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其人物评价标准的关系
。顶端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长,左凤仪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龙门附近。所以司马迁自称“迁龙门”和《太史公序》,龙门山,很有名。传说大禹曾经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就在黄河和龙门之间。有许多当地的名胜古迹。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山水名胜,但也有机会听到很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第五年(公元前145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卒于公元前87年,享年48岁。现司马迁墓庙位于黄河西岸梁山东麓,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代文献传记。20岁从京城长安南下漫游,走遍江淮流域和中原大地,所到之处考察风土人情,收集传说。元三年(108),司马迁继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官,从此司马迁开始写史书。后来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被定罪入狱。出狱后担任中科院书记,继续愤然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们称他的书为《太史公书》。它是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还写了一本书《报任安》,描述了他的牢狱之灾和著书立说的雄心壮志,为历代所称道。
对历史记录感到愤怒
司马迁在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至太史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所有写作计划。* *十六年后。这是他用全部的生命精力、心血、巨大的身心痛苦写成的伟大作品,始终闪耀着光辉。争取真理
司马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写史记,实录精神是他最大的特点。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都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核对史实。二十岁那年,司马迁离开首都长安,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名胜古迹,了解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风和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经济生活,开阔了眼界,开阔了胸襟。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因为他的写作是直截了当的,他的实质不是空的美和恶”。换句话说,他的文章是公正的,历史事实是可靠的,他不说好话,也不隐瞒坏事。这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翔实的史料记载。
如果司马迁坚持“记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下来,这就必然会产生“禁忌”的问题。但他在为人物立传时,并不拘泥于传统史籍的约定俗成,而是记录自己对史实的思考和感受。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贵族,再到大臣,再到地方诸侯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辉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和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尤其是揭露了汉朝统治阶级的罪恶。虽然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司马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过错。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游仙活动的虚妄。在《妖娆禅》一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汉武帝迷信神仙,竭力祈求长生不老药的荒唐无聊行为。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参考,这反映了真实的历史,非常有价值。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选择人物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根据其实际行为。比如他写了很多护林员、商人、医生、追求卓越的倡导者这类底层人士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开创了以人为物,总是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故事的写作方法。注重“做人”,注重其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在传记中,他把自己的观点放在客观的事实叙述中,表达对人物的爱恨态度。以项羽为例。司马迁同情他,以极大的热情写出了这个失败的英雄。他既赞扬了项羽的勇敢,又批评了他的没有志气和残暴。然而,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未置评,但他对项羽的爱恨情仇却在叙述中表露无遗。这就是司马迁传记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2.爱与恨是截然不同的
司马迁明确的爱恨情仇在《史记》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高度评价了秦末的农民起义。出身贫农的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司马迁却把他与诸侯并列,用一个“家族”来形容他。一个封建历史学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他在史记里?在《太史公序》中,将陈涉与古代著名的皇帝——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明确指出只要封建皇帝是暴虐无情的,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他。这支由陈涉领导的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在秦末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最终推翻了秦朝无法无天的统治。司马迁对陈涉首义灭秦的历史功绩是完全肯定的。
