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的民俗

●葬礼

丧葬包括丧葬礼仪和丧葬习俗。由此产生的丧葬文化分为三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它的社会功能表现在血缘关系的联系和强化,共同体和社会集体意识的整合,社会文化传统的积累和延续。搬运工的丧葬习俗,位于中国湖北省巴东县神农溪流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其“哭无哀乐,痛无哀乐”的氛围,形成了土家族丧葬文化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传统葬法,即悬棺葬、船棺葬和现代葬——土葬。

●哭着嫁出去。

土家族哭嫁是广泛流传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的古老婚俗,已有数百年历史。宣恩县长潭乡的一些大家族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2006年7月,入选恩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哭嫁一般从男方选择吉日结婚开始,到婚礼当天上轿前结束。这段时间,女孩的母亲和亲戚经常痛哭流涕,倾吐心声。“哭一曲婚礼曲,令人泪流满面,一怨三叹伤人心。”场面感人。哭嫁的内容有“哭父母”、“哭兄弟姐妹”、“哭叔叔阿姨”、“哭爷爷奶奶”,有一整套程序。在当地,一人独唱,两人对唱,多人合唱等等。

● Salho

Salho是鄂西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民间歌舞。以其独特的风格、粗犷豪放的舞姿、高亢热烈的曲调、明快和谐的节奏,被当今专家誉为“东方迪斯科”。萨尔霍,又称打丧鼓,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源于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古代战舞和祭祀仪式。史书记载:“父母死,击鼓歌唱,亲戚宴舞。”唐人在《舒曼》中记载:“巴人喜踢,切鼓祭祀,叫好乐悲。”

●汤溪

巴东唐剧,又称剧本推荐剧、踩厅剧,流行于巴东、秭归、兴山、五峰、巫山、建始等地区,因早期在各厅演出而得名。历经200多年的传承发展,是恩施五大地方戏(唐剧、南戏、傩戏、花灯戏、刘孜戏)之一,是全国380多个地方戏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2007年6月,入选湖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明末清初的巴东唐剧,源于巴东民间歌舞《花鼓子》。起初,在大堂的大桌子上,由他扮演的一男一女,以“一左二右三进四出”的步态绕着四个角翩翩起舞。之后,他转到地上推荐文稿(用稻草和干草做成的草席),然后搬到“草台”上和灯班一起演出。后来逐渐脱离了轻班,融合了地方曲调和歌曲,以及湖南“南调”和川东“梁山调”的声部和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川剧和汉剧的表演程序,发展成为一种戏剧。演出时间多在农历腊月、正月、六月,尤其是正月。常年上演的剧目有300多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有《王麻子的化妆》、《送寒衣》、《花儿与一轮圆月》等。

●土家族牛王节

每年的4月18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牛王歌会,搭起歌坛,把牛头挂在歌坛中央,赞美牛的功德。牛王的节日很热闹。家家户户都会提前一天把自家的牛洗干净,喂上精饲料,在牛的角上系上一朵大红花,一大早就带着去赶歌会。同时,他们也会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