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院的历史
《旧五代史》的编修前朝史书的编修是封建王朝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平、后蜀、南汉三大割据政权,基本确立了北宋在中原的统治后,立即着手组织人力编纂前代史。1973年4月,赵匡胤致信整理编辑《侯亮》、《后唐》、《后晋》、《后汉》、《五代》等史书。参事薛负责监督修改,卢多逊、李牧等人为同修。由于编者大多在五代时期工作,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比较了解,而且大部分材料都是根据各代的实际记载改编的,所以仅仅过了一年半,也就是976年的10,就完成了《旧五代史》的编纂和编辑工作。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后被欧阳修称为《旧五代史》)记载了从后梁始祖朱温开平元年(907年)到后周柴宗逊显德七年(960年)53年的历史。从文体上分为《纪》61卷、《列传》77卷、《实录》12卷。但《旧五代史》原著在明代失传,现存版本是后人从其他多部史书中编纂而成。据清代干甲派考证,内容大致相当于原书的90%。
新五代史的编纂不同于北宋官方组织的旧五代史的编纂。《新五代史》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欧阳修编撰的。欧阳修想自己重写一部关于五代的史书,因为他认为《五代史》只是转述了现有的史料,整部书并没有反映出历代的兴亡之道、忠臣奸臣之别,不具有警示后人的意义,所以他决定模仿《史记》的体例和春秋笔法来重建《五代史》。
《新五代史》手稿是欧阳修死后(1072)家人呈献给朝廷的,五年后收入朝廷,被确认为正史。虽然没有明确记载编纂时间,但可以推测这是欧阳修晚年的作品,因为欧阳修直到1060年才完成《新唐书》的编纂任务,而且从他之前的履历来看,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编纂,所以《新五代史》应该是欧阳修在编纂《新唐书》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写的。《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记载的时间相同,但体例却大相径庭。全书分为12、45、3、11和4易附录。
为什么后人把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一起列为“二十四史”?简单来说,这两部史书各有优劣,在理解五代十国史方面可以互补,所以都可以归为“二十四史”。
旧五代史的利与弊。
《旧五代史》最大的优点是帝王传记编纂得当。书中记载了历代帝王编年史中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非常连贯详细,所以只要通读编年史,基本就能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不用看其他传记。比如晚唐的传记资料有八卷,晚唐的有十卷,可见旧五代史对传记资料的重视。此外,旧五代史还包括礼乐志、官员志、食货志。虽然描写比较简略,但也能让读者对这一时期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是《新五代史》所没有的。
《旧五代史》最大的缺点是现存版本是后人编的,有一些删改,在引用上需要慎重对待。由于新五代史受到宋朝的重视,旧五代史逐渐被忽视,到了明朝已经残破散乱。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大部分《旧五代史》的内容都是从以前的史书中搜集而来,并列再版。众所周知,清朝对《四库全书》编纂中使用的书目进行了大规模的删减和修改,旧五代史也未能幸免。后人将清本与清代官署元桂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原版中涉及胡、鲁、易地的内容被删除和替换。另外,《旧五代史》撰写时间较短,主要参考各代的实际记载,引用其他史料有限,资料来源也比较单一。
新五代史的利与弊。
《新五代史》最大的优点是史料丰富,内容翔实。欧阳修编纂此书时,关于五代十国的书目很多,参考资料比《旧五代史》丰富,所以一些历史事件的记载与《旧五代史》难免有冲突。欧阳修对此做了一定程度的考证,可以说是参考,记录的内容比较翔实。此外,《新五代史》体例更为完备,《十国年谱》与《四易附录》相互参照,自成体系。
欧阳修还发明了许多称号,并根据人物特点编了45卷传记。比如把皇族编成家族传记,忠臣细分为大臣传记、死节传记、一线传,奸臣细分为唐六臣、灵官传记、官员传记,让读者了解五代十国。
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春秋笔法太强。欧阳修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褒贬上,导致缺乏客观性,这从欧阳修对传记的细致分类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群臣传》主要收录了曾经做官的臣子,以示忠心。《杂传》中包含了很多朝代的臣子,带有贬义,但也有很多有成就的臣子。从篇幅上看,《新五代史》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人物传记上,但对人物传记的着墨不多。甚至与五代旧史相比,很多内容都被删除,让人无法清晰把握此时的历史脉络,读得云里雾里。此外,欧阳修对当时的法规制度和经济生活视而不见。
所以总体来说,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优劣是非常突出的。两者都不能完整客观地反映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但放在一起可以相辅相成。所以后人将两部史书都列为“二十四史”,视为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