司马迁还赞扬了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当年出游时,他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部的汨罗江,在河边瞻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悼念对司马迁影响很大,他的脑海里深深地印上了屈原的诗词和人生经历。他在为屈原立传时,认为屈原可以与日月争光,并愤怒地谴责楚国贵族统治者不分忠臣汉奸的丑恶行径。当时司马迁还参观了舜的葬地湖南零陵县,对舜的事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来在写史记的时候,把舜的故事写进了《五帝年谱》,歌颂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司马迁还高度赞扬了《平反昭雪》和《讲和》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扬。
在史书记载中,司马迁也赞扬了为了抗奸而置生命危险的刺客,以及救人于危难、行善的游侠。比如说荆轲,他说“凤凰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情,不惜独自刺死秦王,最终鲜血洒在了秦婷身上。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大胆赞美,其实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人民群众抗奸欲的欣赏。司马迁记录了名医扁鹊和那些造福人民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在司马迁心中,他们远比某些诸侯高贵。
司马迁也深刻地认识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传》就是十个残暴无情的官员的传记,其中就有汉武帝的九个臣子。当时汉武帝很重视张汤,“唐奸诈,舞之以智以制人。”我是从小官做起的,但我没有做到。我在长安和傅家田家、余翁叔交了私交。所谓“干”,就是两手空空。这里描述的是张汤在做小官的时候用诡计降服百姓的情况。张汤上台后,与虞照一起制定了各种法律,其中有一条叫“腹诽法”,即无论他是否有罪,只要被指控对朝廷不满,就可以受到相应的惩罚。张汤不仅善于制定法令,还迎合了汉武帝处理“犯人”的愿望。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子会牵连无数家庭,导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犯罪活动被司马迁记录下来,正是通过这些,他揭露和控诉了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
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和大胆揭露帝王过错的风格值得肯定。对于历史演变过程,他的思想是比较完整的。在对历史给予正确评价后,他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结论。
3、历史学家的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的绝唱’,是‘无韵的离骚’”。换句话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中国通史史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得惟妙惟肖。比如《田单传》中关于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述。田单用六次政变打败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晚上,田单把有龙纹的紫布披在1000多头牛身上,在牛的角上绑上锋利的剑,用油浸透牛的尾巴,放火烧。结果,1000多头牛像燃烧着熊熊火焰的怪物一样冲进了闫冰的阵地。齐国的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敌人,有的人敲锣打鼓,高声呐喊,以示强大。困惑的闫冰被吓得四处逃窜,结果他被杀了。战场上到处都是闫冰的尸体,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然笔墨不多,但“火牛阵”却像图画一样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司马迁还生动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大军渡江,然后击沉所有船只,并下令只准三日粮,生动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精神,项羽的军队,以一当十,消灭了远比自己人数多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了所有的将军。进了项羽的辕门,没人敢抬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望的描述。司马迁描写项羽被围的情景更加感人。项慷慨:“拔山则怒天下,不利则不死。”司马迁通过这首歌完整地刻画了主人公失败后慷慨悲壮,却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描述了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中的英勇。当时项羽的骑兵只剩下28人。当数千追兵逼近时,项羽睁大了眼睛,怒喝一声,把汉军吓退了数里。看到这样的描述,不禁让人觉得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比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百姓的约法三章,充分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范。汉高祖也有骂人流氓的习惯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次,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他只是想发作,但张亮暗示他不要发作。他马上背过身去说:“君子能平定诸侯,只要他愿意做,他就是真正的国王。你这个伪王在干嘛?”这里文字不多,却生动地刻画了汉高祖善于即兴发挥、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事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广泛使用口头谚语、成语和歌谣,并不回避方言。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和谐的。虽明却含蓄,言外之音,值得玩味。复杂简洁,兼收并蓄,各得其所,一般服务于人物性格特征的描述。他对人物语调的描写最有趣,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他常常适当地强调和夸张。比如《汉高祖传》:“正月(五年),诸侯将军* * *邀汉王为帝。.....汉王三让,只好,曰:汝须以为方便,方便国家。,“汉高祖退位的这段话,是对当时口语的直接模拟,生动体现了汉高祖做作的样子。看完之后,不禁觉得汉高祖演讲的场景就在眼前。而且司马迁在使用古代史料时,一般都是用当时的通俗语言翻译古语。比如《五帝年谱》写的尧舜故事,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写成的,《尚书》?《姚典》中翻译了“民丧,八音压天下三年”“民丧父母三年,四方无喜”“信伤百官,皆功业亨通”等字样。与原文相比,译文会更容易阅读。《史记》列传之所以如此优秀,与司马迁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无辜被迫害后,通常有两种选择:悲观沮丧,或者愤怒争取力量。司马迁选择了后一种方式。他以“研究天人关系,作古今之变,形成统一观”为宗旨,把所有的“气”都投入到了《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开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史学方法。司马迁以个人传记和纪律性的形式记录历史,以社会为中心,为后人展现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司马迁在历史和文学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司马迁不应轻视古代史的杂学
