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苓的历史故事

纪念馆里有一把紫色毛笔,是晚清小说家、实业家刘鹗(1857-1909)送的。更为难得的是,这支紫笔的笔杆上有刘鹗先生的题词,写着“似关羽,无暇写句,玉尖能笑求诗。”“象管”指的是毛笔,“玉尖”指的是美女的手。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九集,有一段描写一位大妈痛斥如松。文章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女人伸出一只洁白如玉,柔软如棉的手,隔着炕桌牵着子平的手”。在过去,学者经常使用这种用法。这两句题词表达了刘鹗对生活的兴趣和王伯勋先生对刘鹗先生的美好祝愿。

刘鹗向王伯钦先生赠送此紫色毛笔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刘鹗的题词内容和两者的年龄差来看,应该在王伯钦先生40岁之前。钱坤新先生写了一部《东阴先生的旅行》(南京文学1999年第1期)。21民国年间出版),其中谈及陵先生的学术经历:“王先生学因时而变,冠之以弱,古之以强。”四十年后,出入佛门,遇黄先生,信古圣贤之道。“王伯勋先生的《风华正茂学做学问》应该说和刘鹗有很多语言上的相通之处,所说的“黄先生”就是太谷学派的学者黄宝年。刘鹗也是太谷学派的第三代传人,黄和刘都是太谷学派第二代主要人物李广的得意弟子。后来王伯龄先生多次拜黄宝年,应该是受到了刘鄂的一些思想的影响,王伯昆的皇后棉清楚地记得,1937+65438年2月中旬,日军进攻护城河外的一个兵工厂,飞机从她家房顶经过。中华门城楼上,日军架起90多门高射炮,日夜轰炸全城。

当时10岁的王冕,如今已是一位古稀老人。她说院子以前有五个入口,在家就能看到中华门城楼。随着爆炸的临近,人们涌向防空洞。因中风不能随学校出发去重庆的王博坤,躺在床上不愿离开。几个学生试图用担架把他抬进地下室,但被坚决拒绝。王伯祯说:“动植物皆有一死,人不要怕死,不要把死看得太重。”王伯祯说,没想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这么快就打到南京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苟且偷生。

王冕的妈妈见自己打不过丈夫,就没进防空洞,喊女儿:“回家吧!”“防空警报尖叫,邻居都是空的,只有母亲搬来凳子,留在父亲身边。

13南京沦陷前,宪兵队断水断电,迫使中华门附近的居民转移到难民区躲避灾难。但日军进城后,一路烧杀抢掠,难民区并不绝对安全。

“日本兵要杀你的时候,把头转开,不要看也不要哭。你一喊,我的心就乱了。请帮帮我,”王博真告诉她的女儿。王冕说父亲心软,特别舍不得骨肉之情,所以对10岁的女儿说了这句话。父亲做好了从容赴死的准备,在日本人面前绝不退缩。

不出所料,日本兵闯入他们在难民营的家,把王伯昆从病床上抓走。凌波怒目而视,日本兵的目光凶狠。“亡国者如此狂妄,日本人当然愤怒,”王冕说。"那个日本士兵立即拔出了刀。"就在这时,母亲突然张开双臂,站在丈夫面前,冲着日本兵喊道:“你是武士,他是病人,你先杀了我!”王冕说,当时很多日本兵都懂中文,那个士兵显然听懂了他母亲的话。双方僵持了几秒,日本人慢慢收刀,极不情愿,眼神凶狠。

