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北京有哪些精神内涵?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敌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百年苦难。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艰苦探索。诞生于1921的中国* * *生产者党,一成立就把现在的目标定为“建设国内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之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到“进京赶考”时,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使命即将完成。但是,党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她将继续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建设一个崭新的、名副其实的强大的人民和国家”,“把中国由农业国稳步地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进京赶考”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党建初心的延续。
中国* *生产者党刚成立就声明其宗旨是:按照* * *生产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消灭私有财产制,逐步达到* * *资本主义社会。应该说,只要* * *生产性社会没有实现,中国* * *生产性政党的使命就不会终结,它会一直为实现最初的目标而努力。
3.“进京赶考”的精神内涵是中国* * *产党从“李自成进京”吸取的教训的延续。
1944年3月,郭沫若写了《沈嘉三百年庆典》一文,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他认为文章指出李自成的败绩是“入京后,不顾敌人,不顾政策,脱离群众,乱杀干部。”每个人似乎都认为世界已经和平了。“3月1949,中国* * *生产者也将进入北平。毛泽东一再强调:“我们去的是北平,不是李自成。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作为生产者,进入北平继续革命。"
扩展数据: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去北京的日子,去北京赶考。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都应该通过考试,所以不要回来。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返回,我们就会失败。我们永远不会是李自成!现在,68年过去了。虽然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进京赶考”的时代内涵,在“赶考”的新征程中,不忘自己主动进取的胸怀将继续前行。
参考资料:
理论之光——“进京赶考”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