葛的《货殖何罪》(读书,1996年第9期)洒脱洒脱,古今举例通俗易懂,可谓文理俱佳,十分有益。但是,说“我深感太史公的远见卓识,不仅优于一般学者,也优于同时代的一些史学家”,是很有误导性的。司马迁远胜于现在的一些历史学家。关于做历史,司马迁是无与伦比的,这大概是古今的知识。再往更广的方面看,在对历史、社会、人事的综合把握上,司马迁身后没有一个学者能与他相提并论,这大概不是假话。
司马迁说:“老祖宗说:自周公死,五百岁有孔子。至于孔子死后五百年,有可能宣告明朝,只是好传而已,继《春秋》《诗礼乐之书》。我是认真的,我是认真的!这小子怎敢让路?”(《太史公序》)司马迁一直把写作当作与《春秋》平起平坐的事业,应该说是做到了。恕我孤陋寡闻,对于司马迁“研究天人之际,可以借鉴古今之变,成为一家之言”的自作主张,我似乎还没有看到有人说三道四。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迁应该算是圣人般的事业。既然司马迁对《春秋》有所贡献,他有没有像孔子那样享受过哪怕一刻的社会崇敬?答案是永远不会。所以,司马迁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什么写出“圣人级别”专著的作者没有得到圣人级别的待遇?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葛老师的上述句式,永远不会转换成“我深深地感觉到,孔子的深谋远虑……比同时代的一些人聪明”。而且自古以来,也从未出现过类似的转换句式。
其实这个命题是司马迁留下的,是他自己先破解的。他说:“再也没有不受惩罚的人了,他们从来没有远离过...而他们自古以来就以此为耻。”(《包仁·舒安》)丧失了品质的人,也就丧失了受人尊敬的资格。所以司马迁又说:“虽累百年,污甚耳。”看来司马迁的心碎不仅仅是因为腐败是世间最屈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创作,他的书再也不会被后人奉为圣人和圣物了。果不其然,不仅后来的学者经常发出“史动而不察”之类的话,就连像葛先生那样聪明的人,也不自觉地用司马迁的大尺度来掂量自己不配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有能力管理前面的历史,还在于他有能力预见后面的事情。当人们在为司马迁惊天动地的文学思想而泣不成声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他生前就有的、身后仍挥之不去的世俗观念中,因而不会以虔诚的崇敬之心面对司马迁。
需要指出的是,司马迁虽然提前预见了两千年后的世界,但他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有人可能会说,司马迁被处以宫刑。这种理解无疑是在指责司马迁烧了太多的洗脚水,完全是厚颜无耻地掩盖统治者的残暴。更别说司马迁被判刑时李陵是否自首还不清楚。即使解决了,两国投降造反也是常有的事,至少在司马迁时代,这不是官方用来定罪的名字。《魏将军骠骑传》里有个,被匈奴俘虏十年,没听说丢了爵位。所以司马迁受罚的原因也要遵循他自己的说法,那就是“他自以为是仆,是师”,也就是遭受了莫须有的屈尊之罪。所以可以断言,两千年前司马迁所受的冤屈,就是罪大恶极。
当然,葛先生并不认为司马迁罪有应得。这可以从文章中处处表现出的对统治的厌恶和对司马迁的崇敬中得出结论。但葛先生的无意识还是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以至于把自己不认同的人和现象和司马迁联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谁,只要能和司马迁在一个地方抗衡,那都是褒义,而不是相反。另外,在问题上,胡适先生与葛先生有过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司马迁的祖坟
位于韩城以南10公里芝川镇韩一坡悬崖上,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堂墓的建筑,从坡到顶,依崖而上,步步为营。登上山顶,东望滔滔黄河,西望雄伟的梁山,南望古魏长城,北望长流水。可以说是山环水绕,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态和优美的景色体现了司马迁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成就。
祖坟建筑自下而上层层叠叠。坡东北的竖木牌楼是清代重修的,上面写着“汉太师司马庙”四个字。从这里上斜坡,穿过太公庙到三岔路口,斜坡的南面有一个平台,那里建有新搬来的元代建筑,如王宇庙、张瑶庙和三圣寺,这些建筑现在都变成了展览室。从岔路口出来,又是一个牌楼,是元明时期的建筑。说的是司马迁被尊为山,世人敬仰。从此牌坊写下“河山之阳”二字,《太史公序》迁龙门,修河山之阳。爬完99级台阶,你就进入了祠堂。祠堂门口写着“太史殿”。柏树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便如仙境。
司马迁对后世的启示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记载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魅力无穷。我们中华民族有一段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感到骄傲和着迷的历史。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一段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如何去了解它,认识它,学习它,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看来,如何读历史,真的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以我的粗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注重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这种启示可以通过对史实和历史过程的了解获得,可以从历代史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挖掘出来。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负责任的、有成就的历史学家,都会用自己辛勤劳动凝结的思想,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司马迁,太史公。司马迁撰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为《史记》——一方面展现了他辉煌的当时中国通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2000多年来,仰慕它、研究它的人络绎不绝,证明了它的巨大魅力和不朽地位。对于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书,个人在历史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人物、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在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有一些认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在他的领域或视角内有一些认识。这是一部取之不尽的“历史学家的杰作”。尽管如此,在太史公博大精深的思想领域里,一定有一些对不同时代不同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根本思想。