“那眼神真凶!”几十年过去了,王冕说,那眼神至今难忘。王冕一直称父亲为“冷儒”,意思是他专心学习,生活清贫。王伯忠在东南大学教书,靠工资生活。“我父亲一辈子不谈钱,”王冕说。王伯忠经常帮朋友或者借钱给别人,让学生为他担心,担心剩下的钱不够他生活。战争期间,谋生更加困难。日军和汪精卫伪政府企图利用王伯勋的名气,授予他一个名义工资的假职位,却一次又一次碰壁。对于那些前来游说的伪政府官员,王博臻全部痛斥。他老婆怕他得罪别人,干脆不让他见说客,自己挡着打。有一天,一个汪伪政府的立委来了,说要把他的名字放在政府里,但是不让他知道。母亲淡然一笑,问来访者:“我不知道用一个人的名字和印章合法不合法,但我不知道合法不合法。你是立法者,所以你知道……”男人顿时脸红了,辩解道:“你真的是王伯勋的老婆。”在王冕的印象中,难民营拥挤而凌乱。冬天睡觉他必须穿棉衣,一有动静大家就起来。营地外的池塘里漂浮着尸体。

王家越来越穷,甚至没有食物。但如果有好吃的,一定是王伯坤临终前给的。女儿每天努力学习是为了讨好爸爸,不会要这个要那个,怕爸爸伤心。

我妈瞒着我爸靠典当为生,但她从来不卖王伯坤最喜欢的书。然而,当一家三口在难民营住了几个月后回到家中,却发现满地都是书,甚至连装书的木箱都被砍断生火,地上只剩下一堆灰烬。“有些日本兵还会读书画画,”王冕说。日军劫掠的时候把肩章拿掉了,所以分不清是军官还是士兵。“他们用刺刀把它挑起来,装上了,还从我家拿走了一些名画。”

有一天,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打电话到家里,想出高价买王伯钦的古籍。王老先生担心灾难来临时谁会有钱买书。经过多方打听,原来是汉奸给日本人买的。王伯勋非常生气,坚持说他宁愿饿死也不愿让古籍落入日本人手中。

1938年,日军命令南京人办理新市民卡。王伯勋不愿在街上看到日本兵,拒绝在照相馆拍摄他的国书照片。最后摄影师不得不上门拍照。

到目前为止,“王伯钦周发高纪念馆”里唯一一张王伯钦的照片,就是那个时候拍的。照片中,他拿着一根竹竿,坐在一棵松树旁。他的眼睛很亮,看不出他中风了。万一家人去世,南京人一般会把棺材抬到城外安葬。日据时期,城门严控,路人要脱帽行礼。甚至死者也可能被打开棺材,把尸体扔到街上而受到羞辱。1944年,王伯勋病重。临终前,他对妻子说,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日寇,死也不会在城门口遇到他们。他死后,他的棺材必须埋在后院。

王伯忠深受邻居们的尊敬,但在日本人的统治下,邻居们悲愤交加,无处表达。噩耗传到千里之外的重庆,所有的朋友和弟子都写诗赞颂自己的民族气节。1946年,东南大学迁回南京,为王伯忠举行追悼会。客厅里,木门开着,灯光照在左上方一幅4米长、2米宽的卷轴画上。这幅画展示了王伯勋的丈夫、语言学家兼作家法舟和其他人在读书。

78岁的王冕在母亲的陪伴下坐在藤椅上。街道上的喧闹声似乎被一个月亮的门隔绝了。“儒生董银先生之墓”石碑立于客厅。20世纪60年代,这块石碑被复制用来铺路。后来,王伯祯的四个学生设法找到了石碑,把它背在背上,带回了原址。

父亲的墓和墓碑原本在后院的东边,王冕每天都能看到。至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天的情景,王冕低着头,突然抬头望天:“当然是‘家祭’啦!”我什么都不想说了,眼里有泪。

王伯仲的遗物大多是手写古籍。他一生没有讲过,学术成果被评为笔记之多。《红楼梦》精读20遍,自读16遍起,用朱、绿、黄、墨、紫五色笔圈出笔记。经过24年的不断研究,* * *做了12387条评论。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王勃《红楼梦辞典》。王冕每年从台湾省来这里两次,整理父亲的作品。她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把父亲的130本书全部再版。王冕指着一页字迹略有不同的手写页说,这是他父亲中风后写的,他抄写了十多个小时。石碑已还,我问王伯祯遗骨是否安好。王冕突然哭了。墓地被强行搬到了花神庙。后人去清理时,“棺材不见了,只捡了几块白骨,装在一个小罐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