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其实是中药吗?

牛肝胆管结石

牛黄是脊索动物科牛的胆囊中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为“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为“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为“肝黄”。从扁鹊引进牛黄来治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中医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将其列为上品,声称可用于治疗惊风、癫痫、寒热、实热惊风、祛邪。

牛黄有许多不同的名字,包括丑宝、犀牛黄和王个簃(蒙古名字)。牛黄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的来源稀缺,功能神奇。因为牛患肝胆管结石的机会很少,只占千分之几,一般在10岁以上的老牛中自然出生,数量很少,自然显得珍贵稀有。

天然牛黄稀缺。进口产品虽然补充了国内市场,但是价格昂贵,目前市场接近40万/斤。由于其来源和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和人工牛黄。两者有什么区别?

牛黄是青藏高原牛、水牛或牦牛胆囊或胆管内的结石,是牛的病理产物。胆囊里的结石呈球形,比较大,就像鸡蛋里的蛋黄一样。牛黄是一层一层加进去的,切开后有一层质感。胆囊里像蛋黄一样的球形牛黄称为蛋黄。如果长在胆管里,就不是球形而是圆柱形,就像一支粉笔的形状。这样的牛黄称为管黄;在比较小的胆管里,会有沉淀物样的牛黄。

一般来说,蛋黄的质量最好,其次是管黄。因为牛是大动物,以前主要用于养殖,估计不会长胆结石。现在奶牛想让它产奶。如果它有结石,牛奶质量不好,产奶量也会下降,它不希望它有结石。养来吃的肉牛,配种年龄比较短,患胆结石的几率也很小,就像年轻人患胆结石的不多,中年以上比较常见,所以天然牛黄的药材比较紧张。

有研究人员想了一个办法,给牛做手术,在牛的胆囊里植入异物,让它慢慢长成牛黄。这种牛黄叫养殖牛黄,质量比较好,但是养殖牛黄成功率不是很高,不能满足需要。

后来,从猪或牛的胆汁中分离出牛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胆红素或胆酸盐,然后人工制备。这种牛黄称为人工牛黄。目前人工牛黄有很多,但是人工牛黄只有牛黄的一些化学成分,在很多方面不能替代天然牛黄,所以质量较差,价格也相对较低。现在很多中成药使用的牛黄大多是人工牛黄。

天然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多用于丸剂,在一些珍贵的中药丸剂中使用。有“救急于一时,救死于一时”美誉的安宫牛黄丸就是其中的典型。

除了牛的结石,动物体内还有很多结石也是很有价值的药材。

比如,驴子身上会有石头。当然不是胆结石,也不叫“驴黄”,而是胃结石,叫驴宝,基本是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堆积造成的,而且这种驴宝的稀有程度不亚于牛黄。

除了驴,就连狗也可能怀上了奇珍异宝。狗宝是狗肚子里的石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只能在胃里找到。甚至珍珠也是贻贝的核。你能相信吗?

但是,姑且说人并不比这些动物贵。为什么人体内的结石没有用?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如果人类的一种结石成分能接近动物结石的有效成分,也应该是入药的。

人的胆结石一般分为三种:胆固醇型胆结石、色素型胆结石和混合型胆结石。从药用价值来说,色素胆结石比较高,但一直没有入药。

有人说人的胆结石和动物的不一样,因为牛吃的是草料形成的药石,而人的胆结石是钙化结石。

因此,在屠宰牛时,如果在胆囊、胆管或肝管中发现牛黄,必须立即采收,阴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