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稀有气体出口的限制引起关注
涨价已经成为事实。
稀有气体中的氖、氪、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半导体等领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稀有气体出口国。在此之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口氖气和其他稀有气体。5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表示,为回应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将在2022年底前限制氖气等稀有气体的出口。自2月24日起,全球最大稀有气体出口国乌克兰暂停生产稀有气体,加剧了氖、氪、氙的供应短缺。
据岳介绍,世界上70%的氖气、40%的氪气和30%的氙气由乌克兰提供。至于半导体用的高纯度稀有气体,据路透社援引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Techcet的数据,全球45%~54%的半导体级氖气由乌克兰两家公司Ingas和Cryoin供应。Techcet估计,2021年全球用于芯片生产的氖气消耗量约为540吨。
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两大氖气供应商被迫停产,导致稀有气体价格上涨。据岳介绍,5月初全国氖气从600元/m3左右涨到654.38+0.55万元/m3左右,氪气和氙气涨幅更离谱。氪气市场均价从约654.38+0.00万元/m3飙升至约32000元/m3,氙气飙升至约38万元/m3。Techcet发布的报告表明,俄罗斯宣布的出口禁令虽然对当前市场的影响有限,但将导致供应短缺的周期延长。
稀有气体价格的上涨也会对其下游产业产生影响,特别是稀有气体属于芯片存储制造业的上游产业。业内人士表示,氪、氙、氖等稀有气体对芯片存储制造非常重要。氖、氦等稀有气体主要用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光纤等领域。特别是,氖对于芯片制造过程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或者成为中国相关产业的新机。
岳介绍,中国稀有气体供应不存在问题。2021年,我国氪气产能约5万立方米/年,大部分出口国外。同期中国氙气产能约5000立方米/年,氖气产能约40万立方米/年。中国稀有气体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氖气也可以大量出口。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我国稀有气体价格仍会相应波动。
傅预计,未来国际市场仍将呈上升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乌冲突将给世界主要半导体生产国带来供应链风险,推动市场上的投机趋势,造成氖、氙、氪等稀有气体的价格波动,甚至有暴涨的可能。“目前的情况可能不仅是中国在芯片这样的行业摆脱其他国家限制的机会,也是中国打造拳头行业的机会。”颜对说道。
巨认为,目前应鼓励大型空分设备的配套建设企业大力投资稀有气体提取装置。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稀有气体提取设备的建设能力,满足我国稀有气体的需求,还可以抢占国际市场的空白。但目前稀有气体被列入我国危险化学品名录,这可能是阻碍我国稀有气体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他说:“所有稀有气体和一般气体都被列入危险化学品清单,这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他解释说,如果稀有气体等一般气体能够在《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危险货物目录》中得到豁免或去除,稀有气体等一般气体的生产项目和回收项目的建设和运输能够得到推进,将非常有利于中国稀有气体的产能增长。
亚太地区已经开始积极应对。
芯片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从短期形势分析,俄乌冲突对全球芯片市场的影响并不大。虽然稀有气体在芯片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芯片制造所需的稀有气体量很少,很多芯片制造企业已经提前储备了稀有气体,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影响。当然,长期来看,俄乌冲突会带来乌克兰生产的长期中断,俄罗斯限制出口后有进一步减少供应的可能。
不同地区对稀有气体的供应压力有不同感受。业内人士表示,韩国是最依赖稀有气体进口的国家,韩国没有大型的气体生产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稀有气体的产量。但韩国的主要进口来源是中国,约占进口总量的一半,乌克兰供应约占20%。目前,韩国公司对稀有气体的供应并不太紧张。3月,韩国政府免除了氖、氪、氙的进口关税,减轻了企业的进口压力。另外,浦项制铁已经实现了氖气在韩国的本地化生产,预计目前可以满足韩国自身需求的16%。
在日本,只有极少量的稀有气体可以在日本生产。比如大洋里酸在日本只生产2000 m3/年的氪气和250 m3/年的氙气,不生产氖气。但日本稀有气体的主要进口来源是中国、法国和美国,暂时不受俄乌冲突影响。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确保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特殊气体的供应,支持气体再利用设备的引进和研发,提高国内厂商的制造能力,加强与美国的供应链合作。大阳日酸还表示,公司将扩大稀有气体的产能。