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历史沿革

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管理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收支、交易、借贷、转移、国际结算、汇率和外汇市场实施的管制措施。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管理,对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国家,外汇的使用要有计划地分配;基本不举借外债,不接受外资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只是作为一种记账工具。改革开放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沿着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不断培育和增强市场机制在配置外汇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方向进行了变革。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制。自1978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化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涉外经济领域,统一的外汇收支制度逐渐松动,出口企业开始拥有一定的外汇自主权。为了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保证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从1979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在保证外汇集中管理、统一平衡、重点突出的同时,适当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给创汇场所和企业,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将多余的外汇额度调剂给外汇不足的单位。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调节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总的来说,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正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调节转变的过程中,外汇资源的计划配置仍占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对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支持国内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1994-2000),初步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1994年初,国家对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此后,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1996取消了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所有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的经常项目可兑换。65438年至0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作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着力加强对资本外流的控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外汇供求的市场基础不断扩大,为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1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加快融入全球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持了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为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水平。随着入世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管理以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为目标,建立投资基准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完善大规模外汇储备管理的体制机制。2005年7月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和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更加便利,外汇市场加速发展。同时,外汇管理方式加快从以外汇流出为主向均衡流入流出管理转变,资本流动双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在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中,已经确立了均衡监管的思路,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制定国际收支逆转应急预案,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整体安全,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以来,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复杂且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主体便利化需求不断增加的实际,外汇管理在理念和方式上加快了“五个转变”,即从重新审批到监测分析、从事前监管到事后管理、从行为管理到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法律授权除外)总体上看,现阶段,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不断增强,为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引导资本有序双向流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