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学的学科精神?

所谓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史教学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学科精神作为支撑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都源于历史学科本身固有的学科精神。

第一,实证精神?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有自己的学科规范。有人说“历史是为所有人打扮的小女孩”,企图否定历史的真实性;一些历史老师和学生也认为历史课只是在讲历史故事,根本没有道理。“历史是个会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出自胡适先生。笔者认为胡老师的说法并不是赞成随便曲解历史,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角度对历史做出不同的解读。其实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人。他对待历史的态度很严肃。他主张讲话要有证据。历史需要证据,历史来源于史料。所以,历史是一门经验主义的、严谨的学科。?

从第一堂历史课开始,笔者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先问学生:“中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后来我展示了中国古代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还特意用红色标注了元谋人二字。接着又问:“生活在654.38+0.7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你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为什么要强调‘已知最早的人类’?”第一个问题在书中很容易找到,是知识的获取和巩固;第二个问题从强调历史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入手,试图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正确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

回答完以上两个问题,作者接着问:“古人类的历史很遥远。怎么才能还原历史?”然后给学生看元谋人考古发掘、牙齿化石和出土石器的图片,要求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作者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引导学生从实物史料中发现历史,如北京人的“头骨”和山顶洞人的“骨针”,让学生根据史料发现一些东西。最后,作者指出,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明白了历史研究需要史料的支撑,历史是可以通过史料还原的。门牙化石、石器、碳屑、头骨、骨针等考古发现都属于实物史料,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历史信息。从而强调书面史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让他们明白历史是一门需要论证的学科,理论要以史为据,不能空谈,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中国史》(下册)主要是建国以来的历史,内容自成体系。但从整个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八年级(第二部分)教材内容多与政治史有关,比较抽象,思想性强,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近代史部分教学活动的建议是:走访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年人,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走访长辈,记录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说明史料除了文字材料和实物材料外,还应包括口头材料。口述历史面向大众,具有“活”历史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与“沉默的大多数”接触,倾听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来建构原生态的历史,学会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进一步理解这些内容,深刻体验社会生活的历史风貌和变迁。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走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从而获得中国人过去只穿单一色调衣服的历史知识,进而从色彩斑斓、个性化、千变万化的新潮服饰中感受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更具体地认识到中国30多年来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口述史教学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肤浅的,而是深入的,在参与历史实证研究的过程中真正走进历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历史实证主义精神。?

二、质疑精神?

由于篇幅的限制,历史教科书只能反映某一层面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编撰往往“定论”。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把历史课本当成万宝的书,只跟风,缺乏质疑精神,在教学中畏首畏尾,不敢超越课本,必然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课本内容的机械记忆,阻碍思维的发展,甚至终生难以跳出课本“定论”的束缚。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吗?当然不是。历史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这是一门动态学科,允许百家争鸣。?

比如在讲解《贞观之治》时,笔者发现人教版教材中的描述有失偏颇,只写了太宗统治好的一面,却完全没有涉及到他统治的缺失。唐太宗的统治真的完美吗?翦伯赞在他的《中国历史大纲》中略微谈到了这一点。“贞观后期,唐太宗再也不能好好调教,渐渐放弃了轻佻宽厚的政策。他甚至说:‘人高傲,好办事。’战争和徭役变得越来越频繁。贞观二十一、二十二年,东塘侵朝,西侵龟兹,西南攻克松外满,北灭薛延陀。同时,唐太宗还下令应山翠微宫(今Xi钟南山)、雨花宫(今陕西宜君)供避暑使用;招募江南、剑南民工造船,以防他们远侵朝鲜。‘在剑南一带,州县巡抚被迫严急,被迫服人力,重征船只。’人们可以出售农田房屋,但他们的子女不能提供。官员们还扩大了招募和分配的范围,最后激起了雅、琼、梅等州工作人员的反抗。"?

其他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大纲不止一个的情况下,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的?虽然岳麓版在组织上优于人教版,但其内容只与贞观初年唐太宗的政策有关。北师大出版的教科书是三本教科书中唯一提到唐太宗后期统治缺陷的,称“唐太宗晚年产生了一种自满情绪...政治局势比以前糟糕得多”。相比标本课“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要求,三版教材并无不妥,但北师大教材不足100字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场景。基于此,笔者在向唐太宗讲解时,为学生补充了两条史料,一是唐太宗干预史官修史,二是唐太宗晚年统治的不足。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和作者提供的两个史料对唐太宗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学生要创新,首先要学会质疑,而质疑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即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历史人物,区分一个人历史的主流与支流。历史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史料。历史课为学生提供历史事实。如果学生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敢于质疑,形成独立的见解,那和历史学家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再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历史教材《张衡的地动仪》的介绍出现在七年级上册,地动仪主要是作为东汉时期的主要发明来介绍的。地动仪的介绍原本只有196个字,直到1951,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的王振铎参考日本地震学家独创的立杆原理,设计并复原了木制的“1: 10”。长期以来,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时,也是用竖杆理论。有一次,有同学提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根据网上找到的资料大胆地与作者争论,但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教学人员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是竖杆原理。但是地动仪竖杆原理的说法确实有错误。从2002年开始,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始了新的科学复原研究,新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发现,纠正了过去的误解,把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变成了钟摆。到了2011,教材中对地动仪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质疑历史教学的完美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反思精神?

历史课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这已经成为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落实一个班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诚然,很多老师把中国历史教学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也很重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即使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四大发明,在中世纪晚期传入欧洲后,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整个进程。历史教科书呈现的是这样一段历史,即中国文明在古代比西方发达,但近百年来已经落后了。于是在教材中我们看到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州桥比西方同类桥梁早700多年,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在为古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反思:为什么中国逐渐落后了?于是,作者在谈完“四大发明”后,引用鲁迅的《电的利与弊》说“外国用火药做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鞭炮祭神;外国用指南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一段话启发学生思考。随后,笔者播放了于点评四大发明的视频。“四大发明确实不错,但是太早了。当然,祖先的创造和发明应该受到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如果你永远说你小时候的聪明和坚强,然后你就一蹶不振了,会让人听下去的。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是那四项...一个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天文历法一定是它的第一个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中医绝对是它的第二大发明。近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西方。如果你不相信我,让我们看看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我们手里的圆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的机器,家里的电器产品,都是中国人发明的。看看我们手里的课本,也是近代西方印刷的成果...这是一个让我们感到羞耻的问题。”这两段话让同学们深思,有同学联系到了诺贝尔奖。虽然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中国人仍然没有在诺贝尔奖最重要的科学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历史的借鉴和历史的智慧并不容易获得,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感受、理解和反思历史。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经过主观反思,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智慧。?

在最后的结语中,作者拿出一张白纸,告诉同学们,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都已成为过去,无论是人文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我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如果我们还沉迷于自己辉煌的过去,那只能是自大。纸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伟大发明,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一切都像一张白纸。未来会写些什么,取决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努力。今天的一切都是明天的历史。后人看我们现在的历史,应该为他们书写的是中国崛起的新辉煌。?

总之,历史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历史思维和精神修养的过程。不是靠背历史就能学好历史,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方法和历史思维,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有一些感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教师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学生需要一种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