比如,人为什么要学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来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这是关于公众与历史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到今天,类似的问题还在不断被提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太史公已经有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活在这个世界上,吸取过去的教训,所以自我反省不一定是一样的。”帝王有不同的礼仪,不同的事务。如果成功是规则,我们怎么能满足呢?”(《史记·高祖列传》序)这些话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之所以要了解和认识历史,就是要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来比较,来借鉴。既不是把历史等同于现实,也不是从现实中模仿历史,两者不应混为一谈。这就明确指出了古代与现代的联系与区别:因为联系,我们才能“审视自己”;因为有差异,所以不一定相同。其次,他指出,过去的皇帝“礼法不同,政事不同”,制度和政策也往往不同,但都是为了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报》绝非混淆古今。这两点辩证地解释了为什么“活在当下的人”要“学习过去”。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蠢的;机械照搬历史经验也是不明智的。
再比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规律)?如果是的话,人们知道这个规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根本问题,而首先理解历史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根本问题。应该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接触过。从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查中,他得到了如下认识?所以要等农吃,出来就危险了,而且是打工经商做的。今宁有政教征期吗?(《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一种把农业、矿业、加工、交换等劳动分工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交换中的贵贱之变,视为一种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谈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也说:“事多,故亦反。”物兴则衰,时过境迁。一个质量一篇文章,最终都会改变。”他补充道,“就像一朵云,事件的流向是相互推动的。很奇怪。”(《史记·平准本纪》后论)他认识到,事情到了顶峰就会转衰,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头上,就会转到不利的一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造成的,没什么好惊讶的。显然,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其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去的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态度。
又如,历史运动主要由人类活动构成;没有人类的活动,就不可能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么,个人在历史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既涉及到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涉及到人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中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见解,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他们说的大多是理性的解释,无疑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以史家的视角冷静地观察那些被历史大潮冲走(如被大浪冲走)后仍未逝去的历史人物,分析综合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从而提出了书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也是他警示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总结自己的《史记》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迷人,不使自己虚度光阴,立功立传七十。”(《史记-太史公序》)“富逸迷人”,主要讲德与雅;“不要让自己失去时间”就是要善于把握机会和机遇;“立功天下闻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史记》中他要写的历史人物一般都属于这种类型。但太史公并没有以绝对的观点对待这个准则;在他的历史之笔下,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些世界人物,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衬托出那些写在史书上的杰出人物的本来面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扶义妩媚”等等,正是太史公希望后人,要把自己当成“镜子”,做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世界的正派人。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结合,这也是《史记》被后人阅读和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引用的来自三个方面的启示,集中在人为什么要重视历史,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演变的规律是什么,人在历史演变中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那个时代,而且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即使在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总的来说,任何时代的人,在认识和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处理历史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上,都能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