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包括哪些知识点?
2019-05-09 11:53:19
文/叶丹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
唯物史观指出,一切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社会存在(即社会制度和结构,以及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意识、要求、思想等。那伴随着系统结构),而社会意识可以塑造和改变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和生产力提供者的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如果从阶级的角度看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利益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2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
理论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一般来说,生产力是一定时期内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以及相互交换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生产力的标准是评价历史现象的最终标准;
理论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
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观点以及与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和其他设施。在阶级社会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理论三。阶级斗争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和观点都是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
3.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