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姚启胜、李光地与真实历史有很大不同吗?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都会对周培公、姚启胜、李光地比较熟悉,同时也会对他们在剧中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最终结局产生一些同情和遗憾。尤其是周培公,为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受到康熙的怀疑,在朝廷上被满清官员排挤,最后只好心情阴郁地当上了盛京知府。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去世前向康熙赠送了耗尽他十年心血的《御土全图》,不仅让康熙惋惜,也让观众感动。

但这些毕竟都是影视作品的解读,与官方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尤其是在周培公、姚启胜、李光地的人生结局上。康熙朝的解释与正史记载大相径庭。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胜、李光地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这里我就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下。

倒是说服了王,不过他最后还是以大团圆结局收场。周培公,生于金天聪六年(1632),湖北荆门人。周培公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很艰难。他曾经担任州政府的长官,然后他开始在王公贵族的宫殿里做助手。

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旧部王杀了陕西摩罗,控制了整个陕甘地区。此时的王在康熙和吴三桂之间采取了“摇摆不定”、“两头作战”的策略,不仅让在京的康熙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也极大地牵制了朝廷的平叛势力,使其防不胜防。

于是,康熙十五年(1676),康熙帝任命曾带兵平息蒙古察哈尔叛乱的为“复元将军”,率军平定王及其部下。

康熙朝,是平定王叛乱的主将,而是他的副将,这对于来说有点太“神化”了。当时的中和殿大学士图海,在朝廷中的地位仅次于索特图,在官员中排名第二,被康熙封为“福元将军”,这是清朝最显赫的军事头衔,只有图海、福全、尹贵、年羹尧等少数亲贵族担任。

此时,周培公只是图海帐下的一名普通幕僚,地位无法与图海相比,更别说让图海成为他的副手。

然而,王投降在历史上确实是所为,这也是一生中最“亮点”的时刻。

此时,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攻打王。向建议,让他去平凉城投降王。图海同意了,并立即向康熙皇帝报告了周培公的建议。这件事发生后,康熙皇帝不仅表扬了周培公,还为他做了参议台,给他颁了奖,给他一件黄马褂,并命令拿着圣旨去平凉召见王。

就这样,在的投降下,王决定投降清朝,并立即叛变,开始跟随讨伐吴三桂。对于康熙来说,王的投降,彻底让他不再担心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从而可以在南方全力围剿吴三桂势力,大大加快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进程。至于王,在康熙终于平定“三藩之乱”后,担心受到康熙的报复,选择了自杀。

鉴于降服王的功绩,康熙帝将他提升为山东登莱道人,并封其母为贤淑之人,封为夫人,同时追授其父为朝烈大夫,封为大夫。

然而,周培公并没有仅仅在登来路呆三年多,所以他选择了辞职和退休。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康熙帝的猜忌和朝廷满清官员的嫉妒,而是因为他与同僚的不合,最终使他选择了离开官场。

直到若干年后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周培公才主动重新登上官位。

这一年,决定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命运的乌兰布通战役打响。此时,周培公主动向康熙进献平定准噶尔一文,令康熙十分感动,于是任命周培公为盛京知府,协助康熙处理盛京东进军的事务,同时做好侧翼的防御工作。而周培公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厚望,对军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乌兰布通之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康熙四十年(1701),周培公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在姚启胜的历史中,他的人生结局是极其凄凉和惨淡的。

在康熙朝,对姚启胜生平经历的解读与正史中的解读大相径庭。第一,是关于姚启胜被辞退的经历。

姚启胜最终没有当上地方长官,却不得不做了“毕”这个下贱的小官吏。他被革职广东象山县,就因为违反了朝廷的“海禁”。

其次,姚启胜走上福建巡抚的位置,更多的是靠他在平定“三藩之乱”期间的表现,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康熙十三年(1674),保卫福建的靖南王耿响应吴三桂,造反占领整个福建地区,与盘踞台湾省的郑氏集团联手进攻浙江、江西两省。

此时,闲在家中的姚启胜,招募当地村民,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与耿作战。康熙帝得知后非常感动,于是将这支武装力量交由负责平定福建叛乱的康王舒洁指挥,姚启胜也被留在舒洁帐下,协助舒洁平叛。终于,在康熙十五年(1676),耿仲晶投降了。

