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根源、标志、性质和导火索。
2.制度变迁:一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在戊戌年(戊戌年)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有:向西方学习,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和教育制度,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这场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9月,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禁,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历时仅103天的变法最终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被称为戊戌变法。
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改变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改革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这是一场爱国救国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政治改革使中国强大起来,以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资产阶级追随维新派,倡导新学,提倡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清政府出卖修建铁路权的1911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了护路运动。191110 6月10,武汉的革命团体文学社、进步协会发动武昌起义,随后各省陆续响应。因为1911是辛亥旧历年,所以被称为“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临时宪法颁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变化: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爆发于2009年5月4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他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猛烈抨击旧的封建文化,倡导新文化。后来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11李大钊发表了《老百姓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做了思想准备,而且随着这一运动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取代资产阶级思潮成为运动的主流,为中国的建立做了思想和干部准备。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于2月1949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此,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4.时尚变革: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场革新运动。1919五四前夕,陈独秀在他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批判传统的纯中国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起源。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场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