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历史和现状
李焕英说:
“可以治愈病人的疾病,
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作者:李璐璐
编辑:陈佳丽
毕生致力于根除麻风病的“战麻”战士左。
10月26日,1654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发布讣告。世界著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李焕英于2022年10月25日在京逝世,享年101。
一年前,中宣部公布了李焕英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的称号。同年,全国妇联授予李焕英“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从此,这位老人的故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李焕英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战争年代度过了漂泊的求学生涯,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后放弃奢华生活毅然回到新中国,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的第一线,见证了中国彻底走出麻风病时代。
去年,《环球人物》记者见到百岁老人李焕英时,她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独自一人,她始终认为,治好病人的病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我不想白活”
即使他已经100多岁了,在李焕英的字典里仍然没有“退休”这个词。
近年来,在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人们总能看到一头银发的李焕英忙碌的身影。她穿着白大褂,有时坐在堆满厚厚资料的办公桌前,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看文学;有时候会听麻风研究组的同事汇报工作,给他们指导。
在工作中,李焕英看起来很专注。她虽已百岁,但精神饱满,说话清晰,就像一个斗志昂扬的军人。
下班后,李焕英会去菜市场买些水果。"如果你想要两个桃子,你不可能把它们都吃了。"她对水果摊老板说。通常,她会不间断地买苹果、牛奶和咖啡。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苹果+咖啡,这是我的健康早餐。”
每天早上7点,李焕英给自己泡一杯咖啡,削一个苹果,在牛奶和咖啡的香味中开始一天的生活。
她不需要保姆照顾。她自己吃早饭,自己洗碗,还经常和同事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吃饱睡足。”
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焕英是一个人,通常一个人住。因为疫情,考虑到她的年龄,医院给她派了一个助手,白天配合她的工作和生活。李焕英的侄女还为她雇了一名护工,在晚上照顾她。
资料图。
在欧美等国家生活,在世卫组织工作,让李焕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满头白发的她接待了许多来中国交流麻风病防治经验的各国学者,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要求不多,生活很好。我不用现煮咖啡豆,冲咖啡就行。我下乡从来不抱怨,翻车也不抱怨。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但也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坐在家里看小说看电视也是浪费。我不想白活,我愿意尽我所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李焕英说,“能治好病人的病,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不怕麻风病的女医生”
李焕英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她被送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亲眼目睹了麻风病人的悲惨遭遇。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的皮肤和周围神经。已有3000多年历史,患者面部毁容,手脚畸形,被歧视。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仍有52万同胞患有麻风病。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患麻风病的人会被隔离到封闭的地方,直至死亡。
这种情况深深地伤害了李焕英的心,她决心征服麻风病。
从65438到0978,李焕英被转移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那时起,她致力于麻风病的预防和研究。
年轻时的李焕英。
1983年元旦刚过,李焕英带着世卫组织批准的药品来到云南,在西双版纳勐腊乡会庆村、勐邦镇、勐仑镇南星村三个麻风村开展试点治疗。
在勐腊,李焕英接触了数百名大大小小的麻风病人。其中,一个叫道建新的病人进入了李焕英的视线。
道建新曾任勐腊县委副书记,政绩显著,前途无量。但因为麻风病,他被迫离职,与妻子离婚,独自一人来到偏僻荒凉的麻风村,与这里的患者隔离。十几年来,道建新看着自己的四肢一点一点腐烂,残疾越来越重,陷入绝望。
李焕英的到来并没有让剑建立新的希望。他和村民们觉得:“如果麻风病能治好,水牛角也能拉直。”
为了取得病人的信任,李焕英主动与他们联系。检查病人时,李焕英没有穿任何防护服,甚至主动与病人握手拥抱。当他口渴时,他从病人家里舀水吃。
她的行为震惊了所有人。在此之前,没有人敢不穿防护服进入麻风村,更别说和麻风病人握手了。但是李焕英并不害怕。她说,“麻风病没有那么强的传染性。如果医生都害怕了,病人还怎么信任?”她甚至在自己的皮肤上测试了麻风病抗原。
李焕英的行为确实消除了病人的恐惧。没多久,整个麻风村都知道北京有个不怕麻风的女医生。她获得了所有人的信任。道建新主动协助她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号召大家积极配合治疗。
病人康复后叫她“妈妈”。
当时,世卫组织批准的药物在国际上通常需要六七年才能治愈患者,许多患者无法长期服药。
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李焕英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停药24个月后短程联合化疗消灭麻风专项行动计划。
因为担心病人中断治疗,李焕英在勐腊县住了很长时间。她与基层卫生工作者一起宣传遵守服药规则,并经常亲自给病人服药。
27个月后,服药的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村民们冲向李焕英,含着眼泪喊她“妈妈”。
1990年,勐腊县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其中南兴村正式划入勐仑镇,在傣语中改名为“满南兴”,意为“新山寨”。
大部分麻风村山高路险。很多麻风村和外界几乎无路可走。有时他们只能倒挂在河上,坐索道,但李焕英并不害怕。
李焕英倒挂在河上,乘坐索道来到麻风村。
在访问期间,她也遭遇了许多车祸。最危险的时候,汽车滚下山坡,李焕英从车窗摔了出去,在雪地里昏迷了很久,七根肋骨骨折,头部缝了七针。
还有一次,李焕英乘独木舟过河时翻船。被钓上岸后,她自嘲地一笑:“我胖得像个球,哪里沉得下去?”
李焕英在麻风村进行了实地研究。
30多年来,李焕英几乎走遍了云贵川的麻风高发区。
在李焕英这样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麻风病患者已经下降到1万人以下,年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国际组织规定的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200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走出了麻风病时代。
“入党永远不会晚”
2016年,北京友谊医院党组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已经95岁高龄的李焕英怀着对党无限忠诚的心情递交了申请书。
爱国主义是李焕英一生的信仰。
她的祖父李庆芳是陕西省的资深参议员。七七事变后,日军试图收买李庆芳,但遭到断然拒绝。
当李焕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和父母在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她看到了西医的飞速发展,感受到了中西医的差距。于是,她报考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65438-0946,同济大学毕业的李焕英入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毕业后留校担任微生物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品学兼优的李焕英在导师的推荐下成为第一批世卫组织官员。在任7年间,她往返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在世界各地实施热带疾病防控计划。
从65438到0957,世卫组织提出与李焕英续约。但是,她拒绝了,做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决定——回到新中国。“新中国已经建立,一切都需要做。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来自中国。我出生在北京。我应该回去为祖国做贡献。”
1958,37岁的李焕英在没有告诉她在美国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情况下,辗转来到了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后来,她的父母从美国远道而来看她,并说服她和他们一起回美国,但李焕英拒绝了她的父母。她说:“我在世卫组织工作挣很多钱,在美国的生活也很丰富,但我的性格不追求享受或名利。当时国内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许多人缺衣少食,体弱多病。作为医生,他们此时离开,还不如不回国。”
最终,李焕英含泪送走了父母,这成了她与父母的最后一次见面。
李焕英和她父母的照片。
李焕英入党的那天,她指着胸前的党徽高兴地说:“这是我永久的印记。入党永远不会太晚。回国不会后悔,不入党会后悔。即使现在牺牲,我也觉得我的生命是值得的,我很满足。”
2016 12.27岁的李焕英宣誓成为党员。
她曾经说过要工作到100岁。现在,在101岁的时候,在完成了她的使命之后,李焕英终于停下了她的脚步。
李焕英先生,旅途愉快!
总制片人:吕鸿
监制:张建奎
编辑:许
编辑: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