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2011事件。

大股东高价收购矿石吞噬利润。

2011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遭遇间歇性寒流,全行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多家上市钢企相继预告2011业绩,多数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5.09元)2011净利润降幅超过40%。

同样是行业巨头,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4.76元)的日子更难过。鞍钢发布业绩预告,宣布2011年度亏损达到21.51亿元。这个成绩不仅远不如宝钢,甚至不如行业内的一些区域性中型企业。受此利空消息影响,鞍钢股份a股6月31下跌4.38%,h股当日跌幅超过10%。

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的钢铁霸主鞍钢沦落平阳?国家商报(微博)记者调查发现,公司从集团采购铁矿石价格的成本定价模式,使其无法快速应对原材料价格下跌;另外,产品销售价格政策过于谨慎;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公司的巨额亏损。2011常年奋斗。

其实鞍钢的业绩矿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爆炸的。2011,每次公司公布业绩,分析师几乎都在感叹“不如预期”。

2011一季度,钢铁行业刚刚进入初冬;宝钢三个月每股收益可达0.18元。但同时鞍钢的每股收益只有0.01元。

这只是开始。2011四季度之前,鞍钢一直在盈亏边缘挣扎。第二季度,鞍钢经营有所好转,但中期每股收益仅为0.03元,也就是说第二季度季度利润为0.02元。同期宝钢股份2011半年报每股收益0.29元,二季度收益0.09元。

2011下半年,钢铁行业的寒冬正式来临。第三季度,宝钢单季度每股收益降至0.07元,而鞍钢只能勉强维持利润。第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仅为0.003元。

在最新的业绩预告中,鞍钢对全年巨亏的原因解释如下:“受原燃料价格涨幅高于钢价、高炉大修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四季度钢价大幅下跌,主要原燃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使得公司四季度陷入亏损局面,导致全年亏损。”分析师:主要是矿价比同行高。

行业低迷是所有钢铁企业面临的共同困难。为什么只有鞍钢受到的影响最大?

“鞍钢由于其特殊的成本定价模式,在所有(钢铁)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鞍钢必须通过集团购买铁矿石,价格不随市场走。这是一份每半年签署一次的合同。这样,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鞍钢也必须使用高价原材料。这是鞍钢巨亏的主要原因。”

该分析师进一步介绍,鞍钢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铁精矿有近一半由集团提供;另外50%来自进口。即使进口这部分,也需要走集团渠道,因为鞍钢本身没有外贸资质。“在铁矿石上涨时期,这种原料供应模式一度为鞍钢股份起到了锁定成本的作用,但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却适得其反。鞍钢生产的产品随市场上市,市场不好时降价,但生产用铁矿石居高不下。这样,行业熊的时候,鞍钢的业绩就会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截至2月30日12,钢材综合价格下跌约9%,而铁矿石下跌约14%。PB粉矿年底跌至每吨不到1000元。

“总体来看,鞍钢使用的铁矿石价格比同行高20%;以目前的钢价,公司的毛利率应该已经是负数了。”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鞍钢高价铁矿石的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券商的关注。中银国际在评论鞍钢的业绩预测时指出:“我们估计公司2011的铁矿石平均采购成本可能环比上升50%,至1150元/吨。管理层认为,保证毛利率需要达到5%~10%,但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只能达到3%。”

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鞍钢业绩在2011较早亮起红灯,尽管行业还没有到冰冻期。h股股东否认关联交易定价。

鞍钢的这种成本定价模式也引起了股东的不满。鞍钢发布2012~201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测公告。预计2012、2013年度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932亿元,其中每年预计向鞍钢集团采购290亿元。2010年度,鞍钢向集团采购的主要原材料金额为654.38+044.68亿元,占同类交易的47.38%。此外,鞍钢预计每年向集团购买的“配套服务”将达到6543.8+06.8亿元,2065.438+00年交易金额为56.65亿元,占上市公司同类交易的65.81%。

公告称,鞍钢集团向上市公司销售铁精矿的定价基准为“不高于调整前上半年中国铁精矿进口到岸平均价格,加上鲅鱼圈港到鞍钢的铁路运费,加上调价后的价格。”165438+10月30日,鞍钢再次公告,集团承诺在上述定价基础上给予优惠,最低优惠金额为上半年进口到岸中国铁精矿海关平均报价的5%。

