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与谭云仙齐名的女博士有哪些?

历史上与《女医传》中的谭云仙并驾齐驱的四大名医:晋代的包谷、西汉的伊尹、宋代的张小娘、明代的谭云仙,被称为中国四大女医。我国著名学者夏振武曾说:中国历史上不存在男女不平等。虽然看起来男女在很多方面名义上是不平等的,但实际上男女的力量是平等的。即使在政治上,在中国一直强调男权的社会下,女性的统治也从未停止。从先秦的米月到清代的慈禧,妇女治理从未间断。同样,虽然医疗行业一直是男性主导的职业,但女性仍然可以从事相关职业。

包谷包谷,名钱光,上党人,金代广东南海知府包亮之女,医家葛洪之妻。

在父亲的影响下,包谷从小就对道教教义非常感兴趣。她嫁给葛洪后,成了葛洪的左膀右臂。葛鸿志著作中有许多艾灸急救技术,都与包谷高明的艾灸有关。弟子黄楚平帮助葛洪学习炼丹术,葛洪抄写作品并治疗附近的人。

葛洪在罗浮山去世后,包谷和他的弟子黄楚平来到广州的粤港医院,一边修僧一边治病。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研究,医术更加精湛。往往药能治好病,人们就叫她包仙姑。她去世后,专门在粤港医院建了一座“包谷庙”来纪念她。

包谷生长在一个官宦道教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来在广东罗浮山当医生。鲍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艾灸,以治瘊子、瘊子著称。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脚艾草进行艾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凡疣,艾灸灯芯一根,立即。不仅治好了,还好看。”因此,包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艾灸师。可惜包谷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后人认为她的艾灸经验可能渗透到葛洪的《肘急方》中。本书针灸处方109张,其中艾灸处方占90余张,对艾灸的功能、作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论述。

分析认为,葛洪并不擅长艾灸,他的精力主要放在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厚的艾灸方,可能与擅长艾灸的包谷关系密切。

伊伊伊,河东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博士,被誉为第一个女博士!西汉时期,中国的医疗体系中有一个“女博士”,在古代被称为“看管产奶之病的人”。生活在公元前128年左右的名医伊逵是中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女医生。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医师。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第六十二记:义者也,河东人。少年时曾试图以群贼身份攻击张慈公。即使有妹妹,对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来说也是幸运的。太后问:“谁是有子有弟的官?”姐姐说:“有哥哥就不行了。”太后状告,拜夷狄为中郎将,编党郡令。治敢为,少言寡语,县无所为,为先。迁长陵、长安,法治,不避贵族。他抓了王太后的孙子,成了君子。他认为他可以,于是作为一名上尉去了河内。至家,家灭其郝氏属,河内道不接。而张慈公也是阿郎,骁勇善战参军,敢于深入建功立业,是岸上之首。

张小子张小子是北宋嘉五年间著名的民间女医生。相传她神奇的医术是山中神仙传授的,给她开了“强直异方”。她美丽聪慧,精通草药,扶弱救弱,名声远播。她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博士之一。

皇帝后宫的嫔妃、皇后听说了这个民间奇女子医术高超,便把张小子召入宫中,央求张小子给一个皮肤漂亮的房子,让她皮肤细腻光滑,青春焕发。

之后,张小子以自己为实验对象,不断用中草药炮制美容养颜秘方,包括洗脸方、洗发方、沐浴方、香衣方、玉面方,供后宫嫔妃使用,也为她们解决了各种妇科问题。由于效果显著,养颜秘方成了贵族妇女和宫女们使用的秘方,而她自己也成了一位温柔如水的女博士。

仁宗皇帝看到后宫的嫔妃经过张小子的秘方调养,个个都变得花容月貌,肤如凝脂,白嫩嫩,不禁喜出望外。当他看到张小子年过30,还像个18岁的处女时,仁宗皇帝就称张小子为“女博士圣”,给她起名叫“张小子”。

谭云仙的名字虽然不明显,但她确实存在,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有着悠久文字历史的女博士。他的《女博士杂言》一书收录了31份医案,唯一的一份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也是四大名医中唯一留下一本书的名医。

据《女医生杂言?序及后记谭之侄孙谭修,江苏无锡人在女博士的著名城市中,90个人中有6个死了。不能一辈子算人,而且“年龄越高,本事越大。”他的祖父谭福被任命为政府医生和南京刑事部的医生。他是当地的名医。“他帮人拿药,却常常不给吃穿,也知道自己是个穷人。”他的祖母茹对医学也很精通。他的父亲谭刚是南京刑部主任,兼光信、莱州总长。谭云仙的家世,有无锡金桂县志等地方志可以佐证。

谭云仙从小聪明,爷爷不想用针线活约束她,希望能给她医术。谭云仙在奶奶的指导下,十几岁就通读了《难经》、《脉诀》等书籍。婚后不久,谭云仙气血失调。她通过自己治病的经历来观察用药。“凡医必先自审以验其言,药必经手选,且不论有无。”奶奶去世前把所有的方子和药都教给了她。受封建社会礼教的限制,当时很多闺女、富家子弟患有妇科病,往往羞于请男医生治疗,往往耽误了病情。谭云仙行医后,“知女家,藐视人治者,络绎不绝,常得奇效”,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女医生。

谭云仙50岁时,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成《女医生杂记》。该书采用回忆的体裁,先详细叙述病情和病史,再列举治疗方法和药方。记录的患者均为女性,症状多为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血崩、不孕等。患者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6岁,其中育龄妇女占大多数。

《女医杂言》是我国病案发展史上最早的病案专著之一。这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医学史文献学家范兴准早年收藏的。范老曾说:“据我所知,是十六世纪明郑德五年(1510)无锡的谭云仙...30例自编治疗验证是一本叫《女医生杂记》的书。

以及王继门编著的《狮山医案》。据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的郑金生教授考证,谭云仙之前写的医案只有4篇,其中《臧宫珍记》、《罗千福案》为后人所编,只有南宋的许和元代的的医案写在谭云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