模的边防政策向西域、蒙古等边境地区发展,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

为了削弱各族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元朝统治者对全国各族人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天下人民分为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和地位。而南宋统治下的江南各族人民,因为反抗元军最激烈,时间最长,被视为最低等的南人。

但经过南宋一百多年的经营,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尤其是江浙地区,素有“苏沪熟,天下足”之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人口繁盛,社会繁荣,文化教育极为发达。进入元朝后,这一地区的发展虽然一度因兵荒马乱(Xi m \u n)而被延缓,但很快恢复,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甚至成为元朝繁荣富足的象征,被誉为世外桃源。在这一背景下,钱姓宗族以原居江浙地区为基础,发展文化事业,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实力,逐渐向周边一些新兴城市和地区迁移,在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新兴家族分支,如松江(今上海)的钱璧、九亭乡(今上海松江)的钱泉伊、钱韦杉、江西等。公元1367年,为了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明太祖朱元璋誓死北伐,宣布“驱逐路虎,恢复中华,建立陈迹,解除司敏”。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次年七月(1368),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被迫逃到北方,99年的元朝结束了。明朝建立后,明太祖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治,同时维护社会秩序,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恢复自元末以来被抛弃的封建经济,使国家状况迅速好转。鉴于元末战乱中受害最深的中原等地的惨状,朱元璋以“元末江浙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战争经验少,经济发达,土地逐渐紧张”为由,下令移民定居中原。不久,太祖又下令军民逃亡的省份移民到湖南、湖北,规模相当大,影响深远。

应该说,移民不仅对恢复和发展战乱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使大量原本居住在江浙一带的钱氏宗族再次向江北和江南广大地区迁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活动范围,从而形成了钱氏历史上的又一次移民潮。值得一提的是,五代以来,江浙地区的钱姓很少遭遇战乱,生活相对富足而安定。此外,他富有文化传统,崇尚学术。尤其在元朝,他以文教工商为业,勤政持家。于是到了明朝,一大批博学多才的人才迅速涌现。据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古今图书族谱》记载,著名人士仅数百人。他们或仕或官,或文或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以实际行动发展壮大,印证了钱姓“自古有才”。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不少中国人移民海外,如徐福东渡扶桑、魏蔓北上朝鲜等。但是,直到明清时期,这类移民的规模都很小,而且大多是商人,他们从事商业以获取利润。直到明朝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变。当时由于明廷宦官专权与亲信的重叠斗争,政府涣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特别是江浙、福建、广州等东南沿海省份,土地兼并更加激烈,赋税沉重,剥削严酷,大量农民破产流亡,陷入无立足之地的艰难境地,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海外谋生。

虽然这种情况在清初有所改观,但1840鸦片战争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此外,同一时期,南北美洲、东南亚等欧美殖民地急需廉价劳动力,因此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华侨人数剧增。为了弥补巨额的外贸逆差,稳定币值,清政府也希望通过海外移民来减轻社会压力,赚取可观的外汇收入。因此采取了放任移民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华侨队伍的壮大。到光绪末年,海外华侨华人已达四百多万,钱氏家族作为东南名门,自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迁移方向来看,目标主要集中在台湾省、东南亚、欧美。

台湾省往往是移民的首选,因为它离大陆最近,隔海相望。仅明末崇祯年间,福建沿海地区就有数万饥民迁居台湾省,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迁徙。到17世纪初,台湾省汉族人数已达10万余人。1662年反清将领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省后,大批反清军民陆续来到台湾。据粗略统计,当时福建、广东的汉族移民有近20万人,台湾省的钱姓也在这一时期迁入并定居。据《台湾省省人志》等书记载,钱,福建同安人,入垦凤山县观音里竹仔门村、后庄仔村,最早于南明王永年间(1647 ~ 161)迁入台湾省。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入侵台湾省,平定郑政权,海峡两岸宣告统一。为了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巩固海防,清廷从清初开始下令正式解禁海禁,并采取措施鼓励大陆民众入台垦荒,随后东南沿海各省,尤其是福建、广东两省掀起新一轮移民潮。乾隆年间,台湾省“福建人几十万,广东人十几万”,全岛人口倍增。嘉庆年间,台湾人口跃升至200万,且多为福建、广东移民。相应的,进入台湾的钱姓变得比以往更加活跃。乾隆二年(1737),安溪人钱复举家迁至台北县泰山乡大山科村厝坑,成为台湾省第一个著名的钱姓。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五十九年(794),钱姓有钱选、钱(姓名不详)、钱等人分三批率家入台,定居凤山、苗栗、湖口。嘉庆四年(1799),乾通迁凤山县。道光七年(1827),钱兴、钱头迁居基隆。同治十二年(1873),富家国珍迁居台湾县,也是在那一年,他成为当地移民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在明末至清末的近300年间,钱姓人先后8次进入台湾省,不仅开拓了他们原有的生存空间,而且为台湾省带来了新的人口和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949年期间,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战败,被迫退守台湾省,大批军政科教人员也随之迁往台湾。其中不乏钱姓人士,如国学大师钱穆、化学教育家钱思亮、报业大亨钱震、国民党高级将领钱大钧、钱怀远等,都是代表人物。他们的到来进一步扩大了钱姓在台湾的影响。如今,钱姓在台湾省排名第92位,主要分布在台北、凤山、苗栗和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