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孔子的主要成就:

1,道德思想

孔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德与德”的思想体系:他在个体层面上倡导“仁与礼”的德性与美德。德道思想体系以性善论(“一阴一阳谓之道,顺之者亦善,成者亦人”)为基础,以建立人极(“三极之道”)为目的,与人性、天道、地道会通,中庸适时成为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学体现的是人性精神,孔子的礼学体现的是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文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适用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政府,而秩序和制度社会是建立文明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髓。

孔子晚年的最高理想叫做“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世界上的人彼此相爱,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仅仅是家人,还有父母和孩子。孩子可以得到温暖和关怀,孤独的人和残疾人可以依靠,男人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一个满意的家。没有诈骗,没有小偷,没有路要接,晚上没有门要关,大家坦诚相待,人才选拔,大道之行也是一种公共服务。

2.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礼”和“仁”。在治国方略中,他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被称为“德治”或“礼治”。这种策略把道德和礼貌应用到人民身上,收紧等级制度,把贵族和平民完全分为被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打破了原来贵族和平民的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时期有着深厚宗法礼制传统的鲁。此时,周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之间争斗不断,造成了“丧王、废礼义、失政权、家绝天下”的社会现实。“无君无臣无父无子”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 * *同构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和“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道路畅通,“天下为公善”,所以人们可以“择才择能,谈信义,修友情”,“人不仅亲,而且独生子,这样老有所养,强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病皆可养”,阴谋诈骗不旺,盗灾不起。“小康”是孔子倡导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大道隐,“天下为家”,“家家亲,每个儿子都是自己的,货物都是自己的”。与这种贫富不平等相适应,出现了“取天子君臣,忠父子,和兄弟,夫妇”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么完美,但是有正常的秩序,有礼,有仁,有信,有义,所以叫小康社会。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的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和“小康”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愿景和目标,也激励了进步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3、经济思想

孔子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重义轻利”和“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所谓的“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放在首位。他说,“看你要什么”。公元前之前就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考虑如何符合“义”。他认为“义随取”,即只有符合“义”才能获得。孔子甚至在《论语·子涵》中主张,少谈利润是必要的,但不要回避利润。《左传·成功二年》记载,做不道德的事发财就像浮云,不屑于不义之财。孔子还认为,对待“义”和“利”的态度可以区分“君子”和“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明白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只知“利”不知“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立人》中所说的“君子义,小人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强调“义”,就必然鄙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非常不满,称其为“小人”,因为孔子认为人应该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肩负更大的责任。他希望他的学生成为价值承担者,而不是农民。

4.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人的自然素质是相似的,性格上的差异主要是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性相近,学远”)。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被教育,每个人都应该被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塾,多招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将教育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官”,学成之后就去做官。他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上的君子,君子必须有很高的道德品质。所以孔子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弟子进则孝,出则孝,至诚守信,爱民和善。有余力就学写”)。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要求教师要有“有教无类”、“经国济天下”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幼儿教育和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诚实的学习态度,虚心好学,时不时复习所学,做到“温故而知新”,拓宽加深新知识的外延,“举一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是道德标准,“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丰富起来。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了立志、克己、修行、自省、勇于改革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他在提倡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要“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

他首先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怒,不怒,不怒。”这意味着,当学生认真思考并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应该启发和启发学生。他也是最早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交谈和个别观察,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德、言、政、文等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不厌,教不厌。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榜样行为影响学生。他爱他的学生,学生们也非常尊敬他。师生关系很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许多学生,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教育理论,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如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始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地位,这是春秋时期的一项重大经济改革;但据《左传》记载,孔子在编辑《春秋》时,记载了“首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民不富,君不富。《论语》中也有记载,孔子主张“利人之利”,即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另一方面,他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据《论语》记载,孔子还向当时的政治家们宣讲,要求政治家们不能太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侈不逊,节俭固本。”与其自卑,不如踏实。”同时,它还提倡“节约和爱他人”。这包括将孔子的“仁”的思想运用到经济领域。

5.美学思想

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与“善”的统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作为改变社会政治的手段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而孔子认为,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在诗、礼、乐三方面培养自己的修养。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很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和“异论”等著名的美学命题。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男孩问易》提出了易派之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生活的美好;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美学之流派”。

6.历史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既要重视依据,又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政治)。他极力反对那些狂妄而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董不甘心,不知何故。”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体现在他治史的态度和主张上,还体现在他的历史发展观上。孔子认为历史是不断“得与失”的。他说:“殷因,得失也知;因阴礼,周朝得失可知”(《为政》)。周朝正是在总结夏、殷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倒退,是向前发展的。这一思想虽然朦胧,但却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有价值的进化开端。

