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历史
嘉峪关以“天下第一雄关”享誉海内外。这是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险要要塞。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最丰富、最活跃的地区,是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原因如下。
历史地位
从汉代开始,筑城被称为“玉垒”;有代表唐朝的“天门关”;五代至宋代,“玉门关”东移至此;嘉峪关建于明朝;从清朝到民国,嘉峪关一直是重要的边境地区,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这里不仅有当年古丝绸之路穿越嘉峪关的主要通道,还有反映古代民情的精美岩画、长城遗址、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和丝绸之路建筑遗迹,还有明长城最西端至今依然雄伟的烽火台“长城第一墩”。
战略地位
明初明军收复河西后,势力西至玉门,北至大漠,但最终选择嘉峪关为界,使这一地区成为明朝西疆最外围的防线。由于国力所限,明朝难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嘉峪关以西地区的管理中,于是“太祖决定设置陕甘重镇,划出嘉峪关以西”。只是在关西设置了禁卫军,用来屏蔽西部边疆,维护与西域的关系。因此,嘉峪关是明朝在新疆西部的真正分界点。
甘肃通志称之为“外族进贡的重要途径,河西保护的咽喉”。此后,嘉峪关战事频繁,防御任务日益复杂,战略地位一再提高。
军事地位
嘉峪关以西的关西七卫(安定、阿端、渠县、韩栋、沙洲、金池蒙古、哈密),作为嘉峪关的缓冲屏障,前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后来随着土如番的崛起,蒙古势力和土如番推进,关西七卫被迫东移,嘉峪关防线逐渐暴露。
此外,由于民族关系复杂,防守压力大,其防守是“九面之最”。另一方面,苏州路嘉峪关防区东西狭长,地形独特,造就了极长的边防。俗话说“四郡去河东,苏州远,三面受敌;那些在前线呼吸的人独自处于危险之中。”
肃州区三面受敌。
苏州路只是东与甘州相连,西有吐谷浑的推进,北有蒙古的入侵,西南有“海虏”(游牧于青海的蒙古部落)的骚扰,还有残破的关西各部东移的压力。与其他边城相比,苏州路防区主要防御“鲁”即蒙古部落的入侵,同时还防御回、樊等众多部落。在如此严重的边境灾难下,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文化地位
随着长城的修筑,战争的平息,人民的安定,生产的发展,物资的丰富,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原本用于修筑和守卫长城的“交通大道”,自然成了交换所需物品的“交换”方式。丝绸之路在甘肃逐渐形成,由东向西贯通。同时也是在长城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传统上,长城文化是内向型文化,而丝绸之路文化是外向型文化。两种文化的结合,让嘉峪关的地位更加沉重。
嘉峪关以外城西门的一座封闭建筑为首。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有了望孔、灯槽、射击孔等防御设施。中间凸出,大门朝西开,大门额头上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这是嘉峪关的正门,当时是明朝最西端的大门。
观楼巍峨,雕梁画栋,飞檐似翼,雄伟如昔;登上大楼,可以看到天高云淡,雪山隐隐,戈壁茫茫。面对辽阔的戈壁和肃穆的祁连山,沧桑而凝重;站着不动,心里仿佛回响着远处的鼓声和马的嘶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