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红豆是什么意思?
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中说:“当那些红色的浆果在春天到来时,在你的南国枝头泛起红晕,为了我的缘故,带一抱回家,作为我们爱情的象征。”诗中提到的红豆是一种什么植物?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相思,有人说是红豆,有人说是红豆树。古代问题离不开古籍考证。“红豆”这个名字来自王右丞收藏,而王右丞就是王维。“香丝丝”这个名字来源于唐本草。相思树和红豆的结合,是根据古今诗词中的传说:“相思树又圆又红,故有古语:昔有人搁浅在侧,其妻思之,哭于树下,因其名而死。”据《本草纲目》记载,“香子子为赤小豆。”《植物名称考证》也说:“相思为红豆。”可见古人早就把相思和红豆当成一回事了。那么王维诗中的红豆应该是上面提到的三种红豆植物之首,即相思。但仍有疑问,因为有许多豆科植物产生红色种子。相思是一种娇嫩的藤蔓,根本不是树,与上面传说的“树下哭泣”不符。唐朝有个诗人写过一句诗:“江头学种相思,树送思乡人。”也可以看出相思是树。况且洋槐的种子也不全是红色的,也有半红半黑的。王维是山西人,活动范围主要在北方。他诗中的南方不一定指岭南(广东地区)。从北方看,长江以南的地区也可以算是南方。那么王维的《红豆》就不一定是这样的相思了。况且红小豆树是一种1-6种子的树,鲜红亮丽,分布在广西、四川、陕西、江苏、湖北等地,也可能是红小豆的原植物。只有《本草纲目》和对植物名称和事实的考证没有记载。但这种红豆树在民间栽培历史悠久。现代植物学著作《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介绍红豆树时说:“它以其鲜红的种子而闻名,即通常被认为是‘那些红色浆果在春天到来时’的红豆。”看来传说中的红豆应该是红豆树的红豆或其近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