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有效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于教授曾做过一个很通俗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获得、提高和进步;从不理解到在认知中理解,从知道的少到知道的多,从不参加会议;感情上,从没喜欢过喜欢,从没爱过爱,从没兴趣过感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已经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

首先,科学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用“知、解、悟、释、析、比”的描述性语言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课程标准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是教师的备课,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针对课程标准对每一个题目的具体要求,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有的放矢,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其次,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指出:“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古迹、遗迹、文物等物质资源,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明白课本只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在准备教案的时候,也要准备学习计划。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妥善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如何写好板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只有认真考虑每个班级和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环节入手,而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发展智慧。”巴尔扎克也说过:“毫无疑问,所有科学的钥匙都是一个问号。”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营造学生跃跃欲试的氛围,体验回答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投身于相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看了“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生产网”等一些图片、数据和视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分析。基于学生基础,我用逻辑连续提问的方法来解决:①什么是经济全球化?②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回答。③为什么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本质是什么?⑤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再比如“开辟新航路”课程的教学。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14世纪中西交流路线图,指南针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的图片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发展视频,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然后提问:①什么是新航路的开辟?②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异同?你如何看待哥伦布的探险活动?以上问题的设计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老师、学生相互讨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教师理解学生观点的门票,可以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正是这个桥梁的搭建,最终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当然,老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最合适的切入点。设置的问题要考虑:问题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对应?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学生感兴趣吗?在学生最近的开发区内通过询问能圆满解决问题吗?学生解题后能产生新的知识吗?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历史吗?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回应,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让学生既能享受思维的快乐,又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必要的练习和及时的反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新课结束后,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或多或少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它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深化的作用。比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的练习,可以设计一个“鸦片的危害与青少年对毒品的态度”的素材题目和一个“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失败的根本原因”的选择题。用这样一个恰当的习题设计来结束教学,既能巩固课内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课后负担,便于教师查漏补缺,升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是一举两得。可见,必要的练习是老师给教材和学生“把脉”,所以训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练习的内容和难度要适中。这样才能检测出培养目标的程度,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

第四,要及时反思教学。

法国神父纳丁·兰森曾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会成为伟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总结为经验加反思。反思会让更多的人成功。教学反思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意味着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其中的成败。不是简单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理性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找到比自己教学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努力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学。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让教学更有成效。只有在教学中多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和进步。

有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是教学的理想追求。以上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创新、去积累。华东师范大学徐吉林教授有一句名言,“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让学生获得终身的、系统的、全面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和历史智慧,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历史素质的公民,这是一个当代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