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第一枚反舰导弹从未准确命中目标。
▲展出的HS-293导弹曾多次参与盟军舰艇在大西洋的攻击活动。
1943 10美国海军开始寻找一种令他们印象深刻、类似于Fritz X炸弹的飞艇反舰武器,并将其命名为“石像鬼”。石像鬼必须能够被舰载俯冲轰炸机(如SB2C或F4U)携带到空中,并能在俯冲期间进行指挥和攻击。设定目标后,海军于6月1944发出标书。一个月后,麦克唐纳成功竞标model25炸弹,获得了海军编号LBD-1,并开始推动石像鬼项目研究。
▲石像鬼导弹结构图
1944 10海军参观石雕幽灵模型。与原型模型25的设计相比,根据海军的建议,它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并改变了几个机身设计。石像鬼装备的是美国Aerojet 8AS-1000喷气助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广泛应用于航空喷气公司的早期产品。它能在8秒内提供1000磅的推力,使导弹能从航母上发射。与其他制导炸弹一样,石像鬼还在尾部提供了一个明亮的照明弹,以便操作员可以观察导弹在飞机上的位置,并使用机载无线电指挥设备远程控制导弹。
▲8AS-1000发动机照片
总的来说,石像鬼是一个相对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迎合了海军可以非常便宜的想法。石像鬼在设计上非常保守,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配置。铝制框架长65,438+00英尺(3.08米),宽8,65,438+0/2英尺(2.59米)。导弹头部安装了65,438+0,000磅(454公斤)的穿甲弹导航。唯一不同的是,它的尾部有一个非常独特的V型尾翼,以满足飞机的安装要求,这是制导炸弹的一个重要特征。
▲石像鬼导弹俯视图
与谢尔公司的HS-293相比,石像鬼的重量更低(650kg对1045kg),但它的弹头更大(454kg穿甲弹头对295kg高爆弹头),因为机身和螺旋桨上的HS-293消耗更多的重量。HS- 293使用的沃尔特火箭发动机可以在10秒内产生400kg到600kg(峰值)的推力,使HS-293的最大射程达到8.5km,比石像鬼多0.5km。两者都是MCLOS(手动指令到视线)引导。总的来说,与石像鬼的竞争对手HS-293相比,石像鬼导弹更有优势。它大量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更轻,从而拥有更轻更大的弹头。同时只牺牲小范围。
▲石像鬼导弹尾部内部结构、火箭发动机和可视控制系统
1944年底,石像鬼炸弹交付海军。1945年4月,海军邀请麦克唐纳公司参加其飞行试验,重点是改进自动驾驶系统。战争结束后,仍在测试的石像鬼炸弹从战术反舰武器变成了无人驾驶测试车。1945 10的编号开始改为KSD-1反舰导弹,次年改为KUD-1。
早期石像鬼航班的成功率很低,甚至在7月1946之前都没有使用。海军不想继续投资这个看似无望的项目。在1947年,生产了200枚石像鬼导弹并命名为RTV-2试验飞行器,其他部件也计划进行试验。结果在1950,计划终止,剩余导弹全部销毁。
▲黄色石像鬼贝塔导弹
虽然该计划最终失败,但美国海军和麦克唐纳公司在导弹研制项目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海军制导武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石像鬼的SB2C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