7.旅游概念

孔子一生游历甚广。他从长期的旅游生涯中领悟到精辟的人生哲理,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观。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观光、游学、官游。换句话说,孔子问学问教,求仕,生情传道。他的出行行为与读书、做官密不可分。孔子的旅游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

孔子的远近游观;

孔子说,“君子喜德,小人喜土”,“书生居屋不足以为士。”意思是君子不要思念故土,要通过留学来增长见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由此可见,孔子“故地重游”,反对“惜家”、“惜地”的心理和行为,甚至把安居乐业的愿望和对家乡的怀念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但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必游好”,很明确地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此,不远行”也是儒家崇尚孝道、服务父母、注重人情往来的体现。

孔子“故地重游”,反对“远游”,提倡“近游”,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孔子的近游与远游的观念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与熊掌”的关系远游与近游实际上体现了儒家的“忠”与“孝”,报国与父母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并不盲目排斥远游。他虽然提倡孝道,甚至提倡“治国平天下”。是否适合远游或近游,选择的标准是是否“合理”。事实上,14年跟随孔子周游世界的弟子中,有很多父母还健在。孔子反对的是没有正当目的但超出合理水平的“远游”。

孔子重视文化和自然之旅,提倡“以德比山河观”;

孔子一生周游世界,注重听乐观的仪式,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西进周室,在求礼,学以长虹为乐,观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来周朝的目的是向老聃学习。此外,孔子在访齐期间,与齐太师就“乐”进行了交流,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论语》:“闻邵于齐,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吾欲不乐,而我也。’“孔子周游列国,学习和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

孔子除了提倡听乐观的文化之旅,还注重了解山川的自然之旅。对于山水自然景观,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我们所熟悉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的聪明、敏锐、行云流水,具有形而上的概括性;仁者宽厚的性格,与庄严稳重的山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风景胜于道德”的审美观和体验观。“比”指的是象征或比喻,“德”指的是伦理或精神品质,是指在欣赏山水自然景观时,根据其特点把比喻与人的品德联系起来,即把自然景观拟人化。

孔子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反对游子;

孔子曾说:“得者有三乐,失者有三乐。音乐节,礼乐,道人之恩,多贤友有益。乐而骄,乐而游,乐而乐,痛。”换句话说,以骄傲为乐,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以大大小小的宴席为乐,是有害的。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玩乐等流浪行为。他认为流浪超出了个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和社会礼仪的允许范围,流浪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有限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

8、生活理念:

◎怒而忘食,乐而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他也是人,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自己的老年即将到来。”当时孔子已经带领弟子环游世界九年,历尽艰辛。他不仅没有得到省长的任命,还差点死掉。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他依然乐观,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知道自己做不到。

◎在贫穷中快乐。

子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的心目中,主持正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当贫富与道德发生矛盾时,他宁愿贫穷也不放弃道德。但不能把他的太平安乐看作不求富贵,但求维护道,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孔子曾说:“富而贵,人欲其所欲;不走大路,哪儿也去不了。贫穷和吝啬是人们所厌恶的;不走大路,就不走。”“有钱可用,虽然鞭子多,我也做得到。你要不到,就按我说的做。”

◎学而不厌,教而不厌。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以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他在当时很有名,几乎被认为是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子曰:“圣人仁者,我焉敢?”乐此不疲,教人不厌。“孔子得知没有正规的老师。谁有知识,谁不懂,就拜他为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选好的跟着做,改不好的。"

直走。

孔子天性正直,主张直行。他曾说:“我对别人,谁毁我名誉?”有名气就要去尝试。思敏也,三代之所以直行。“《史记》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要求老子讲礼貌。临走时,老子赠言:“精明透彻,近死,善议人。辩广大者危,恶者也。做儿子的不该有自己的,做部长的不该有自己的。“这是老子对孔子的善意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缺点,就是看问题看得太深,说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立场的人,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善待他人。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他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真诚大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舍我其谁,鞠躬尽瘁”都是他的人生准则。子曰:“十之五,吾立志学;我三十岁了;四十而不惑;五十岁时,我知道我的命运;六十岁我听话;我七十岁还听话;我没有越界。”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总结。

9.专著

六经

古人认为孔子编纂了诗、书、礼、乐,为《易经》(又称《易经十翼》,或《易传》)作序,撰写了《春秋》。

诗意

去找、宋、桂、潘曹、曹、曹、霍。这些诗大多收录在乐府诗集里,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