康熙十七年(1668),姚启胜因平定耿有功,被康熙帝提升为福建巡抚。

再次,姚启胜的人生结局极其惨淡,导致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他在康熙朝的“好学生”施琅。

施琅曾是郑成功的部下,但由于与郑成功关系不好,他选择了投降清朝。之后,他全家被所杀,而施琅也与郑集团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最终决定武力夺回台湾省,但在选兵问题上一直没有最终决定。

这时,姚启胜主动推荐施琅为主帅,但这立即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一方面,施琅虽然精通海战,但在此之前,他与郑集团的三次大规模决战均已以失败告终,已经失去了大多数朝臣的信任。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施琅与郑氏集团有血海深仇,一旦施琅登岛必然杀人,台湾省必然一蹶不振。

但姚启胜一再坚持推荐施琅为主帅,于是不惜倾其所有为施琅保驾护航,使得康熙皇帝最终决定让施琅冲锋陷阵,率军收复台湾省。

但面对姚启胜的规劝,施琅选择了“恩将仇报”。

施琅首先要求将原来与姚启胜“两人合作做平台”的策略改为“一人独断专行”,从而将姚启胜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当然,姚启胜还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毫不在意施琅,继续为陆军站台提供军需,协助陆军作战。

但就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省的同时,他又暗中联合与他关系密切的明珠等朝鲜权贵,弹劾姚启胜,使立下大功的姚启胜只得到一点点赏赐,却被康熙晋封为静海侯,赏赐极其丰厚。

康熙二十二年(1683),姚启胜去世,享年60岁。因为家里太穷,儿子不得不卖地为姚启胜筹集丧葬费,让人感到无比同情。

李光地是康熙时期最有权势和显赫的汉族官员之一。康熙九年(1670)进士李光地,此后一直在北京工作。

康熙十三年(1674),耿在福建造反,李光地正在家中探亲,马上被耿抓起来,强迫为他干活。

面对这种情况,李光地表面上假装愿意臣服于耿,暗地里却竭力向康熙报告自己的秘密。他在表示忠心的同时,还向朝廷报告了他所了解到的耿在福建调兵遣将的情况,这也让康熙大为感动。此后,康王舒洁率军进入福建,李光地立即投靠舒洁,跟随他征服耿仲晶。

“三藩之乱”平定后,李光地被调往北京,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器重,地位不断提高。

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光地被康熙帝正式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大臣,成为当时权力最大、级别最高的汉族官员之一。即使在清朝历史上,也很少有非旗籍的汉族官员能达到这样的官位高度。

康熙五十五年(1717),李光地去世,享年77岁。

康熙皇帝对李光地的死深感悲痛。除了安排梅去为他吊唁之外,康熙还赐梁,并谥号他为“郑雯”。雍正初年,李光地得到太皇太子的恩赐,被供奉在仙人殿,身后享有极高的荣誉。

因此,与周培公、姚启胜相比,李光地不仅是三人中地位最高的,也是结局最好的。当然,他背后的荣誉也是最突出的。

至于康熙朝的李光地,许多关于他的故事都属于“张观戴笠”。

比如李光地出道的时候,带领一群孤儿堵轿子为民报仇。历史上真正为福建“通海案”求情的是时任福建布政使的于成龙。这一成功后来被康熙称赞为“天下最清廉的官员”于成龙,即“大过成龙”。

再比如,李光地因为不满官员的任用,攻击索托、明珠等人。历史上,这件事不是他干的,而是另一个叫于成龙的官员干的,也就是“小于成龙”。正是因为“小于成龙”等人的弹劾,明珠集团才最终倒下。

当然,不得不说,历史上李光地还有一段“黑历史”无法抹去。

耿造反时,不仅活捉了李光地,还活捉了李光地的同乡陈梦雷。

《致康熙皇帝密折》实际上是由李光地和陈梦雷* * *,共同完成的,但李光地最后并没有在密折中加上陈梦雷的名字,也没有对陈梦雷的情况做出任何说明,最终导致李光地被委以重用,立下汗马功劳,而陈梦雷却被扣上“汉奸”的帽子,险些丧命。于是,陈梦雷与李光地写下了著名的《绝交》,两人的关系从挚友变成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