但在2月19,65438的股东大会上,鞍钢股份与鞍钢集团的上述原料及服务供应协议未获通过。根据国家商报记者与鞍钢的沟通,此协议被否决的主要原因是h股股东投了反对票。产品销售价格政策过于谨慎。

除了成本高,鞍钢在产品销售价格上的“谨慎”也让公司经营雪上加霜。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2011新财富钢铁行业第一名,一直跟踪三大钢企月度出厂价。今年5月,鞍钢大幅下调出厂价,引起了刘的关注。

当月,鞍钢分别下调了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卷的480元/吨和200元/吨,甚至下调了部分品牌硅钢的基价700元/吨。

刘明确指出,鞍钢5月份下调出厂价,幅度远大于宝钢和武钢,反映出公司营销策略的相对谨慎。“5月份,鞍钢主要产品与市场价格的价差大幅降至负值。”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鞍钢6月份小幅上调了出厂价,但刘仍然认为公司业绩很难有明显改善。6月5438+10月,鞍钢跟随宝钢WISCO再次上调出厂价,但每吨30~50元的涨幅仍“低于预期”。

产品价格政策过于谨慎,加上铁矿石成本价高企,鞍钢股份两头受压,巨亏当然在情理之中。

鞍钢和宝钢发布三季报后,东方证券统计了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鞍钢的尴尬处境:在行业最好的阶段2011的二季度,宝钢的吨钢毛利为748元/吨,吨钢利润为421元/吨;同期鞍钢吨钢毛利仅为429元/吨,吨钢利润为2元/吨。到第三季度,宝钢的毛利和吨钢利润已经下降到441元/吨和194元/吨,而鞍钢已经出现生产亏损,毛利和吨钢利润分别为259元/吨和-13元/吨。鞍钢抱怨:“我不爱孩子。”

鞍钢的铁矿石定价模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产品价格采取比市场更谨慎的策略?《民族商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鞍钢股份,负责投资者接待的工作人员给予了详细解答。他回答的语气夹杂着对群体的不满和无奈。

国家商报(以下简称NBD):公司的铁矿石定价模式是怎样的?

鞍钢:公司采购铁矿石,50%从鞍钢集团采购,另外50%进口。从本集团购买的原材料的定价基于与母公司签订的协议。简单来说,定价原则就是按照上半年中国海关部门公布的海关进口价格出厂价,母公司再给我们打9.5折。至于进口部分,我们通过母公司的进出口公司采购,定价和宝钢的长协矿差不多。因为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低于之前的下半年,所以下半年的铁矿石采购价格高于同行业。

NBD:这种定价模式和同行业的公司有什么不同?

鞍钢:我们从集团采购的价格每半年才调整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对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是滞后的。行业对铁矿石采购基本采用现货定价或季度定价(谢场矿),而我们只采用与行业相同50%的定价模式,所以我们的成本变化会滞后行业半年。

NBD: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定价模式?

鞍钢:2006年公司整体上市以来,就和集团讨论过采购铁矿石的问题,当时的定价就是这么定的。但当时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所以对投资者有利。虽然集团在这方面吃了点亏,但是他们拥有我们的大部分股份,我们赚的利润也会增加他们的投资收益。但是铁矿石价格下跌,我们的采购价格不能马上调整,所以成本确实高。

NBD:公司会考虑改变这种定价模式吗?

鞍钢:我们正在和集团谈判。我们临时股东大会上和鞍钢集团签订的2012~2013年度原料供应协议是否被撤销了,我们要做一个新的协议,但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我们的购买价格已经偏离了市场价格。对于股东来说,如果我们业绩好,偏离部分股东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业绩差,股东有很大的不满。

NBD:那你们为什么在销售产品时采取比市场更谨慎的策略呢?

鞍钢:新董事长上来以后,管理方式不一样了,以至于我们自己的一些权利被集团控制了。

NBD:为什么不向小组反映这些问题呢?给建议呢?

鞍钢:比如爸爸要胡作非为,你儿子管得了吗?我们提建议,抗议,做工作。但是人家(指鞍钢集团)不把你当亲生儿子,只把攀钢当亲生儿子。你能做什么?

NBD:会有新的定价模式吗?

鞍钢:对,定价模式被h股股东否决。我们正在和集团协商,他必须做出改变,否则第二次股东会原来的定价模式还是会被否决。所以我们公司的好处就是关键时刻只能依靠h股股东。如果只在a股发行股票,早就被大股东牵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